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二胎家庭為什麽總是吵架?父母偏心,就是在給孩子「拉仇恨」

2024-03-27育兒

文/蘭媽談育兒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也值得被期待

如果是二胎家庭,不想孩子天天吵架,一定不能當一個孩子的面批評另一個孩子

上周末,和朋友在一家餐廳吃飯就看到一對姐妹吵架

剛開始,只聽到媽媽對姐妹倆說:「必須要先洗手才能吃飯」

姐姐聽後就朝衛生間走去,妹妹看姐姐沒等她,當時就氣得 嚎啕大哭

爸爸看到後,對著姐姐就是一頓批評:「你怎麽回事,洗手幹嘛不帶上妹妹」

姐姐也委屈極了,很不甘心地說:「她自己沒長手長腳嗎?我為什麽要帶她一起去」

隨後,姐姐又對著妹妹開始拳打腳踢,嘴裏還惡狠狠地說:「哼,都怪你」

就這樣,姐妹倆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兩個人的爭吵哭鬧聲也讓整個餐廳變得格外顯眼

媽媽還告訴我,這就是兩個孩子的家庭,每天有吵不完的架,也有勸不完的架

可我卻在「勸架」裏,發現了二胎家庭孩子總是吵架的關鍵誘因

就在姐妹倆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時,爸爸和媽媽都認為「當姐姐的就該讓著妹妹」

他們的「勸架」標準也是對姐姐說:「你是姐姐,讓一下妹妹怎麽了」

於是,這架不勸還好,一勸姐姐就更覺得委屈了

一句 「你們喜歡妹妹,就是討厭我」 ,直接上升到姐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爭執

這是什麽?這就是二胎家庭孩子容易吵架的真正原因

如果兩個孩子有 矛盾爭吵 時,爸爸媽媽當著一個孩子的面去批評另一個孩子,這就是在給兩個孩子 「拉仇恨」

兩個孩子有了 矛盾 就是他們兩個人的事,父母一旦參與,不管是說什麽,都會有一個孩子覺得偏心

而「父母偏心」,才是導致兩個孩子相互傷害、彼此看對方 不順眼 的主要矛盾源

想要二胎家庭裏的兩個孩子 相親相愛 ,也是從內心感受養護開始

比如,做好以下幾個「不」,二胎家庭裏的爭吵問題才會得以改善

01

不勸架

家裏兩個孩子發生了矛盾,高情商的父母從來「不勸架」

在這件事上,蘭媽還算是有一些經驗的

記得大女兒6歲、小女兒3歲時,她們一天能吵好幾場架

剛開始的時候,我一直以為姐姐 年長懂話 些,跟姐姐溝通也更容易解決問題

可漸漸地,我發現,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最忌諱的就是父母「勸架」

記得有一年中秋節,兩個女兒回家都有一個以節日為主題的繪畫風格

剛開始她們在認真畫畫,沒有吵架的時候看起來也 格外溫馨

可這樣的溫馨並沒有 持續 多久,妹妹塗色時需要用粉色和紅色的彩筆,這兩只彩筆剛好在姐姐手裏

妹妹眼見自己需要的彩筆不能用,便直接就上手奪走,還對姐姐說「給我,我要用粉色和紅色的彩筆」

姐姐呢,根本不讓,對著妹妹的手就是狠狠一巴掌

妹妹被打後立馬哭得稀裏嘩啦,我勸她:「別哭了,你跟姐姐好好說,她一定會把彩筆借給你的」

妹妹不聽,反而哭得更大聲

沒辦法,我只好又對姐姐說:「妹妹要彩筆你就給她吧,免得哭個沒完」

就因為這句話,姐姐氣洶洶地連同桌子上的所有彩筆都丟給妹妹,並丟下一句話就離開房間

她說:「給你,都給你,行了吧」

看著跑到另一個房間把自己關起來的姐姐,我急忙湊過去開導說:「媽媽是覺得妹妹哭個沒完,太煩了,跟她溝通也不聽,不像你,我說什麽你都能聽進去」

姐姐先是冷笑一聲,又對我說:「是嗎,如果是這樣,我真希望自己做那個煩人的孩子」

我問她為什麽

女兒告訴我:「因為妹妹一哭就可以達到目的,而我不管怎樣做,最終都抵不過她的一聲哭」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姐姐並不是「說什麽」都能聽進去,而是我的「自以為是」讓她習慣性地「讓」著愛哭的妹妹

意識到自己盲目勸架的不妥後,再次面對妹妹的哭鬧我選擇調皮地一手捂眼睛、一手捂耳朵,然後再告訴她們:「我看不見,也聽不見」

沒想到,這個舉動把姐姐惹笑之後,妹妹也跟著笑了

特別是妹妹知道 「哭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後,她學會了對姐姐說很多禮貌用語

包括,最基礎的「對不起」、「謝謝你」,商量形式的:「我可以借用一會嗎」,以及撒嬌式的「求求你了,姐姐」

再結合餐廳那對姐妹的吵架,蘭媽認為兩個孩子吵架,父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裝傻,假裝什麽都聽不見、也看不見

慢慢地,當孩子知道父母根本不會當那個吵架判官後,他們自然而然就學會了自己解決問題

02

不比較

有人說,二胎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被父母忽略,而是讓兩個孩子生活在比較的環境裏

對於這一點,蘭媽想用一個例子來體現「比較」的殘忍

大概兩年前的一次聚會,我認識了一位擁有 高學歷 的小姐妹

她畢業於讓很多人 羨慕 的985大學,也是在場 唯一 一位考上好大學的人

可這個女孩卻並不是想象中的學霸模樣,不管什麽時候看她,都是一副 沈默寡言 的模樣

大家一起聊天時,也從來都是 你問一句、她回答一句, 根本不敢正視別人的眼睛

後來,聚餐回家的路上,我看女孩文靜有修養,就拉著跟她多聊了一會

結果,剛迎面碰上,她的眼神就開始 閃躲 ,還有些 不好意思 地戴上口罩來遮擋尷尬

大概是那天晚上聊得比較 投緣 吧,我和女孩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有一次,我邀請她到家裏做客,還 拜托 她幫忙給女兒輔導作業

