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正選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單純的科普醫學知識過於枯燥,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也為了增加醫學科普的趣味性,部份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屬於「藝術加工」,請知悉。
最近傳言鋪天蓋地的都在說味精是「害人精」, 吃了不僅不好,還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可是不少人又覺得這話說得有點誇張,畢竟,味精放到菜裏能提味啊,這到底是真還是假?
話說這一天,蔣大爺和往常一樣,拎著個布袋子, 踩著早市剛開門的點,溜達著去了小區附近的超市。
一路上,秋風陣陣,落葉沙沙響,蔣大爺悠哉悠哉地想,這日子多舒服啊,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打破了他的好心情。
在調料區轉了一圈,蔣大爺伸手正要抓起一袋味精放進購物車, 耳邊忽然飄來了一句不知誰說的:
「哎喲,我可不敢吃味精了,聽說這東西致癌啊,吃了等於慢性自殺,真是害人不淺!」
蔣大爺一聽,手頓時懸在了半空,味精還能致癌嗎, 這下他心裏跟吃了蒼蠅似的,立馬沒了購物的心情。
平日裏炒菜他還真挺依賴味精的,家裏那大半袋味精怎麽辦,蔣大爺拿不準主意,決定還是去問問老朋友李醫生,看看這味精到底是「害人精」還是純屬謠言。
李醫生在市裏一家醫院工作,別看他年紀不大,經驗可是一等一的豐富, 尤其擅長化解這些坊間傳聞。
蔣大爺這天啊,拎著個輕飄飄的購物袋就往醫院去了,剛到診室門口,就瞅見李醫生正低著頭看病例呢。
蔣大爺一見就急著問:「李醫生,我聽人說味精這東西吃多了致癌, 您說這事是真的嗎,我這心裏真是七上八下的,家裏的味精還扔不扔?」
李醫生聽罷,放下手裏的病歷,推了推眼鏡,笑著說:「蔣大爺,這味精的事兒啊,確實是網上爭議挺大,但咱得先說個清楚,這致癌的說法,真沒那麽嚇人。」
李醫生張嘴就說:「你知道不,味精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谷胺酸鈉,這玩意兒是一種胺基酸鹽呢, 早在1908年的時候,就被日本的化學家池田菊苗給發現了, 發明味精啊,就是為了讓食物的鮮味更足。」
「你知道那股鮮味是哪來的吧,咱們吃的肉、蔬菜、海鮮裏本身就有谷胺酸,它本來就天然存在,只不過提煉出來做成了味精罷了。」
蔣大爺有些疑惑地問:「那這跟致癌有什麽關系呢?」
李醫生哈哈一笑,接著解釋:「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 咱們日常吃味精,其實攝入的谷胺酸鈉量非常少,根本達不到對身體有害的程度。」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87年就做過一次詳細的研究, 當時他們給實驗動物餵食了超量的味精,結果顯示即便是在高劑量的情況下,味精也沒有直接致癌的證據。」
蔣大爺聽了若有所思,摸著下巴琢磨:「那為啥有人說吃了不好呢,不是有人吃味精頭暈惡心嗎?」
李醫生笑著搖搖頭:「這又得說回歷史了,你聽說過‘中國餐館症候群’吧,這是一種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 部份人吃了中餐後感覺頭暈、口渴、心跳加速的現象。」
「結果當時有人懷疑是味精惹的禍,就給扣了個罪名——說味精引起了這種不適。」
「可後來醫學界研究發現,這所謂的‘症候群’其實和味精沒啥關系, 很多時候是因為吃得太鹹、太油或者過敏引起的反應。」
蔣大爺皺著眉頭:「那現在網上那些說法不都是胡說八道的?」
李醫生正色道:「也不能全說是胡說,可能有人確實對味精有輕微不適, 但那只是個別現象,真正的科學研究並沒有找到味精致癌的直接證據。」
「再說了,咱們生活裏遇到的很多致癌物,比如煙、酒,那個危害可比味精大得多了,可偏偏大家對這些危險習以為常,反倒去抓住味精這種沒啥危害的東西不放。」
蔣大爺點點頭,又有些不放心地追問: 「那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膽吃了?」
李醫生抿了口茶,笑著說:「咱也不能說完全無顧慮地吃,任何東西過量了都不好,就像糖、鹽、油,吃多了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所以味精也一樣,適量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但如果你整天把味精當主菜吃,那確實對身體有負擔。」
蔣大爺忍不住笑了:「誰會把味精當主菜吃啊!」
李醫生也跟著笑了起來:「對嘛,您就別擔心了,說到底, 味精是一種調味品,關鍵是得控制用量,別太貪鮮,您日常炒菜放個少量提提味,完全不用擔心,別讓那些誇張的傳言把您給嚇著了。」
蔣大爺總算松了口氣,站起來拍拍腿說:「行,李醫生,今天我算是聽明白了,家裏的味精不用扔了,適量就好,不過我以後還是得註意點,別弄多了。」
關於味精您有什麽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 馬雪嬌.癌癥相關失眠評估工具及其評價指標研究進展, 世界中醫藥 ,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