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經常吃到撐?不只是因為自控力不強

2023-12-22養生

參考訊息網12月22日報道 據美國【發現】雜誌網站12月8日報道,食用超過身體所需食物的沖動或許是強大的,甚至是壓倒性的,我們很容易將這歸咎於缺乏意誌力。乍一看,這似乎是個人的失敗,實際上,在很多方面,這只是生理上的失誤——是身體的自然過程被一個明顯不自然的現代環境裹挾了。

幾乎所有人都會時不時地吃得過飽,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更是家常便飯。在過去的幾十年裏,肥胖率飆升,而且還在繼續上升,從2000年的30%上升到了2020年的40%以上。這一趨勢與心臟病、中風、2型糖尿病和各種癌癥的增加密切相關,這些疾病或多或少都與過多食用高熱量食物脫不開幹系。

當然,這種蔓延趨勢可被視為經濟、社會和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復雜產物。但這些影響都集中並依賴於一點:人體生物學。

前進演化過程導致多吃多存

從前進演化的角度來看,現代人吃得過多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經常面臨食不果腹的情況。他們無法預測下一餐何時到來,所以在大餐面前,他們會本能地狼吞虎咽,身體會以脂肪的形式將多余的熱量儲存起來,以挨過食物匱乏的時期。

這一策略對於沒有可靠食物供應的人來說是有意義的(類似於動物冬眠前填飽肚子的行為),但在這個相對較新的物質富足的世界,當攝入的卡路裏足夠維持短期生存消耗時,那天生的繼續進食傾向就弊大於利了。

究其根本,人體生物學滯後於我們朝著更安全、更舒適生活所取得的長足進步。正如肥胖問題專家梅加·波達爾和沙恩·禾頓所說,目前的暴飲暴食流行趨勢是「我們的原始本能與人為的、驚人的豐足生活相沖突的必然結果」。

大腦的復雜調節作用

食物攝入是由下丘腦調節的,下丘腦這一大腦結構負責協調許多機體流程,讓我們處於一種被稱為「體內平衡」的穩定狀態。每次當我們肚子空空時,下丘腦會透過饑餓素接收到來自腸道的訊號,也就是著名的刺激食欲的「饑餓荷爾蒙」。一旦我們吃飽了,一波抑制食欲的訊號就會告訴大腦停止進食。

從長遠來看,下丘腦從一種叫作「瘦素」的食欲抑制劑中獲得指示。瘦素水平與身體所擁有的脂肪細胞數量直接相關。隨著體內脂肪的增加,瘦素也會增加,提醒大腦,身體有足夠的能量儲存,並引起飽腹感。但在某些情況下,大腦對這些訊號會變得不那麽敏感。這種情況被稱為瘦素抵抗,通常與暴飲暴食和肥胖相關。

聽起來可能很簡單,但獎賞系統使它變得非常復雜。獎賞系統是大腦區域網絡,當我們吃東西時,它會讓身體充斥著引發愉悅的化學物質,類似多巴胺、阿片類藥物和大麻素等。在早就已經飽食的情況下,這一系統仍會作祟,讓身體按照寫在前進演化中的「多多益善」原則運作。

心情如何影響進食

盡管暴飲暴食與獎勵有關,但它並非是純粹的享樂主義。通常,我們不是為了快樂而快樂,而是為了抵消焦慮、無聊和抑郁等負面情緒。瓦爾登行為護理中心首席醫療主任占士·格林布拉特表示,食欲問題和情緒障礙的結合「相當普遍」。有研究顯示,高達80%的飲食失調患者終其一生至少會被確診一種心理疾病。

在最佳條件下——當我們休息好、情緒穩定時——大腦的額葉可以抑制暴飲暴食的沖動。但如果我們感到疲憊或壓力,它們則較難抵抗暴飲暴食的誘惑,這就是為什麽大吃大喝通常發生在經歷了漫長一天之後的晚間。

不過,我們也容易陷入反饋回路而無法自拔。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前局長大衛·A·凱斯勒在他的【肥胖的終結】一書中解釋說,極端的美味會改變大腦回路,讓我們想要更多。正如他所說,「糖、脂肪和鹽會讓我們攝入更多的糖、脂肪和鹽」。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模式可能會持續一生。

遺傳學因素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在基因上都有暴飲暴食傾向,因為我們都是遠古人類的後裔,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暴飲暴食。這種前進演化遺產在我們體內留下了「節儉基因」,正是這組DNA,讓我們化身為順暢的食物攝取機器。

盡管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生活在健康專家眼中的「致肥」環境中(一種有利於增重而不利於減重的環境),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大吃特吃直至肥胖臃腫。這一事實暗示了個體的生物學差異,這是由每個人的獨特遺傳密碼所決定的。

雖說在極少數情況下,肥胖可能是由單個基因變化所引起的,但肥胖幾乎都是眾多基因相互作用導致的結果。由於這一原因,一組芬蘭研究人員在2013年指出,暴飲暴食和肥胖的遺傳基礎是「眾所周知的棘手問題」。

毫無疑問,肥胖是會遺傳給後代的。研究顯示,對同卵雙胞胎(DNA相同)和異卵雙胞胎(DNA不同)進行比較,有40%到70%的體型差異可以追溯到基因。人類基因組中有超過140個區域與肥胖相關,盡管這些基因差異只能解釋人際差異的一小部份。

神經生物學和遺傳學進步在解釋控制暴飲暴食的復雜過程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不過,仍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學習。研究人員希望,隨著理解的深入,他們能夠更好地遏制全球肥胖增長的趨勢。正如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所說:「透過闡明肥胖背後的分子機制,我們可以理性處理並有效治療這種災難性疾病。」(編譯/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