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入門:用色看病,青、赤、黃、白、黑

2024-07-07養生

色澤判斷疾病

小王又問:「謝老師,中醫裏面的 色澤是否很重要,如果用色澤來判斷疾病呢?」
謝老師微笑點頭:「很好,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我們來詳細聊聊,先從色澤開始吧。」

謝老師細致地解釋著:「 在四診資料中,色澤分陰陽是很關鍵的一步。如果病者面色鮮明,通常屬於陽證;而若面色晦暗,往往是陰證。你要註意觀察患者的面色,這可以為你判斷病證提供線索。

陽證常表現為面色鮮明,而陰證則使面色顯得晦暗。觀察色澤的鮮明與晦暗,可為病證的陰陽內容提供線索。

小王認真地記錄下來,然後跟隨著問題:「謝老師,那在氣息方面應該怎麽分辨陰陽呢?」

謝老師微笑:「 氣息分陰陽也是很關鍵的。你要註意患者的語聲和呼吸。語聲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動者,往往是陽證;而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沈靜者,多屬虛、屬寒,為陰。呼吸微弱的多屬於陰證,而呼吸有力,聲高氣粗,多屬於陽證。

從語聲出發,語聲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動者,多屬實、屬熱,為陽證;相反,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沈靜者,多屬虛、屬寒,為陰證。在呼吸方面,呼吸微弱多屬於陰證,而呼吸有力、聲高氣粗則多屬於陽證。

小王一邊點頭一邊記錄,他感覺每一個細節都像是在揭開中醫的神秘面紗。

動靜喜惡分陰陽也是很有意義的。 」 謝老師接著解釋,「 你可以觀察患者的動靜、喜惡等情況,這同樣可以幫助你區分病證的陰陽內容。躁動不安屬於陽,蜷臥靜默則屬於陰。身熱惡熱屬陽,身寒喜暖則屬陰。

透過觀察患者的動靜、喜惡等情況,可以更好地區分病證的陰陽內容。躁動不安通常屬於陽證,而蜷臥靜默則屬於陰證。喜熱惡熱多屬於陽證,身寒喜暖則多屬於陰證。

小王恍然大悟,覺得這樣的分辨方法簡直是醫學的藝術。他再次感慨著:「原來中醫學這麽豐富,真是博大精深。」

最後,我們來說說脈象分陰陽。 」 謝老師指導著,「 辨別脈象的部位、動態、至數、形狀也可以分辨病證的陰陽內容。寸為陽,尺為陰;至者為陽,去者為陰;數者為陽,遲者為陰;浮大洪滑為陽,沈澀細小為陰。

辨別脈象的部位、動態、至數、形狀也是分辨病證的陰陽內容的有效方法。部位上,寸脈為陽,尺脈為陰。動態上,至者為陽,去者為陰。至數上,數者為陽,遲者為陰。形狀上,浮大洪滑為陽,而沈澀細小則為陰。

中醫望色,青赤黃白黑

小王擡頭看向坐在對面的謝老師,又問道:「謝老師,謝謝您剛剛講的陰陽學說在四診的套用,我在書上還看到了關於望色和面部色診的內容,但是我還是不太明白,您能為我解釋一下嗎?」

謝老師微笑著點點頭,緩緩說道:「 望色和面部色診是我們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望色,即透過觀察患者的皮膚顏色來了解病情。色指皮膚的顏色,包括青、赤、黃、白、黑五種色調,既可以反映氣血的盛衰,又可以反映臟腑病位及病性;澤即皮膚的光澤,指榮潤還是枯槁,主要反映臟腑精氣的盛衰和疾病的預後吉兇。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他仔細聆聽著謝老師的解釋,並且認真地在筆記本上做著記錄。

謝老師接著解釋道:「而 面部色診的原理則在於, 面部的皮膚非常薄嫩,血絡豐富。正如古書所言,‘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各個臟腑的精氣也透過經絡上榮於面部。 因此,透過觀察面部的色澤變化,我們能夠了解臟腑的盛衰和疾病的預後吉兇。」

如何正確地進行望色和面部色診

小王點點頭,然後繼續問道:「那麽,師傅,我應該如何正確地進行望色和面部色診呢?」

謝老師微笑著示範道:「 若血液充足,則面色紅潤;血液虧虛,則面色淡白;血行瘀阻,則面色青紫。光澤是臟氣之光華,可以反映精氣的盛衰。氣盛則有澤,氣衰則無華。因此,醫者望色時必須將顏色與光澤結合起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中醫望色需先分清常色和病色

"謝老師,對於常色和病色方面,有些疑問,不知您可否指點一二?」 小王恭敬地詢問。

" 常色和病色,這是中醫望診的基本功之一 。首先,我們來討論常色。」 謝老師深情地說。

他繼續道:「 常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色澤,其特征為明潤、含蓄,說明氣血充盈,臟腑功能強盛。以黃種人為例,其常色特征為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常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

小王聚精會神地聽著,認真記下了這些重要的資訊。

謝老師繼續:「 主色是指與生俱來,一生基本不變的面部色澤。 人類由於種族不同而有黃色、黑色、白色等不同人種;同樣是黃種人,由於遺傳不同,而有偏白、偏青、偏黑、偏紅、偏黃五形人的不同。由於種族或遺傳因素導致的面色變化均系主色,屬常色範疇。

小王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理解了這個概念。

客色是指非疾病因素所致的短暫的面色變化。 比如,隨著季節推移、時辰變化,地理環境、飲食情緒等因素的影響,人體的面色也會出現短暫的變化,這些變化均稱為客色,也屬常色範疇。 」 謝老師解釋道。

小王思考了一下,然後問道:「那麽,常色和客色之間有何區別呢?」

謝老師微笑著回答:「 常色是一個人的基本面色,反映了他的體質和遺傳。客色則是短期的變化,通常由外部環境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對於望診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的體質和潛在健康問題。

【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四時之色,隨四時加臨,推遷不常,故為客色也。 春氣通肝,其色當青;夏氣通心,其色當赤;秋氣通肺,其色當白;冬氣通腎,其色當黑;長夏四季之氣通脾,其色當黃,此為四時常則之色也。 」

小王點了點頭,似乎對常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病色。」 謝老師繼續。

他的聲音變得更加莊重:「 病色指的是人體在患病狀態下的面部色澤。除了常色之外,一切反常的色澤均屬病色。

小王的眼睛亮了起來,他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

病色的顯露程度和光澤的有無,受疾病的輕重、淺深、病性等多種因素的直接影響。 一般而言, 病色雖顯但尚有光澤,為病色之善色,表明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於面,稱為‘氣至’。

病色雖顯但尚有光澤,為病色之善色,表明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於面,稱為「氣至」,多屬新病、輕病、陽證,易於治療,預後較好

小王的手飛快地記錄下這些關鍵資訊,他開始明白病色的復雜性。

「然而,病色也有惡色,」 謝老師繼續說道,「 病色暴露而晦暗、枯槁者,是真臟色外露,為病色之惡色,表明臟腑精氣衰敗,胃氣不能上榮於面,稱為‘氣不至’。

病色暴露而晦暗、枯槁者,是真臟色外露,為病色之惡色,表明臟腑精氣衰敗,胃氣不能上榮於面,稱為「氣不至」,多屬久病、重病、陰證,治療較難,預後較差。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