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父母這3種教育方式,有的家長全中

2024-06-29育兒

之前曾在網上看到一段影片令人氣憤。

起因是媽媽拿著孩子的密封檔案袋想要拆開看看。

要知道這種密封檔案袋除了相關部門能開啟,個人是不允許開啟的。

而此時女兒大聲喊道:媽,別開啟!

可這位媽媽依舊不以為然,還是我行我素地拆封了。

此時女兒已經崩潰,而媽媽還在一旁說道:你幹什麽,我又不知道不能開啟。

其實之前女兒早已提醒媽媽這個檔案袋不能拆封。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將我們的言行和情感對映得淋漓盡致。"

上面這位母親的行為真的令人窒息,在對待子女問題上,從不在意他們的想法。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卻存在著一些負面的教育方式,這些方式如同毒藥,很容易毀掉孩子的一生。

過度管控孩子

無論孩子在家還是在外,有些家長總是惦記著孩子的一舉一動,想隨時知道孩子的一切行為。

所以他們更希望孩子的一切舉動都在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

比如,在家時會說"這些衣服應該放在這個櫃子裏";

"你們班那個誰不愛學習,你以後別跟他說話"。

在孩子上學放學時,父母也會叮囑:"放學後第一時間回家"。

甚至在日後,孩子的工作甚至找物件,都要被父母幹預。

對此,心理學家迪西和瑞恩在1985年提出自我決定理論。

該理論認為,過度控制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主性和內在動機。

換句話說,孩子做事情不再源於內心的興趣與熱情,而是被迫完成父母安排的任務。

漸漸地,他們會失去對自己行為的控制感,從而影響學習動力和情緒健康。

現在肯定有許多這樣的孩子,回家都跟機器人似的,什麽都聽父母的,一點主見都沒有。

進了大學後,連日常作息都不會規劃,生活自理搞得一塌糊塗。這就是過度控制的惡果。

過度幹預孩子的生活,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喪失獨立思考、自主決策的能力,最終成為"木偶"。

過度溺愛孩子

與過度控制相反,有些家長會對孩子百般呵護,甚至溺愛到過分的地步。

他們總是把孩子捧在手心裏,生怕孩子受到一點點傷害或不快。

在遇到困難時,這些家長總會馬上施以援手,迅速解決問題,結果孩子反而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過度保護是父母對孩子不信任的表現,這會阻礙孩子發展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有些孩子在上學路上遇到一點點小問題,比如被人欺負,就會立刻打電話給家長,希望得到幫助。

家長毫不猶豫地沖到學校,希望替孩子解決問題。

這樣的做法,不僅無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反而讓他們變得更加脆弱。

一位母親感嘆道:"我現在的孩子,遇到一點點小事就要我出面。前幾天,他在學校被同學嘲笑了,回家後哭了好久,非要我去學校批評那些孩子。"

可以說,過度溺愛是出於父母的好意,但卻可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障礙。

只有適當放手,讓孩子獨立處理一些生活上的小問題,他們才能慢慢培養自信,學會自我管理,最終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忽視和冷漠孩子

還有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就是一些家長總是忽視跟冷漠孩子。

比如,有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碌,平時很少與孩子進行交流,甚至對孩子的反應視而不見,仿佛視孩子為空氣。

一位女孩曾哀怨地說:" 我記得有一次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回家後跟媽媽說了,結果她只是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哦'就沒了下文。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就像個路人,在媽媽心中毫無地位。 "

這種冷漠和忽視,不僅讓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還會嚴重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

心理學家的依戀理論告訴我們,早期的依戀關系會深刻影響個體未來的情感和社會發展。

如果孩子無法在家庭中獲得安全感和支持,他們很可能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不安全依戀,從而表現出自尊心低、親密關系差等問題。

有位家長感慨說:"我工作太忙了,平時也很少和孩子相處,現在想想還真是愧疚。前幾天,孩子跟我吐槽說,在家裏總是感到孤獨無助,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可以看出,無論是過度控制、還是過度溺愛,抑或是冷漠忽視,這些不當的教育方式都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