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好好的孩子,怎麽突然就瘋了?

2024-04-13育兒

作者:搖鈴鐺

鈴鐺刷到一個媽媽發的影片。叫 【怎麽調整孩子突然冒出來的暴力言語】

鏡頭前,是一張書桌。一個小女孩正在伏案做題,估計做煩了,冷不丁冒出一句「有病」。

背後媽媽剛好路過。聽到後疾步走上來,給她輕彈了個腦瓜崩。語氣埋怨: 「怎麽老這麽說話呢,這麽偏激?」

女兒回頭反擊, 「我說你了?」

「你說誰也不能這麽偏激的說話。」 像是不解氣,媽媽緊接著不停念叨, 「不好這麽說話好不好呀,不說話那麽偏激,這麽憤世嫉俗。(要) 正向地說話。」

旁邊的女兒抿著嘴,再不回話了。眼神茫然,表情無奈。

影片載入中...

鈴鐺粗聽這對話,沒打沒罵,好像沒什麽問題,頂多上綱上線了一點。

畢竟「有病」這個詞頂多能聽出有些煩躁,實在跟「偏激」沾不了邊。

但這個短短25秒的影片,卻被網友解讀出了很大的資訊量——

影片裏乍一看,女孩像是坐在客廳,格局是全敞開的。仔細看就會發現,她背後是一張床,旁邊是書櫃。

所以,她居然是坐在自己的臥室裏。而這個所謂的臥室,別說沒有門鎖了,連門都沒有。

媽媽說了她「說話偏激」以後,自然地在她旁邊坐下,還在桌上拿起充電器給自己手機充電。

才發現媽媽在書桌邊也有陪學專屬的凳子,有地方充電,明顯做好了長期「戰爭」的準備。

對了,書桌前還有個高畫質監控,24小時不間斷錄下她在螢幕前的一舉一動。

這到底是陪讀,還是坐監?

怕這又是影片博主的劇本,於是我開啟這個媽媽的賬號主頁看。

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女孩正臉作為封面的影片。每一個影片都是監控視角,不是即時記錄女兒私底下的學習狀態,就是表演欲爆棚的媽媽在向網友分享自己引以為傲的「教育經驗」。

想想都毛骨悚然,臥室如客廳,桌前安監控,睡覺起床換衣服都要跑去廁所,一舉一動都被嚴密觀察,還要被放上網被人品頭論足。

這不是現實版【楚門的世界】嗎?

明顯孩子已經被逼不正常了。

三月媽媽自己上傳的一個影片裏,孩子說想去看看心理醫生,都已經影響思維能力了。

媽媽連珠炮反駁一堆,你集中不了精力是你太要強,太浮躁,睡得太晚。你沒病,這是正常的,你不需要去看心理醫生。

言下之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影片載入中...

可怕的,不僅僅是這個姑娘沒有自己的臥室,無法保留一丁點私密。

而是她看起來態度相當順從。

像是被馴化了,或者早已習慣。

這就是她當下的生活,也是她長久以來的生活狀態。

以後呢?習慣了這麽無微不至(無孔不入)的親子關系,下半輩子會不會只能和母親共生?

去年有段時間,我情緒不太好,自己掛號去看湘雅附二心理科。

發現心理科室外的走廊上,稀稀拉拉站著等的都是年輕的面孔。其中不乏父母帶著的穿著校服的小孩。

這些孩子的樣子,像是剛倒模出來似的,非常統一。神情麻木,嘴角耷拉,視線盯地,不聲不響。

父母也像復制貼上的一樣,話癆而激進。

一個男孩,高高瘦瘦,背著書包靠墻上,像剛從學校請假出來。父母當著一走廊人的面低聲數落孩子:你有什麽不高興的?沒少你吃沒少你穿的,我看你就是不想上課。

左右的人側目而視。

這是典型抑郁孩子的典型父母。

還有不典型的:

一對年輕父母,帶著十來歲的女孩站在導診台旁。父親在抽煙,母親向填病歷單的護士喋喋不休,訴說女兒的抑郁和焦慮癥狀,她表情關心而焦躁,女兒全程沈默。

護士忙得腳不沾地。禮貌地說您不用跟我說,我這很忙也給不了您建議,待會跟醫生聊聊可能更有效果。那母親聞言怒不可遏:你這什麽態度,孩子都生病了你還這麽說話,有沒有同情心?母親大吵大嚷,女兒拉著她滿臉通紅。

其實根本不用問診,看父母,就能明白這些孩子抑郁的原因。

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父母的病往往更嚴重。

當父母對孩子從來沒有信任,只有挑剔;當聽話換來的從來不是表揚,而是責備和理所應當;當家對他們來說從來不是避風港,而是暫時寄宿的別人家屋檐下。

他們不忍心攻擊父母,只能轉而攻擊自己。

他們也想哭。但是在這個家裏,連哭都是沒有聲音。

很多東亞父母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好好的孩子怎麽突然就XX了?

這個XX可以造出很多句。比如:

好好的孩子,怎麽突然就瘋了?

好好的孩子,怎麽突然就不聽話了?

好好的孩子,怎麽突然就成績差/叛逆/出走了?

好好的孩子……怎麽突然就沒了?

他們從來對自己的強勢、焦慮,超強的控制欲視而不見,也沒意識到家庭根本無法成為孩子的庇護所,自己也給不了孩子安全感。

嘴上掛的都是民主,自由,做的卻又是pua的老一套:你乖,順從,按照我想的去長大,我們才愛你哦。

往往有一天,他們會突然發現,孩子變陌生不正常了。

其實孩子只是不想裝了。

這兩天,dy上有個網友,分享了自己在醫院急救室看到的一幕。

鈴鐺不忍揣測這個孩子尋短見的原因。

我只知道,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我也曾想過死。把我拉回來的,除了恐懼,還有我爸。

我其實不太怕死,但我怕他會傷心。

那些選擇離開的人,一定都獨自走過一段又長又黑、仿佛沒有盡頭的路吧。

人在懂事以後的很多瞬間,是可能會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的。

賦予它意義的,是哪怕世界再破破爛爛,依舊有父母在為你縫縫補補。

是地鐵上不知道出於原因,家人會與我手掌交疊的鼓氣;

是噴泉揚起那一刻,我笑著對抱得緊緊的父母按下幸福的快門;

是日子再窘迫,父母也會想我開心,給我買下半個人高的洋娃娃;

是他們陪我一起做小孩,裝成麥當勞,旁若無人地走;

是我長大後從不怕失敗,也不會因此覺得自己無用,因為從小他們一直對我強調,哪怕我一事無成,我依然是他們千金不換的寶貝。

這樣的孩子抑郁的機率很低,因為他們會在崩潰邊緣一次次被父母治愈。

哪怕將來的人生再尖利如刀,只要他無數次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會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作者簡介: 搖鈴鐺,長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新書【姑娘,你活的太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