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傳承中醫「三範式」,漢江灣裏藥草香,硚口中醫人用實踐交出實證答卷

2023-12-21養生

古往今來,中醫藥一直庇佑著這片土地。中醫中藥跟文字書法一道,伴隨著中華民族前進的每一個腳步,成為五千年從未斷裂的文化大觀。

中醫藥傳承靠什麽?硚口人用實證回答:家族的口傳心授、師徒的目擊道存和學院的規範厚重。兩個月來,筆者探訪了五六家硚口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實生動可感:中醫中藥傳承的「三範式」,在漢江灣這片熱土,生機勃發,蔚然成風。老百姓用腳投票,用手取藥,在藥草飄香中養身健體、祛屙消疾、益壽延年,在街頭巷尾感受中醫藥文化。

11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釋出會,解讀【武漢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介紹武漢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有關情況。方案第一條就是建設高質素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且看今日硚口交出的初步答卷。

湖北中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院長彭銳(中)在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帶教。

■ 家學淵源 學院「加持」

38歲社區中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50歲出頭的李少茂,舉止儒雅,是湖北省楹聯學會會員。11月29日這天下午,陽光和煦,他緩步踱進集賢巷,來找皮治洪中醫診所的主人。

去年底,皮老先生又添了孫子。楹聯大家白雉山贈了一副聯:好詩傳世仁術濟人君真健者;曾已飴含今猶璋抱我祝先生。李少茂亦贈聯一首:次第花開綻洪福,岐黃家有讀書聲。李少茂跟皮老先生是幾十年亦師亦友的交往了。

皮老先生祖籍鄂州,自幼習武,且熟讀論孟學庸、詩經內經。退休後於2006年開辦皮治洪中醫診所。2017年,診所喬遷到硚口區集賢巷。

診所門臉不大,進了門才發現文氣溢滿書架。既有曹立庵的贈聯,也有泛黃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醫書醫案。

兩人寒暄數句。突然,李少茂「噫」了一聲,診所裏走進一個中等身量、白靜靦腆的小夥。

這是皮老先生的兒子皮尚靜。今天恰巧是周三,是皮尚靜約定的公休日。38歲的他,在硚口區漢水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中醫。

漢水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皮尚靜雙手拿脈。

「沒有想到遇見你了,今天幫我看看。去你那邊掛號,人太多了,等不起。」李少茂拉著皮尚靜的手說。

原來,李少茂近來覺得雙手寒涼,想用中藥調一調。旁邊有人跟他開玩笑:「你當著老子的面,找兒子。」

李少茂嘿嘿一笑:「老先生不會怪我。他家裏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此後,筆者先後三次去漢水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探訪,且分在早、中、晚不同時段。這是一個藏身在胡椒花椒、大米綠豆深處的社區醫院。樓下緊鄰集貿市場,大門對著背街小巷。而現場的火熱令人感喟——不足40歲的社區中醫能做到接近「限號」的程度,恐怕在武漢市也不多見。

皮尚靜拿脈是左右開弓。他迅速點開電子病歷,傾聽患者的主要訴求。開始拿脈時,先搭左手、再搭右手。稍一沈吟,開出兩三味藥。然後,他看舌苔、聞氣味,再次雙手拿脈,又開出一兩味藥。最後,他補充問一兩個問題,增刪一兩味藥。這樣,一服藥通常是十味且價廉的草藥就定板了。他熟練地勾勒出劑量,根據情形開出五至七服,患者滿足地取藥去了。

根據統計,皮醫生在一位助手的協助下,每個工作日要紮針灸及手法治療三四十人次,還要接診中醫內科病人八九十人次。他常常是早上6時30分就到了社衛中心,一直忙到晚上7時30分才能看完病人。2022年,他日接診量還處於五六十人的水平,進入2023年,建立在效果基礎上的口碑使患者越來越多,多得都超出皮尚靜自己的預期。每個接診日,超過100個患者是常情。

皮尚靜畢業於湖北中醫藥大學。他認為,自己既有學院派的規範,更有家學道醫的淵源。上班這麽忙,下班他也不閑著,秦伯未、胡希恕等近百年來中醫大家的醫案,他是常看常新,把書都翻爛了。

■ 四代傳承 技術非遺

這家社區中醫科每天早課是交班

集賢巷向西走,不遠就是硚口公園。過了硚口公園,有一條三樂路。榮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幢樓,門對門「站著」。一邊主業公衛,一邊主業中醫。說起這裏的中醫,來頭很大,1920年從河南嵩山傳脈至今,已經四代,且屬於武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老四知堂的主脈。

20世紀80年代,余水清、蘆萬清和袁惠平師兄弟三人將正骨手法發揚光大,江城聞名。張冠、張斌帶藝拜師,玉汝於成。張斌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目前任中醫科主任。他說,榮華社區的中醫根脈厚重,在百姓中有久遠的口碑,來自荊州、荊門、仙桃、鄂州的患者,屢見不鮮。這家社衛中心因為業務用房面積受限,沒有中醫病房,但工作日每天早上7時50分做大交班。這在業內人士眼中,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榮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張斌把中醫藥服務送到企業職工身邊。

12月14日上午,筆者有幸參與了一次交班。醫護人員雁陣排開,先由輪值大夫魏慶紅匯報前一天病人數量和特殊患者,余凱醫生、張波醫生依次介紹手頭的疑難患者。張斌主任則對一位65歲糖尿病患者提出了治療建議。這位患者心臟裝了4個支架,表現是頸肩腰腿痛,病因是神經根水腫和急性筋膜炎。張斌說,先把患者轉送到上級醫院救治,後期再返回社區診治,以保障患者的絕對安全。

