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孤獨癥如何早期辨識?家長應該怎麽辦?

2024-04-07育兒

2024年4月2日是第17屆 世界孤獨癥日 ,今年的主題是「全生涯服務 全方位關愛」。 孤獨癥如何早期辨識?家長該如何做? 針對相關話題,靜安區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呂青進行了解答。

孤獨癥是什麽?

孤獨癥是一類神經發育障礙,有三大核心癥狀: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重復刻板行為,兒童通常在第16—20個月出現一些征兆,2—3歲時被確診。

孩子為什麽會得孤獨癥?

研究表明,孤獨癥是由多種復雜因素引起的神經發育障礙,包括 遺傳因素 環境因素 大腦發育過程中的異常 。因此,孤獨癥的發病是一個復雜的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早發現、早幹預,對孤獨癥患兒預後將會有巨大的影響。

早期如何辨識?丨「五個不」行為

不(少)看: 孩子會避免與他人進行眼神交流,缺乏對社交刺激的視覺關註,特別是對人的眼睛缺乏註視。

不(少)應: 當家人叫孩子時,孩子不會轉頭看,也不會回應父母的呼喚。

不(少)語: 多數自閉癥患兒語言能力較弱,不會用說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要求,也不會與人對話。

不(少)指: 在還不會說話的階段,孩子無法透過正確的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不會搖頭表示不同意,也不會點頭表示同意,甚至不會用手指指向需要的物品。

不當(行為): 不喜歡與他人玩耍互動,表現出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方式;他們可能過度專註於特定事物,如旋轉物體、對數碼敏感;有些孩子會反復做同樣的動作,如反復開關門或不停拍手;還有些孩子會抗拒變化,對物品的擺放有固定的要求。

如果懷疑孩子可能患有孤獨癥,家長應該盡早尋求專業幫助。兒科醫生及其他專業人士可以為您提供正確的診斷和指導。

家長應該怎麽辦?

對任何家庭而言,想要陪伴好每一顆「星星」的成長並非易事,所以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家長如何更好地應對孤獨癥?

1.家長需要調整心態,接受孩子患有孤獨癥的事實,積極幹預。

孤獨癥譜系障礙是一個連續譜,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體差異,包括整體發育水平、核心癥狀的嚴重程度和是否有共患病等。一些孩子可能面臨更為嚴重的挑戰,不過只要家長及早尋求科學幹預,通常都能有效預防孤獨癥兒童的發展問題,並產生持久的積極影響。

2.家長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情緒,既要正視孩子的發育問題,又要避免給孩子貼上「不正常」的標簽。

盡可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與理解,幹預初期,孩子可能會有發脾氣、大哭等行為表現。家長們不必氣餒,因為幹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定要相信家庭的力量。在幹預過程中,側重關註並行展孩子的優勢,盡可能做到揚長避短,保持足夠的耐心,樹立信心,不將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

具體而言:

(1)要看到孩子的閃光點。盡管孤獨癥患兒可能表現出不合群、冷漠和難以接近,但這可能源於他們自身的表達困難和對社交刺激的不同感知。家長應該更註重孩子內心對社交的渴望和他們為此所做的努力。

(2)與孩子的溝通盡可能簡單化:孤獨癥兒童可能語言表達和社交交流有困難。家長應該使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和直接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盡可能去理解和表達自己。

(3)建立結構化的日常生活:孤獨癥患兒通常需要較為固定、提前有安排的日常生活。為孩子制定清晰的日程安排,比如確定每日的活動以及規劃具體的睡眠、進食時間等。

(4)幫助孤獨癥患兒學習社會交往的方法以及進行一系列基本的社交技能訓練,如學會如何傾聽、表達拒絕、保持眼神接觸、表達個人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表達方式,以及表達贊美和欣賞等。

(5)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發掘孩子的特長和興趣,並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這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以及社會適應力,還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

3.家長要選擇醫院或者專業機構,讓孩子盡早接受系統、專業的幹預治療。同時,家長們也要系統學習孤獨癥的專業知識和幹預方法,盡量參與到患兒的康復訓練當中並尋求支持,與其他孤獨癥患兒家庭、殘聯或孤獨癥相關組織聯系,以便獲得更多的資訊、交流經驗和技巧等。

呂青表示,孤獨癥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癥狀復雜而多樣化,且存在個體差異。透過 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 ,還有家長的支持,讓孩子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盡可能保持和恢復社會功能,過上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讓我們創造一個理解、支持和包容的社會環境,一同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記者:郁婷藶

編輯:史笑雨

圖片:圖蟲創意

可能你還想看

▶號稱「上海最難約的博物館之一」!就藏在靜安這個科創園區!靜寶帶你一睹為快→

▶五一假期的票,能搶了!長途汽車票今日開售、火車票即將開售……丨靜寶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