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為什麽明明是輕中重度聽力損失,孩子卻表現出重度交流障礙?

2024-07-04育兒

明明孩子的聽力損失只是輕中重度,但他們在交流上卻表現得像是重度聽力障礙。這背後的原因,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這不僅僅是因為聽覺神經功能的逐漸喪失,更重要的是,這一變化會連鎖反應般地影響到孩子的語言、認知和社交能力。

輕度耳聾,如果不及時補償聽力,會怎樣呢?

1、聽覺感知退化: 當聽覺功能因為聽力損失而逐漸退化時,孩子接收到的聲音訊號就會大大減少。這就像是一扇窗被慢慢關上,外面的聲音越來越模糊,直到最後,大腦幾乎接收不到任何有用的聲音資訊。

2、聽覺記憶下降: 長時間缺乏聲音的刺激,大腦就會逐漸「忘記」如何處理和理解聲音,這種現象被稱為聽覺剝奪效應。

3 、聽覺理解遲鈍: 即使孩子還能聽到一些聲音,但那些缺失的聲音部份,會對他們的語音理解和反饋產生全面的影響,所以很多輕度聽力障礙孩子,明明能聽到聲音,但對聲音的反應非常遲鈍。

輕度聽力障礙兒童面臨那些困難?

1、語言遲緩是必然。 語言是後天透過模仿和學習形成的,它依賴於聽覺系統來接收和處理聲音訊號。對於聽力障礙的孩子來說,他們無法接收到清晰、準確的聲音訊號,因此就失去了正確的模仿物件。這就像是一個想學習畫畫的孩子,卻沒有顏料和畫筆,他們的語言學習自然會受到阻礙。

更糟糕的是,聽力障礙還會影響到發音器官的功能,比如下顎、唇、舌等。由於聽覺反饋的缺失,這些發音器官的感知覺能力、觸覺敏感性、肌張力以及運動模式等都會出現異常,從而影響發音的準確性和清晰度。

2、再來說說大腦的認知負荷。 聽力損失的孩子在交流過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認知努力來理解和解析聲音訊號。這就像是一個人在跑步機上跑步,同時還要解復雜的數學題。這種過度的認知負荷會導致精神疲勞,降低大腦執行其他基本認知任務的能力,比如記憶力和理解力。長期的認知負荷增加還可能對大腦的認知功能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比如加速認知能力的下降和增加患癡呆癥的風險。

3、無法回避的社交缺陷。 聽力損失的孩子在社交場合中常常因為無法聽清對話內容而感到尷尬和焦慮。這種焦慮感會讓他們逐漸減少社交活動,從而陷入社交孤立。而這種社交孤立感又會進一步加劇聽力損失對他們生活質素的影響。更糟糕的是,社交能力的下降還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比如抑郁癥和焦慮癥等。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1、一定要在3歲前給孩子補償聽力,聽能管理早點介入,孩子的聽覺感知,聽覺理解,聽覺記憶方面越接近正常同齡人。

2、一定要讓孩子養成佩戴助聽器的習慣,每天至少要滿足8小時的佩戴時間,要知道,助聽器材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語言交流需求,隨時隨地接聽外界聲音,對保持大腦聽覺中樞活躍很重要。

3、一定要圍繞孩子的社交,做語言康復訓練,很多家長都犯過這個錯誤,聾兒補償聽力後,馬上開展文化課學習,生怕孩子將來上學成績不好。實際上,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發展語言社交能力。學會用語言溝通打交道比認識多少字重要得多。

總之,不要以為輕度聽力損失對孩子影響不大。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結果往往是語言發育遲緩和交流障礙。因此,對於聽力損失無論輕重,我們都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及時的幹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陽光語言矯正中心官網-國內集語音病理學,語言認知學研究,和語言障礙矯正實踐研究為一體的專業語言障礙矯正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