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孩子越催越慢?當你學會這四個「心理學套路」,孩子的自驅力爆棚

2024-08-13育兒

每個孩子都本該是上好的孩子,關鍵在於父母的「騙術」。優秀的孩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父母用策略去引導孩子。我們越想孩子優秀,越需要用「套路」去引導孩子。

作者:暖心

知乎上,一位網友抱怨她的兒子越來越懶。

她說,起初她讓兒子自己定鬧鐘,兒子每天都能按時起床。

但是有一天孩子賴床了,爸爸擔心孩子上學遲到,起床的時候,爸爸催他了。

起床時催他:「你快一點吧,還要吃飯呢!」

吃飯時,爸爸又催:「趕緊吃,還要收拾書包呢。」

爸爸不停地催促,兒子顯得很不耐煩,那天上學時心情不太愉快。

自那天以後,兒子的行動力直線下降。

放學回家不會主動寫作業了,不催他就不動;

讓他整理房間,提醒一遍兩遍根本不停,要吼一頓才行動;

晚上洗澡也磨磨蹭蹭地,看得人非常著急……

這位媽媽的抱怨讓很多網友發出感慨:

哎,現在的孩子就是懶,我兒子催十次才能讓他動一下。

這些熊孩子就是喜歡和父母作對,你越催他越慢……

在這些網友的抱怨聲中,我們發現: 愛催的父母,孩子越懶惰。

這是因為:催促的孩子,變得被動,沒有自主意識。

其實孩子的內驅力不是靠催的,而是靠「套路」,尤其這些心理學套路,讓孩子越來越上進。

01

套路一:登門檻效應

向孩子提小要求

心理學上有一個「登門檻效應」,來自於社會心理學家弗列特曼與弗雷瑟做過的一個實驗。

他們派人隨機存取了一組家庭:要求他們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這些家庭愉快地同意了。

後來,心理學家又要求他們將一個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裏,仍然有55%的家庭同意了。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又隨機存取另一組沒放過招牌的家庭,直接提出將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裏,結果只有不足20%的人同意。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 只有在接受難度較小、比較容易完成的目標時,他才會更願意去完成比較大的目標。

其實教育也是如此,有些父母總是給孩子定特別高的要求:

比如:

孩子只能考90,一定要求孩子考100;

必須要求孩子考班級前三;

孩子每天只能做兩張試卷,要求孩子一定要完成三張……

如果我們給孩子設定他太難完成的目標,會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和畏難情緒,孩子一旦完不成,就會被挫敗感裹挾,最終產生抵抗心理。

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漸進。

從容易到難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只有在簡單的事情上實作了成就感,才會有勇氣去挑戰更大的困難。

父母要學會利用「登門檻效應」,給孩子提要求時,從小目標逐漸遞進到大的目標。

讓孩子享受成功,他才願意去接受更大的挑戰。

有一個網友講了她陪女兒跳繩的經歷。

女兒剛開始練習跳繩,她規定女兒每次跳100個,可是剛開始女兒只能跳幾個。

於是,練著練著,女兒就抗拒了,還鬧脾氣。

後來,她降低了對孩子的要求,轉而開始給她制定小目標。

剛開始她只要求女兒跳一個,跳10個,20個……

就這樣只要她達成一個目標,媽媽就鼓勵她,她越來越有興趣,有時候還主動要求媽媽陪她練習。

每個孩子都需要用成就感去激勵他。

小目標讓他有成就感,這樣一級一級地往前遞進,孩子的潛力就會被無限放大。

02

套路二:三明治效應

把批評隱藏在肯定中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

一個9歲的男孩因為考試沒考好,被媽媽狠狠批評了一頓,就離家出走了。

民警找到他的時候,媽媽還在還不停地罵他:越大越不讓人省心,連個考試都考不好,有什麽用。

男孩聽媽媽這樣說,扭頭又要跑,還是警察將他追了回來。

這樣的批評在生活中很常見。

很多父母習慣性用「不好」的話去教育孩子。

孩子做錯一道題,就說孩子「笨」;

孩子成績下降了,也批評他「不認真學習」;

犯了錯,罵孩子「不讓人省心」……

殊不知,錯誤的批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勁。

在批評教育中,有一個心理學效應叫: 三明治效應。

講的是將批評分為 三個層次:

第一層: 認同、賞識、肯定孩子的優點;

第二層: 建議、批評,指出孩子的不足;

第三層: 是鼓勵、信任,增加孩子的動力。

先認可肯定看見孩子,再指出不足之處,最後表達鼓勵和信任,這樣會讓孩子在批評中變得更積極。

兒子有一段時間總說:老師說我的字寫得越來越醜了。

我這樣對他說:

其實你的字已經有一些進步了,只是老師對你的要求提高了,希望你可以更好。

你看啊,你的問題就是字的大小不一,寫得太快了;

你只要稍微慢一點,調整一下大小,你就可以寫得很好呀。

孩子一聽,立馬開心了起來,開始改正了。

直接批評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運用「三明治批評法」,孩子不僅能接受,還會很快地糾正自己的不足。

心理學家錢誌亮說過:

「當孩子犯錯了,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責孩子、教訓孩子,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用更智慧的方法引導他自我反思,喚醒孩子內在的自省能力。」

批評的內核,是透過鼓勵和肯定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父母要善於正面引導,帶著肯定和期待,去激勵孩子改變。

03

套路三:光環效應

給孩子一種好的期待

朗達·拜恩曾在【秘密】一書中寫道:

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個磁場環繞,你生活中所有的經歷,都是被你吸引而來,你相信什麽,就會吸引到什麽。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你相信什麽,就會看到什麽。

在教育上,父母習慣去看孩子的外表。

孩子貪玩,就認定他學習不會好;

孩子考試差了,就覺得他上課沒認真……

但是,你會發現這樣的教育習慣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勁。

心理學上有一個關於 「光環效應」 的實驗。

心理學家將自己的學生分成兩組上課,然後讓自己的助教去上課。

上課前,助教告訴第一組學生:老師溫婉和藹的性格。

告訴第二組學生:自己性格冷漠。

上課時,助教明顯感覺兩組學生的狀態不同。

第一組的同學下課了還和老師進行了互動,而第二組的同學卻因為覺得老師冷漠,一下課就紛紛離開了。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 正面的評價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思維,而負面的評價會讓人產生負面效應。

實際上,光環效套用在教育中同樣是如此。

父母會看到孩子的優點,並告訴孩子:你很棒,那麽孩子在他自己的印象中就會覺得「我很優秀,我可以更好地」。

如果父母看到的都是缺點,孩子會覺得「原來我很差勁,就這樣吧」,因此孩子會自卑、自負。

我們要給孩子一種「正面光環」,讓孩子擁有:

正確的自我認知:我其實很優秀,如果做得不好,我要積極改正。
變得自信:正面的評價,讓孩子產生積極效應,讓孩子知道「我能行」。

那父母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光環效應」?

·少說打擊孩子的話

即使孩子犯錯,我們也要讓他看到自己身上「好的地方」,讓他潛意識裏去改變自己的不足;

·對孩子多一些肯定

父母需要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比如:孩子成績不好,但是他尊老愛幼,「品性好」就是他的光環,讓他明白其實我不差,這樣他在其他方面也會更努力。

一旦孩子被正確的「光環效應」所影響,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04

套路四:蔡格尼克效應

對孩子進行「任務暫停」

在網上看到一個貼文:

為什麽現在的孩子拖延癥這麽嚴重,有時候給孩子安排的任務,無論怎麽催,他都不會馬上去做。

有人是這樣回答的: 拖延這樣的壞習慣之所以難以擺脫,就是因為它背後的壓力蓋過了動力,讓孩子失去了激情。

父母總習慣於去安排孩子,並且不給孩子任何松懈的時間。

沒有松弛感的孩子,很容易變得懶惰和頹廢。

心理學上有一個 「蔡格尼克效應」。

源自於蔡格尼克教授做過的一項記憶實驗:

她讓參加實驗的人員做22件簡單的工作,如寫下一首你喜歡的詩,從50倒數到10等等。

一部份人能順利做完,另一部份的人還沒有做完時,就被叫停。

結果令人意外:

那些被叫停的人會對未完成的事情格外上心,他們並不關註已經做好的事情,反而對那些未完成的事情久久無法釋懷。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人只有在對自己未完成的事情更有積極的心態。

為什麽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未完成的事」:

一方面讓人的心理擁有「松弛感」,讓他的壓力暫時緩解,但他的大腦並沒有松懈,反而會因為短暫的停歇而對未完成的事記憶力更深刻。

往往父母覺得「孩子一旦開始就不該停止」,這樣充滿「完成欲」的思維會讓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產生疲憊,就會有抗拒心理。

有心理學家說過:

擁有過度「完成欲」的人,極易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產生恐慌心理,進而導致效率下降。

所以,孩子的任務不是越快越好,父母也需要給予孩子松弛感,適當地暫停更有利於孩子的大腦去思考。

建議父母,給孩子安排任務時這樣做:

首先:對孩子的任務進行分解

我們可以利用「番茄學習法」,給孩子規定任務的時間,時間到了他還沒完成,按下暫停,可以要求他休息幾分鐘,但是要求他休息時間到了要立刻去做。

其次:給孩子安排任務「不超過三件」

讓孩子避免因為事情太多而造成拖延,事情安排不要超過三件,而且它的順序是:

簡單的事情,給孩子成就感;
必做的事,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困難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凡事都沒必要一氣呵成,給予松弛感孩子會更努力。

05

作家林清玄說過:

每個孩子都本該是上好的孩子,關鍵在於父母的「騙術」。

優秀的孩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父母用策略去引導孩子。

我們越想要孩子優秀,越需要用「套路」去引導孩子:

小要求,會成就大目標;

充滿力量的批評,會讓孩子主動去糾錯;

正面的期待,給孩子向上的力量,讓他有動力;

給孩子心靈上的松弛感,讓他擁有會充電的大腦,他才會擁有更積極的力量去挑戰。

與其一直拿起鞭子趕著孩子走,不如用「巧勁」去激發他真正的力量。

點選 「在看」 ,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心理學的技巧戰勝教育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