中醫科護士長陳紅艷個子不高,活力十足,毫無倦怠地分診患者、接聽電話。看著忙碌的場景,陳護士長說:「像我們這麽忙的社區中醫科,在武漢市並不多!」

她指著掛鐘對筆者說,現在是8時20分,已經有15位居民來做中醫治療了。「今天天冷,人來得晚,平時人比這還要多。」

這裏的中醫治療是什麽呢?畢業於湖北中醫藥大學的「90後」魏慶紅說,她除了推拿做得少,針灸、熱敷、電療、磁療、刮痧、放血、走罐、埋針等專案,她跟著兩位張老師學了幾年,都能熟練獨立操作。魏慶紅坦言,在日積月累成效的加持下,目前,每天至少有五六位居民專門找她看病。

■ 接續中醫適宜技術 拓展現代康復診療

鋪就重癥患者回歸的「金橋」

確實,社區醫院要設立中醫科病房,還是有難度的,場地、技術、人才、服務……你要有留得住病人的理由。古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直有中醫住院部,設有病床30張。

古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康復師廖仕嘉指導老人做體能康復。

41歲的李劍文來這裏8年了.他說,自己2021年在同濟醫院康復科進修,2022年和2023年,又去市第一醫院康復科分別進修了脊柱側彎和運動性損傷的專項治療技能。在他這裏,已經初步建構起中醫適宜技術與現代康復融合發展的模樣。

古田中心開辟有專門的康復治療區,有較為豐富的康復器械。筆者13日9時趕到時,一名中風後遺癥的男子在家人陪伴下,做上肢訓練。筆者驚奇地發現,在這個「小小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裏,有一位叫譚文娟的大夫,竟然能夠開展言語吞咽康復訓練這樣專業的服務。

在康復治療室裏,忙碌著一位女醫生。金潔,1992年生,新洲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研究生。她曾在寧波康復醫院工作3年,2021年來到古田中心的中醫科。她說,這裏的器材比較齊全,治療理念也跟自己一致。她來到這裏的原因除了思鄉心切,更重要的是認為自己的價值在這裏能夠得到很好發揮。兩年過去,她覺得自己來對了。

筆者現場看到,古田中心的中醫科竟然分為兩個科室,一個中醫兒科,一個中醫康復,兩個科室都很忙碌。徐升陽名師的女兒徐琳、市中醫院的朱立宏、同濟醫院的易屏、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的楊樹升、武漢市第一醫院的徐輝甫,都定期在這裏坐診。這裏的中藥房常備400余種藥材,每周大致要配置1500服中草藥。

■ 立得住、行得通、傳得久

硚口人用實踐交出了實證的答卷

中醫是事業,也是產業,骨子裏是文化。是事業,離不開技術;是產業,離不開營運;是文化,離不開有理想、有情操、有技能的新人。這一切進展,都要有堅挺穩當的方法。

硚口區衛健局在省市衛健委指導下,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金鉤鐵畫,縱橫捭闔,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以春風化雨、滴灌無聲的熏染,開創了社區中醫事業的新天地。

漢水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年前有中醫藥從業人員4人,如今增長到15人。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年前中醫科發展特色不強,中醫藥從業人員能力水平一般。2021年,引進了岐黃學者王平,每周四前來坐診,藥房煎藥有時候要忙到晚上10時下班。2022年,引進的湖北中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院長彭銳教授,更是將漢中街的中醫診療氛圍拉滿。目前,湖北中醫藥大學有兩位全日制碩士瞿遷、劉思序在此就業,中藥房還招收了兩名中醫藥大學藥學本科的畢業生。每周六,彭銳還帶著數名碩士在此實踐。他說,自己是受硚口區衛健局主要負責人「六顧茅廬」感動來的。倒不是自己有多大架子,而是工作實在繁忙,一旦答應就要兌現。感於誠意,彭銳教授堅持每周六坐半天門診,每次最多接診50位施針患者、20位湯藥患者。

這位學院派專家認為:中醫傳承要接地氣。一是教授要走出校園,直接跟患者交流;二是把社區的學科帶起來,醫生帶出來,人氣帶上來;其三,經師好遇,人師難求。大專家到社區能為基層中醫醫療提供及時而強有力的支撐,能隨時解決難題,更有利於社區醫生的成長。

12月9日,筆者在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陪診彭銳教授半天。中午1時30分,就診的患者才消散。中藥房的兩位藥師也才輪流吃上午飯,組長是位年輕力壯、做事一板一眼的藥師小夥。他說,今天估計要加班到晚上8時,藥渣至少出兩拖車。煎藥房裏的爐竈咕嘟咕嘟冒著泡泡,一縷縷藥草清香飄出窗外,飄向冬日裏潔凈的天空。

傳承是兩代人的事,也是每個人的事,既有內生的力量,也有外在的牽動。實證傳承「三範式」,書寫硚口新篇章,硚口中醫人初步掌握了生存發展的金鑰匙。

2023年全區社區中醫藥從業人員,比2017年增加了75%。今年,全區連續開展了100場中醫藥社區行活動。100場活動之後,社區中醫門診量翻了一番。「立得住、行得通、傳得久。」中醫藥事業和中醫藥文明傳承的九字箴言,硚口人用實踐交出了實證的答卷。

(文/謝東星 余丹夏 余亞心)

【編輯:余麗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