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帶女兒北京見世面,樊登看後坦言:多少家庭在嚴重損傷孩子大腦

2024-08-30育兒



之前和身邊家長聊天,很多人都說最想解決的問題是:不想吼孩子,但是總忍不住。


孩子也是吼了才肯聽話, 所以家裏經常寫作業吼、不讓玩遊戲吼、吃飯吼、洗漱吼。


我其實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樊登講過的一段親身經歷, 提到了一種比吼還好用的方法,也許會有幫助。


有次樊登從庫爾勒出差回來,偶然聽到身後一對母女在對話,不長的時間裏,媽媽吼了孩子好幾次。


第一次,媽媽攻擊女兒聲音小:「你這麽小聲誰能聽見?算了,你也別跟我說了,不想聽!」孩子立馬蔫了。


第二次,媽媽攻擊女兒的成績:「這麽簡單的題,你才考98分,丟不丟人?」


第三次,媽媽啪的一聲打在女兒背上,攻擊孩子的姿態,罵她:「你還要臉不要臉!」因為嫌孩子彎腰沒站直,佝僂著身子。


看到這樊登再也忍不了了,怕媽媽這樣下去,孩子就毀了。


他對小姑娘說:「98分已經很高了,挺棒的!」女孩看看他,沒敢接話。


這時媽媽就開口了:「庫爾勒比起北京可是差遠了,聽說海澱區的孩子特厲害,一年級就考PET了,而我們連PET是啥都不知道……」


樊登就跟她講:「你光看海澱孩子考PET了,卻沒看到海澱自殺、清華退學、得了抑郁癥的孩子。


其實,我們不能總罵孩子,這樣會把她的前額葉皮質搞壞的。


她的前額葉皮質如果不發育,將來沒有自律性,到了青春期你根本就管不了她,會非常危險,而且成績還會被你越罵越糟糕。」


媽媽一聽楞了,「那咋辦?」


樊登就建議:「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你的愛,你溫柔地跟她說話比什麽都重要。」


不知道是因為被陌生人勸導,還是媽媽意識到了剛才的失態,溫柔輕撫孩子的頭發說了一句:「其實,我閨女還挺乖的。」


當時他就有個感觸:父母愛孩子是不假,只是內心的溫柔都被焦慮掩蓋了,需要一點點被喚醒。


如果孩子犯錯時,父母能用鼓勵代替批評,用溫柔代替訓斥,就會把每一次錯誤化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鋪路石。





我相信沒幾個家長願意吼孩子,但面對他的拖拉磨蹭、調皮搗蛋,真是嘴比腦快,控制不住會發火。


不過發火之後,孩子可能會越來越難管。


在大腦裏有一個很小的區域叫杏仁核,很不起眼,也不具備思考的能力,它只有一個作用就是發警報。



如果一件小事,父母音量直接飆高了,孩子敏感的杏仁核就會報警:「不好,危險!要麻煩了,怎麽辦?要麽跑,要麽戰……」


杏仁核也是會成長的,受到的危險、威脅、威懾越多,它就變得越大。


這意味著孩子越敏感、越警惕,越要和父母對著幹,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來。


所以父母突然把音量拔高吼孩子,反而不利於他的成長。


而且還有研究表明:


長期被吼罵和訓斥的孩子,體內應激素水平會升高,會導致海馬體體積縮減,而海馬體是記憶形成的關鍵腦區。


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


找來兩個家境相似、性別相同的3歲的孩子。


不同的是,一個孩子常被吼,另一個孩子常被誇。


然後分別給他們的大腦做掃描,發現被吼的孩子,大腦體積明顯萎縮,而且腦容量也變小了。

父母的吼罵帶來的長期後果就是,讓孩子的智力受損、記憶力下降、註意力也變差了,而且這些幾乎不可逆。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孩子被吼完,學習成績和習慣都不會有明顯改觀,反而連簡單的題都不會了。


如此看來,吼罵與其說是一種嚴厲教育,倒不如說是一種暴力幹擾。





李玫瑾教授特別不贊同對孩子吼叫:「不然到了青春期,孩子會變得特別叛逆。」


你的每一句吼罵,都會像刀子一樣戳進孩子心裏,讓他心裏的傷口久久不能愈合。



與其讓孩子痛苦,父母後悔,不如現在就試著調整處理問題的思路。


01.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心理學研究發現,哪怕是特別理性的人在思考或決定時,還是難免受到當時情緒的影響。


而情緒是有傳染性的,如果大人無法控制情緒,隨意發脾氣,就會在「踢貓效應」的影響之下,讓事情變得更糟,也會讓孩子更痛苦。


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他會自動遮蔽全世界,包括父母的話。


父母先處理好情緒,再來處理事情,教育過程才會有意義。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每次怒發沖冠吼孩子的時候,全是他的錯嗎?