沒想到,擁有高文憑學歷的她,卻沒有想象當中那麽自信有朝氣

她先是詫異地說:「我可以嗎」

然後又自我懷疑地說:「我怕輔導錯了」

我很意外,當時就斬釘截鐵地告訴她:「不可能,你怎麽也是高材生畢業,小學三年級的題目對你來說,肯定是小意思」

在我的不斷認可和鼓勵下,她才當起了女兒學習上的 「小老師」 ,兩個人 你一言、我一語, 很快就把之前搞不懂的題目都 悉數 解開了

而那天晚上吃飯時,本來是我應該 感謝 她對女兒的學習輔導,可人家卻偏偏先開口向我表示感謝

感謝的理由也很奇葩

她告訴我:「這是我長這麽大以來,有人第一次完全相信我,真的很感動,也很謝謝你」

原來, 光鮮亮麗 的高材生背後並沒有那麽自信陽光

聽著述說過往的經歷才知道,她家裏還有一個 各方面 都特別優秀的妹妹

也大概是妹妹從小就比較出挑吧,她們的爸爸媽媽總是拿妹妹的優秀做比較

回憶起過往的經歷,這個被父母傷透心的女孩,幾乎哽咽地告訴我:

小時候會說:「你看看你,有什麽用?考試的成績連妹妹都不如,我都替你感到害臊」

長大後會說:「你從小就不如妹妹優秀,想要出人頭地,就要向妹妹多多學習呀」

工作之後又會說:「我們現在對你是不抱什麽期望了,好歹也是大學生畢業,你姐姐都能自己開公司,你能幹什麽,一事無成,什麽也不是」

聽著這些話,我瞬間覺得被什麽東西壓得喘不過氣

或許,比較的初衷是希望朝優秀的那一方多多學習,可比較就相當於否定

父母一邊捧一個孩子、另一邊又踩一個孩子,就相當於給兩個孩子拉仇恨

特別是那個從小生活在被比較下的孩子,即便是擁有不錯的學歷與實力,可最後也因為「我不行」、「我不好」望而止步,實在是可惜了

03

不嘴碎

有句古話說得好「言多必失,言多必錯」,家長想要跟孩子處好親子關系也需要如此

蘭媽就是那個從小生活在父親 嘴碎 下長大的孩子

雖然母親因病早逝後,爸爸單身了十幾年,家裏也就是我一個孩子

但大伯家的兩個孩子,堂哥和堂姐卻是爸爸拿來不停反襯我 差勁 的證據

小時候堂哥和堂姐成績不錯,是班裏的 學習標兵 ,不是幫老師批改作業,就是早讀課的領讀代表

有了這些 優秀標桿 在前面,我不管如何用功努力,從來都得不到爸爸的一句鼓勵,也從未見到他用正眼瞧過我

初三考試那年,因為擔心考不好而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成績也後退了不少

爸爸知道我落後的成績氣得不行,遠在千裏之外打工的他,打電話把我狠狠地罵一頓:

「我就知道不該對你抱有期望,大伯家的哥哥姐姐學習成績那麽好,你是啞巴嗎?不會的題不知道問問他們嗎?學習要是再這麽差勁下去,以後就別回這個家了」

再後來,爸爸找了新女朋友,結了婚,還生了小妹

可小妹的出生也讓我有了不一樣的酸楚

因為,老爸對小妹那簡直是 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 ,從用的尿不濕、穿的衣服、喝的奶粉,還有長大後的一切生活用品那幾乎都是要用最好的

為了 彰顯 他對小妹的喜歡,甚至還當外人的面把小妹說成 「福星」

原來,爸爸在小妹沒有出生之前,工作上一直遇到各種不順

小妹一出生,工作順利了,那幾年也掙到了很多錢

於是,爸爸的「小福星」就此誕生了,也被寵成了很多人羨慕的小公主

曾經,我一直認為,爸爸如此喜愛小妹,那小妹的童年一定會幸福極了

可隨著小妹漸漸長大,爸爸的嘴碎依舊沒變

只不過,對小妹的嘴碎不是批評責罵,而是寵愛下的嘮叨與提醒

小妹出門沒穿外套,爸爸追上後能嘮叨一路「不穿衣服會感冒」之類的話題

小妹放學回家晚點,爸爸知道後也能對著影片說半小時「早點回家」的大道理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並不是

爸爸的嘴碎不只是 針對 自己的孩子,就連攜手走過九年婚姻的小媽也不例外

兩個人但凡一碰面,爸爸的嘴碎就會引發無數次拌嘴

如果小妹生病了,或者某些事情沒做好,那爸爸舍不得批評小妹,就把所有的過失歸咎在小媽 「沒照顧好」 的責任上

漸漸地,小妹有多愛小媽,就有多厭惡爸爸回家後對媽媽的態度

年關將至了,大家都盼望著爸爸回家早點團聚,小妹卻有著不一樣的態度

她說:「爸爸一回家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嘴巴嘮叨個沒完,真煩人」

也直到聽完這些後我才意識到,家裏有個嘴碎的父母就是孩子成長的災難

一個孩子如此,兩個孩子更容易產生反襯的傷害

二胎家庭裏不想孩子從小生活在陰影下,那「不勸架」、「不比較」、「不嘴碎」,就是家長們需要掌握的基本養娃常識

那麽,關於二胎家庭為什麽總是吵架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