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什麽樣的男人,會買49元的「鹿鞭酸奶」?

2024-05-29推薦

18周歲以下,不賣;60周歲以上,不敢賣。

這不是什麽大力丸、大補丸的廣告,而是最近「酸奶貴族」Blueglass新品的行銷文案。

近日,Blueglass推出了針對男性消費者的「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的酸奶新品系列,其中使用了包含瑪咖、肉蓯蓉、黃精、人參、鹿鞭、牡蠣肽、蛹蟲草、牛磺酸等導向「男友力」的成分,最低售價49元一杯,高於其針對女性消費者的「Supergirl」系列。

Blueglass微信小程式截圖

產品一經推出,便引發了關於擦邊行銷的爭議。

一杯酸奶,怎麽變成了「男人的大力丸」?

網紅酸奶,劍走偏鋒

Blueglass的產品及行銷並非第一次劍走偏鋒,只是這次看起來最「偏」。

Blueglass的「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系列產品,截至目前共推出三款,薄荷蜜瓜酸奶、薄荷黑巧蜜瓜酸奶以及香草開心果椰子酸奶,在成分上特別標註,使用瑪咖、肉蓯蓉、黃精、人參、鹿鞭、牡蠣肽、蛹蟲草、牛磺酸及小桔袋。

最初引發爭議的重點並非新品本身,而是針對新品的行銷文案。剛上新時,Blueglass對該系列產品使用了類似「18禁」的文案,比如「18周歲以下我不賣,哈哈哈哈哈別說你不懂」、「惡搞男友我不賣」、「建議一天喝一杯多了我不賣」等。

在爭議之下,Blueglass最終刪除了相關文案以及「男友力」的字樣,但依舊保留了「Superboy扳回一局」的產品系列,在原本標註「18禁」字樣的位置也改為了「您真的有需要再買」。

不過其他標註並未有明顯改動,比如在具體的產品適宜人群中,Blueglass標註的是「運動人群」,而在風險人群中,標註的是「18周歲以下、60周歲以上」等內容。

行銷的「用力過猛」是擔憂之一。

在獨立消費分析師劉戈看來,品牌在行銷上「劍走偏鋒 」,有時候確實能帶著流量滿載而歸,行銷本身的目的就是註意力,但Blueglass這次顯然押錯了註,一次行銷得罪兩個性別的消費者。

劉戈分析,這款產品的目標客群是不明確的,如果賣給男性消費者,那麽男性對此需求大概是諱莫如深,不大可能明目張膽去購買;如果賣給女性消費者,更淪為無稽之談,無論是「我男人不行」還是「我看男人的眼光不行」,皆是冒犯。

另一大擔憂在於產品的「功效」本身。

Blueglass此前會清晰標註所含營養成分諸如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然而此次卻一反常態,對於瑪咖、肉蓯蓉、鹿鞭等成分,僅做了列舉,而沒有含量。

劑量的多寡決定了功效的有無,更重要的是它究竟是否具有功效。例如對於排在第一位的瑪咖,與傳統中藥材不同,它原產於南美,至今未被中國藥典和其他地方中藥標準收錄,不能作為藥物在中國使用。

食品工程博士、資深食品健康科普作家雲無心認為,瑪咖的優勢在於較為安全,但鑒於目前大部份的研究只在實驗動物身上進行,臨床數據少且研究質素不高,因此瑪咖對於男性生殖功能的作用缺乏充足的證據。

此外,廣東省中醫院中藥師張宇曾撰文表示,瑪咖或許有保健的功能,但並非人人適用,過量使用瑪咖可能導致消化不良、頭痛和皮膚過敏等問題。

Blueglass,誰給的勇氣?

Blueglass為何要劍走偏鋒?這還要從Blueglass的定位說起。

Blueglass乍聽起來像是國外品牌,但其實是一家北京的品牌,根據其官網介紹,Blueglass原名叫做阿秋拉尕酸奶,誕生於2012年。

這源於其創始人早年去新疆、西藏、青海及內蒙古等地,感動於當地人喝到新鮮現制酸奶的幸福感,因此決定把青藏地區的好酸奶帶回都市。

早先,阿秋拉尕酸奶不溫不火,門店少、知名度低,直到2018年其改名為Blueglass,並將店鋪全面升級,標語只保留英文名。而後便是接二連三融資,2020年、2021年,Blueglass所屬北京悅活餐飲管理責任有限公司先後進行了A、B兩輪融資,投資方分別是:斯道資本、優山資本、愉悅資本、華創資本和淩波資本。

