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轉帖】經脈學說的權威、客觀解讀

2024-05-11養生

【轉帖】經脈學說的權威、客觀解讀

——廖育群等【中國科學技術史·醫學卷】說:

經脈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理論體系所獨具的內容,其實質可以說是對人體神經系統以外的一種傳導現象的描述。這個無法用形態解剖加以證實,但又被眾多客觀現象證明確實存在的傳導系統——經脈學說,……

在現知最早對這種傳導系統進行記述的文獻——馬王堆出土醫書中,僅僅是稱之為「脈」,且其內容亦只有後世稱之為「經脈」的「主幹」部份。至今本【黃帝內經】成書時,這個傳導系統的內容已大為豐富,出現了構成經與經、經脈與器官間廣泛聯系的「絡脈」,因而「經絡」一詞才成為這一學說體系的通用名稱。但其概念的實質仍舊是「脈」。

眾所周知,經脈是不能直接看到的。但在【黃帝內經】成書及以前的時代,醫家尚未認識到這一點。【靈樞·經脈】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還說:「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有關這種經脈可見性的描述見於該書許多篇節中,如「經脈敗漏」(【癰疽】);「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血絡論】;「用針者,必察其經絡之虛實,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刺節真邪】)等。可見在中醫理論中認為「脈」是可見的,而且上引各句指的都是血管。

此外,在【靈樞·寒熱】中又說:「寒熱瘰癘在於頸腋者……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外為膿血者,易去也。」這裏的「脈」應是指淋巴管而言。

所以,盡管經脈循行描述的是一種不可見的傳導系統,但是人們對「脈」的理解卻是將其等同於可見的脈管系。在這些管道中執行著氣血,這就是「脈」的功能:「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靈樞·決氣】)。【漢書·王莽傳】稱:「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所終始」,實實在在地說明當時對於感覺到的經脈感傳現象與解剖可見的脈管系統未能加以區分。由於對動脈、靜脈、淋巴管的形態與功能缺乏真正的了解,所以統稱為「脈」。將刺絡時「血出而射」(刺中小動脈),釋為「血氣俱盛而陰氣多」;將「血少黑而濁」(刺中小靜脈),釋為「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靈樞·血絡論】)。同時因為當時的解剖技術尚未達到剝離脈管系的水平,所以不可能全面認識到人體脈管系(血管系統與淋巴管系統)的真實面貌。在初步的解剖水平基礎上,將所看到的和感覺到的揉合在一起加以論述,誤以為這些管道的幹支及其連續就是深而不見的「十二正經」。所以才說大的經脈是「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而不是沒有可見之物。

這種錯誤的概念持續達千年之久,直至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人們對解剖可見的脈管系有了真正的了解,才認識到血管與經脈體系不是一回事。脈、經脈、經絡等中國傳統醫學的概念定義才被重新規定。然而這些定義所代表的乃是當代中醫學,並非古代中醫學。

考察經脈學說起源於何時,以及在整個先秦時期的發展狀況是十分困難的。但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大致可以認為在戰國中期這種學說已經出現。首先,馬王堆漢墓發現的經脈著作雖墓葬年代已是公元前168年,但畢竟屬西漢早期,且這些著作的撰寫年代無疑要向上推移;另外,【史記·倉公傳】所言得公乘陽慶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之事等,均提示秦火不焚的先秦醫學著作中很可能包含有經脈類的著作。……最為重要的是先秦醫家扁鵲(秦越人)在脈學診斷方面的成就,以及有關「脈氣」循行的論述。這些內容在成書於漢代的醫學著作,如今本【黃帝內經】【難經】及晉代王叔和所撰【脈經】中均有所保存,可以推知先秦醫家對於經脈的認識。

然而由於經脈學說產生的特殊性——無法用經驗積累的一般規律加以解釋,以及早期文獻在涉及醫學問題時幾乎均未說到經脈的問題,可知這種學說不會產生在戰國以前的較早時期。……由於經脈學說的產生難於以針刺療法中的偶然發現為由加以解釋(馬王堆出土的經脈著作中只有經脈循行、主病與灸法的記載,未見言及腧穴與針法),因而當代的研究者推測經脈傳導現象的發現可能與「氣功」等反觀內視的實踐活動有關(韋以宗,中國骨科技術史,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3年,第33頁)。結合【史記·扁鵲傳】所言:「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以及「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觀之,經脈學說的產生,與扁鵲(秦越人)這一早期醫學流派應具密切的關系,但在先秦時期流傳尚不廣泛。進入漢代以後,經淳於意等人的傳播,特別是在今本【黃帝內經】成書之後,始形成一個完整的學說體系。不僅對於針灸療法的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而且是醫家賴以了解人體各部份之間的相互聯系、區分成若幹系統,並據此認識疾病性質、制訂相應治療方案的理論依據。

附:廖育群部份著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