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生3女被罵缺德女兒長大反轉打臉」母親的認知藏著兒女的命運

2024-08-13育兒

父母的嘴,是孩子的風水。

看過一篇文章,文中指出家庭教育裏,父親、母親角色扮演的重要性。

失聲的父親,大聲的母親,養育的是無聲的孩子。」

也就是說,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缺失,母親又脾氣暴躁,養大的孩子會很自卑沒有自信,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不敢為自己發聲。

我深以為然。

但是,在看過綜藝節目【謝謝你來了】一期「一個母親與她三個女兒」的故事後,我更加覺得: 家庭教育中,母親的認知裏是藏著孩子們的命運。

愛讀余華【活著】的媽媽,覺得書裏寫的就是她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苦情的老媽媽,能夠背誦【活著】,獨愛【活著】的媽媽。

讀【活著】的老媽媽

她覺得【活著】書籍中某些片段的描寫,就是她前大半輩子苦情的寫照。

「夕陽下,田埂上,老牛累得垂下了頭。

富貴平淡地講述著他多災多難的大半生,多少年過去了,依然不變的是腳下的泥土。

沒有離去的是他多少的痛苦,叫風吹散而去,生命的脆弱與頑強,原來為了活著就是活著。」

生3個女兒,沒有娘家撐腰,被家人責罵,鄰居謾罵

媽媽生了3個女孩,在60、70年代的西安鄠縣農村,那是很受非議,會被人看不起,會受欺侮。

媽媽娘家父母已經去世,2個娘家弟弟也出不了力,撐不了腰。

1個弟弟是啞巴,1個弟弟離婚,還有1個姐,比她日子更艱難,背都彎成了一張弓,還要下地幹活。

娘家給不了媽媽底氣,加上沒生男孩,在婆家熬著日子過。

父親稍不如意就打她,家暴她,罵她壞,凈生女孩,不爭氣,讓他們家斷子絕孫了。

媽媽吃飯不能上桌子,只能坐在矮小的板凳上,在土竈邊吃飯。

更可惡的是,父親還教唆自己的二女兒喊媽媽「狗東西」。

好在,女兒心疼媽媽,沒有被父親帶壞。

爺爺奶奶自己生了5個兒子,因為媳婦沒生下來孫子,就罵她「缺德」。

街坊鄰居,發生口角的也會當面罵她:「缺德,沒有後代。」

媽媽在周圍人的罵聲中隱忍,認知也在當時的壓力下,發生了偏移,做出了一些偏激的事情。

家裏沒有男孩,媽媽就把二女兒當做男孩養。

給二女兒洗腦,告訴女兒「你就是家裏的男孩,是家裏的頂梁柱。」

二女兒從小就是一頭短發,女兒的頭發越短,媽媽看了就越高興。

3姐妹小時候照

女兒外形打扮看著像男孩,那就是她的兒子,媽媽自欺欺人的想。

而二女兒被媽媽成功洗腦後,時間久了,也覺得自己是男孩。

她學著像男孩一樣走路,像男孩一樣坐臥。

整個學生階段,她就沒有女性朋友。

唯一的女性朋友,也是一個假小子,她叫那個女生「哥」,女生叫她「弟」。

二女兒高中時,把自己是頭發整成了寸寸頭,到了大學,更誇張,直接剃了光頭。

二女兒高中時期板寸頭照

二女兒大學光頭照

但,女孩無論怎樣模仿男孩,卻終究不是男孩。

青春期到了,身體開始有了女性特征。

二女兒初三的時候,想要媽媽給她買一件2元錢的背心內衣。

媽媽都沒有答應給她買,還罵了她。

從那以後,直到大學,二女兒才自己買了內衣穿。

生理期時,女同學都是用上了衛生巾,但是二女兒只有媽媽自己用過的衛生帶給了她用。

有一次,衛生帶打結,十幾分鐘都解不開,二女兒在廁所裏急的狠狠的哭。

所以,二女兒雖然一直標榜自己是個男孩,可是內心卻也是非常自卑。

如果說,媽媽對二女兒做的這些事,讓人感到心疼的話,那,她對最小的女兒曾經做的那件事,讓人感覺媽媽心好狠。

在小女兒三歲時候,媽媽受不了周圍人的謾罵和白眼,她想再生一個男孩。

於是,在冬天的一個早上,看著周圍沒有人,媽媽把最小的女兒帶到了湖邊,親手把女兒丟到湖裏。

她想淹死小女兒。

看著穿著棉襖的小女兒在湖裏撲騰喊「媽媽」,她心軟了,最後還是想辦法把小女兒拉上來。

但是,如果要再生娃,小女兒還是不能自己帶。

媽媽把小女兒又送去了親戚家撫養。

女兒送出去十幾天,媽媽整天睡不好,吃不下,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還是舍不得。

媽媽偷偷去了那個親戚家,趁親戚不註意,抱起小女兒就回了家。

從那以後,媽媽熄了生男孩的心思:就讓他們罵去吧,把這3個女兒帶大就好了。

認知改變,讀書才是女兒們唯一出路

恢復高考後,大伯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學。

大伯家孩子出來工作後,家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們住進了200多平米的又大又高級的房子。

要知道,那個時候,媽媽一家五口人還是住在20平米的1間半土房裏。

雨天,外面下大雨,家裏就落小雨,拿著盆盆罐罐到處接雨水。

留起了及耳短發的二女兒照

5個人擠著睡在一張炕上。

冬天,家裏的母豬下了崽,擔心被凍死,炕上睡一家五口,炕下是一溜排的小豬崽。

所以,媽媽去大伯家新房看過後,非常羨慕,也是在那個時候,她醒悟過來,要想改變命運,那就得讓3個女兒好好讀書。

沒有學費,就向親戚朋友借。

不過,親戚大多不富裕,借多了,人家家裏也借不出。

媽媽想到了賣血掙錢。

後來,二女兒回憶,她讀初中的時候,好幾次從家裏帶東西去學校,看到那個塑膠袋上有「捐血」的字樣。

那個時候的豬肉只有7角一斤,但是家裏也吃不上。

為了給女兒們增加營養,媽媽就用夾子夾老鼠,弄幹凈炒了給她們吃。

到菜市場撿西瓜皮,拿袋子捂著帶回來。

遇到認識的人,問買了什麽,就說買了蔬菜。

媽媽一直跟3個女兒強調,要想過好日子,就發奮學習。

「別人可以復讀,你們沒有,你們只有一次機會。」

好在,三個女兒書都念的不錯。

3個女兒成才,媽媽在村子裏可以擡頭走路了

大女兒高考,713分,超過了當年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但是為了穩妥,最後讀了「北京化工大學」。

二女兒考到了「北京服裝學院」就讀。

小女兒讀的是「西安外國語大學」。

隨著3個女兒陸續考上大學,村民們對媽媽的態度也好了很多,媽媽終於找到了自信,看到了一些光明,在貧苦的農村,也能夠擡頭在村裏走路了。

女兒們成為了媽媽的驕傲,媽媽為她們自豪。

寫在最後

媽媽認知的提升,改變了3個女兒們的命運,他們沒有像一般的農村女孩一樣,長到17歲,18歲就嫁人,然後再重復媽媽的命運。

她們終於可以最大限度掌握自己一部份可以掌握的命運。

一個人的命運,就在一個人的認知裏;一個媽媽的認知,卻同時藏著孩子們的命運。

你們覺得命運是怎樣的呢?

素材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