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創 Leny
這年啊還沒過完,大人們是復工了,可孩子們還沒開學。於是,空閑時間總惦記著紅包那點事兒……
昨天,當我還在睡午覺,就被軒鵝一陣鬼哭狼嚎給驚醒,起因是姥姥幹涉了他的紅包使用權。6歲的軒鵝想在紅包裏拿一百塊錢去買路邊質素並不太好的玩具,且說「想爽一把,把100塊錢全花完嘍!」作為老年人,一聽這種花錢不當的想法就上火,更別說同意他全花完了。
「紅包代管模式」不再適應新時代下的孩子
「紅包代管模式」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傳承的,但我覺得它的盡頭就快來臨了……大部份家長代管紅包的理由呢,不是擔心孩子被騙就是擔心孩子瞎霍霍,其實曾經我也和大家一樣。但今年我突然發現,如果從孩子幾歲到十幾二十歲, 假如每一年關於孩子的紅包,我們擔心的理由都亙古不變,不是怕被騙就是怕瞎花錢,那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對待紅包的態度和對孩子的財商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呢?
作為新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最好不要說什麽「替他保管啊」之類的。拿孩子來說,回想一下他們一兩歲起,便經常因為玩具爭搶而發生大哭大鬧的情景,正是因為他們在那麽小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 物權意識 」,比如玩具是我的,只有拿在自己手裏才是一種主權宣誓也才會有安全感。
當他們長大一點,我們反而要 去打破這種物權意識,讓紅包的主人實際上並不能自己掌管和分配,這本身可能就是在孩子們成長路上的一種逆行 ;拿大人來說,家庭電視劇裏和現實當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景,新婚夫婦和公婆住在一起,婆婆以怕年輕人亂花錢為由,要求夫妻倆把薪金上交,替他們保管,要用的時候再從她那取。當我們看到這樣的劇情時,可能都會diss那個電視劇裏當婆婆的要麽別有用心要麽越界了。放在孩子身上,他們估計心裏也是這麽diss我們的。
所以,不要再有「替你保管紅包」這類的話,明確告訴孩子紅包就是他的且讓他們握在自己手裏, 踏踏實實給到孩子對於個人財產的安全感且享有支配權,可能是培養他們財商意識的第一步。
觀察判斷孩子的金錢觀更重要
另外,不管紅包有幾百幾千甚至更多,當這份財產定了性,那麽第二步我們可以像朋友一樣聊聊我們自己搶到了多少紅包,更重要的是去 聆聽孩子對於紅包使用的想法,觀察並判斷他們對金錢與消費的認知。
拿軒鵝哭著要紅包自主權的事情來說,表面上看是姥姥因為擔心在幹涉軒鵝使用自己紅包的權利,但從本質上看,我覺得並不是紅包自主權惹的禍,反倒是因為幾個 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
- 首先,當軒鵝說出「想爽一把,把100塊錢全花完嘍!」時,我 突然意識 到這可能是軒鵝長到6歲,第一次對紅包有了自己的理解。往年,軒鵝收到紅包都會像收到禮物一樣,給我展示一下就扔到一邊了,今年他開始意識到那是屬於他自己的私有財產並有了想親自操控的欲望,這種現象其實就是財商啟蒙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比起爭論紅包該歸誰管, 不如和孩子一起去追溯金錢的本源,和孩子講講錢的由來和存在的價值 ,一起看看科普的動畫片,並不是什麽麻煩的事情。有了宏觀和大面上的理解,對於錢該怎麽支配可能孩子就會有自己初步的方向和思路。 如果您家孩子今年和往年不一樣,開始對紅包特別在意,那麽一定別敷衍了事,記得先把物權還給孩子。
- 其次,當軒鵝說「想爽一把,把100塊錢全花完嘍!」,我想就像我們當初會拿著第一筆薪金,去為暗戀已久的東西或自認有意義的事情買單,那份沖動可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體會有錢花的自由和快樂。
當孩子們面對這潑天的富貴,請允許他們跟我們一樣有正常的沖動反應,我們唯一需要做的是陪孩子一起選擇安全健康的快樂。
- 因為軒鵝這件事我還發現,不管孩子幾歲或十幾二十歲, 當我們以擔心孩子被騙或亂花錢為由剝奪他們的紅包使用權時,總是年復一年地以口頭形式重復著這些理由和擔心。 父母常年在擔心的路上,卻忽略了如何幫助孩子變得不再讓人擔心。 在很多富二代或擁有經濟專業背景的家庭,可能孩子在很小的年紀,或吃飯或聊天或父母工作的環境便耳濡目染了股票、融資、估值、機會成本、科斯定律這些財經知識,甚至有我們口中的「孩子」已經開始了資產的實操。像這樣的情況,錢放在孩子那兒,父母通常不會把「擔心孩子被騙拿錢瞎霍霍」的話掛在嘴邊,甚至會鼓勵孩子去大膽實踐自己的想法。
拿軒鵝來說,姥姥因為擔心孩子花錢不當,阻止他用100塊錢全部去買路邊的小玩具。我想如果姥姥聽到軒鵝對100塊錢有合理的估值,就不再會有那些阻止。 然而這份阻止,既沒有讓軒鵝體會到第一次財產自由支配的快樂,更沒有讓他學會金錢與價格和價值之間的判斷。 而後者,才是這次紅包風波的根源所在。這也讓我意識到,在未來的財商教育上,針對軒鵝今年的問題,可以把平時學到的 算數知識充分套用在真實的消費場景、多讓他對比不同商品的價格與價值,多用人民幣體驗結算、找零等消費環節,讓他對價格與價值的問題有「觸手」般的感受 。當落地去解決這些擔心,才能在今後的每一年紅包來臨時,不再說那些重復且空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