在開罵之前,我們可以先冷靜3秒鐘,問上自己幾個問題:


我是不是最近太累了?是不是我昨晚沒睡好?是不是我受了什麽委屈?


把這些擾亂的外因處理好,會發現根子可能在自己身上,就多了一分對孩子的耐心。


一個家庭裏,父母的情緒如同風向標,時刻影響著孩子的幸福感。


不要把無名火傾瀉在無辜的孩子身上,自己的壞情緒,也不該讓孩子買單。


當我們樂觀面對生活中的瑣事,反饋給孩子更多的正能量,才能讓他從中學會寬容、冷靜和愛,助力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02.

用積極的語言去暗示孩子。


不少父母教育孩子時,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 不斷用消極的語言,讓小事擴大化。


看似表達了對孩子的不滿,卻讓孩子覺得父母負能量滿滿。


如果父母能夠換一種積極的語言來處理問題,結果可能就會完全不同。


之前在知乎上看一位網友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他說自己小時候特別愛踢球,有次把鄰居家的名貴花給砸折了。


鄰居抓著他不放,還把居委會大媽喊來了,這下把這網友嚇壞了。


父親得知後趕來,一個勁給對方道歉,還拿來了煙酒,才把他接回家。


這時他已經做好了被父親揍一頓的準備,誰知父親卻突然笑著說:


「你這腳力可以啊!以後準能進足球隊!沒關系,爸爸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也不用自責放在心上。」


然後,爸爸就帶他找了一塊適合踢球的地方,陪他玩了一下午。


網友感激父母在他犯錯的時候,沒有疾聲厲色的批評他,而是理解他。


在心理學裏有個「遞增效應」,說的是人們喜歡 對自己喜歡不斷增加的人,而不喜歡那些對自己喜歡減少的人。


即便孩子再小,也能從父母的言語中聽出對自己的喜歡,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父母和顏悅色的鼓勵,就像一陣暖風緩解了孩子心中的緊張和不適,讓他無畏失敗和挫折,把不小心的失誤變為成長的養料。




03.

用溫柔和智慧打出「組合拳」。


多數孩子喜歡溫柔和智慧並存的父母,這種以柔克剛反而會讓他服服帖帖。


最近看了中國心理應激微反應測試研究第一人姜振宇在訪談中的一段影片,他舉過一個自家孩子的例子,我覺得這套「拳法」挺好的。


大兒子初中的三年正趕上口罩時期,絕大部份時間孩子一個人在屋裏上網課。


他偶爾會感到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說電腦風扇突然就嗡嗡嗡轉動起來。


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大概率孩子是開著網課玩遊戲,再配合他臉上活躍的表情,確定無疑了。



估計這時候很多家長已經忍不住開罵了,但姜振宇沒有,他是這麽做的:


第一步:先驗證,還原真相。


先問孩子剛才有沒有專註上課,老師講了什麽?


先去驗證一下,別冤枉了孩子。


發現孩子確實在電腦上網沒聽課,又查到他電腦使用記錄裏有30分鐘做了與學習無關的事。


第二步:不擴大,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


很多家長會說,你這孩子從小就不爭氣,一直在上課的時候就偷看別的。

「一直、永遠、一貫、從來」,其實這些話很容易脫口而出。


父母只是想表達這個事的嚴重性,表明自己很生氣。


但在孩子那裏,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言過其實了吧」「我就這麽一次,沒你說的那麽嚴重」。


至於後來家長說了什麽,他都聽不進去了,光陷在負面的情緒裏了。


所以姜老師的原則是「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


我們可以問孩子,為什麽看了30分鐘這個,知道上課應該專註嗎?


孩子應該遵守的原則底線是什麽,他做錯了,是要告訴他的。


第三步:及時復盤,多次打磨幫他成長。


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就要讓他反思一下,為什麽會錯。


下次再錯,也要想一想該怎麽做才能避免出錯。


一旦孩子和父母達成了一致,這事就好辦了。


用這種柔和的溝通方式,父母不發飆,孩子也不炸毛,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但很多時候並不是家長說一次孩子就能完全改好的,有時他又犯了,還多看了半小時。


姜老師說沒有什麽好辦法,就是多打磨,不斷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明確能哪些不能做。


多數孩子的成長路徑是相似的,他常走一走,也會歪一歪。


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極富耐心,隨時修剪孩子的不當行為,而來來回回總要重復個幾十次。



因為孩子的成長路徑不是一條帶斜率的直線,而是曲線。





我很喜歡【正面管教】中的一句話:只有在和善而堅定的家庭環境中,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自律性和有責任感。


你罵孩子,他不會停止愛你,可他也許會停止愛自己,逐漸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孩子犯錯,也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


考試中的每一道錯題,是為了幫孩子更好的檢視自我,修補知識點的漏洞。


從某種意義來說, 犯錯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也為孩子創造了不斷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