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年輕人吐槽「膝蓋以下‘麻木不仁’」?專家送上冬日「暖腳指南」

2024-01-01養生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王小蓉)進入三九寒冬後,雖然白天還有些陽光,但早晚讓人冷得瑟瑟發抖,一股冷氣透過鞋底順著雙腳蔓延到全身,「膝蓋以下‘麻木不仁’」竟成為是網上年輕人吐槽的話語。為什麽腳對寒冷更敏感?腳受寒會引發哪些疾病?為了能讓腳熱起來,不生凍瘡,記者今日采訪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湖南省中醫院)護理部部長、主任護師朱詩林,她給大家送上一份科學的冬日「暖腳指南」。

為什麽腳對寒冷更敏感?

進入冬季,為什麽腳感覺是最冷的?朱詩林表示,首先,腳冰涼與末梢迴圈不良有關。天氣寒冷,導致肢體末梢的小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

人的心臟就好比一個小太陽,懸在身體裏面,溫暖全身。而身體為減少熱量散失,會減少四肢和皮膚血流,優先讓內臟和大腦保持溫暖。又由於雙腳距離心臟最遠,人體氣血執行到四肢百骸的路程最長,導致血液供應往往不足。

再加上腳的脂肪層比較薄,則更加畏寒怕冷,因此有了「寒從腳下起」一說。

經常腳冷會導致哪些疾病?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關於養生有句俗語,叫「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朱詩林解釋說,頭部適宜保持相對低溫,足部應該註意保溫,否則容易導致一些常見疾病。

感冒乘虛而入。腳部受涼,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毛細血管收縮,這時潛伏在鼻咽部位的病菌就會乘虛而入,引起最常見的季節性感冒或鼻咽呼吸系統疾病。

誘發關節炎。神經末梢受涼後,會讓正常運轉的血管組織收縮,導致血管舒張的功能失調,誘發動脈痙攣、關節炎和風濕疾病和突發心臟病等疾病。

加重經期不適。對於女性來說,經期更要防止腳部受寒,否則可能出現痛經、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等情況。

讓腳「升溫」,記住關鍵要「保溫」

寒頭暖足,既是古代中醫學的治病準則,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朱詩林認為,要先學會讓腳「升溫」,改善怕冷體質;還要記住最重要的「保溫」,做好腳部保暖,留住溫度。此外,以下六點可以了解並掌握。

站著踮腳跟。是最簡單有效的「扶陽大法」。腳跟與人體的腎經關系密切,刺激腎經穴位,也能對腳部湧泉穴實作按摩的功效,促進下肢的血液迴圈,預防下肢靜脈曲張,以促進腎氣的通陽氣化作用,腳部自然就會回暖。

早起早睡。「人臥則血歸於肝」,淩晨1~3時肝經當令,此時是調養肝經的最佳時機。冬天萬葉雕零,天氣轉寒,世間萬物的身體機能都在變緩,要等到春天萬物復蘇的時節才會活動,謂之冬藏,人不可逆天而行,不可肆意熬夜,消耗身體機能。

多運動。「以步代車走,活到九十九」。現代醫學稱雙足為「第二心臟」。中低強度運動時身體產生的熱量是安靜時的3至5倍,經常鍛煉身體,行走時腳部肌肉的收縮與松弛,能使靜脈血管內血液的流速增強,從而減輕心臟回收血液的負擔,確保血液迴圈暢通無阻,增加產熱,提高腳部溫度。

每天泡腳。熱水能促進足部血液迴圈。適宜泡腳的人群,每天睡前1小時,用40℃~45℃以內的熱水(不燙手為宜),泡腳15分鐘左右。最好加一些中藥材,如艾葉、生姜、肉桂,三者合用,起到溫暖、疏通人體經絡、驅散陰寒之氣的作用。

疏通經脈和穴位。艾灸是自古以來的保健之術,冬季艾灸腳底穴位能使熱氣內註,從而溫煦氣血、透達經絡,達到驅寒散淤、行氣活血等作用。中醫講「背為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均分布於後背,所以要多曬背部,借助自然界陽氣溫通經脈。

多吃抗寒食物。多吃低脂蛋白質食物,如魚肉、家禽肉;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蜇、貝殼類等;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粗糧、動物肝臟等,擴張末梢血管;適當以姜、蔥、辣椒、大蒜等為佐料,促進血液迴圈;多吃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補血活血,生姜和羊肉溫陽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