緊接著便是加大馬力的擴張,盡管其總門店數僅有175家,但2022年和2023年兩年,新增門店數就達到了121家。而且品牌主打的是消費力高的一線大都市,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Blueglass有超八成的門店位於北上廣,有超過95%的門店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且多是位於大型購物中心的商場店。

瞄準了都市中產,價格自然不菲,Blueglass最便宜的210克裝隨身杯,售價29.9元起,而其主打600毫升經典款的售價幾乎都在45元以上,其中引發爭議的「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系列,最低價為49元。

不過,想讓都市中產買單,僅靠品牌名以及抓人眼球的「定價」,遠遠不夠,產品或多或少要滿足這一屆中產的焦慮。

在資深餐飲投資人、現制飲品經營者穆亦晨看來,奶茶的主流消費者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如果說奶茶提供的是情緒價值,解決「不開心」的問題,那麽酸奶的主流消費者是明顯更年長、更有錢的中青年人,酸奶必須要提供情緒價值以外的價值,比如功效。

「在吃吃喝喝上,中產的需求很清晰,要美、要瘦、要年輕或活力。」穆亦晨說。

酸奶在坊間本身就有助消化、潤腸通便的「功效」,因此,為了滿足中產在更多功效上的需求,Blueglass從2019年便開始發力,當年首創了膠原酸奶以及瘦身紅酒酸奶,受到愛美女性的青睞,隨後更是在拿捏中產上一發不可收拾。

回看Blueglass的劍走偏鋒,在包裝成「壯陽藥」之前,它還曾把自己打造成「不老藥」和「瀉藥」。

2021年,Blueglass就曾因為「天然藻藍蛋白酸奶」的宣傳違反【廣告法】,當時其宣傳文案提到了諸如「消除自由基」、「快速合成彈力蛋白」、「具有水潤肌底」、「美容養顏」以及「延緩衰老」等字樣,而難以提供相關證據,最終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罰款6萬元。

在2023年,Blueglass推出了「暢」系列的產品,主打5000億活菌以及高膳食纖維,還添加了潤腸通便界的明星水果「西梅」和「火龍果」,在社交平台上成為了「瀉藥」。在今年初分別以「網紅酸奶Blueglass成新型瀉藥」、「45元一杯竄稀酸奶火遍全網」等詞條引發熱議。

穆亦晨認為,這是Blueglass一貫的差異化打法,無論是它最早錨定的一線購物中心定位,還是它持續不斷與Lululemon打造合作店鋪,舉辦各種聚焦運動的社群活動,都是為了讓酸奶不只是酸奶,賦予它額外的價值。

劉戈也認為,大眾消費者對酸奶並不陌生,無論是小時候路邊喝的瓷罐酸奶還是超市裏售賣的預包裝酸奶,它的味道、功能、價格都了然於心,想要撐起49元一杯的高價格,Blueglass勢必要有點特長,而「功效」便是它最容易抓到的、也是別無選擇的特長。

現制酸奶,沖哪用力?

透過Blueglass的用力過猛,也得以窺見現制酸奶行業的處境。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當下酸奶行業面臨的是消費疲軟、產能過剩的大環境,酸奶本身的門檻並不高,越來越多的品牌入局,導致現制酸奶內卷慘烈。

除了平均客單價高於40元高端酸奶Blueglass之外,在其他價格帶也不乏正在崛起的黑馬,比如客單價在20元-30元的茉酸奶,2023年新增門店超過1200家,截至2024年5月,其門店總數達到1546家。其所主打的城市也是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這一市場的門店占比接近五成。

再比如客單價在10元-20元的新銳品牌酸奶罐罐,單是2023年的82家的開店量,就超過了其總門店數的一半。其聚焦的也是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門店占比超過六成。

這些都是Blueglass潛在的對手。同時,現制茶飲品牌也將手伸向了現制酸奶,比如喜茶推出過牧場酸酪牛油果、牧場酸酪牛油芒等產品,CoCo都可也有莓莓酸奶、桃桃酸奶、酸奶楊枝甘露等產品,書亦燒仙草推出過草莓啵啵酸奶、刺梨凍凍酸奶、牛油果酸奶昔等產品。

但與現制茶飲相比,現制酸奶存在先天不足,其上新速度遠低於前者。

酸奶這種天然口感就醇厚復雜的產品,在味型上很難突破。據了解,Blueglass今年以來上新僅有5次。茉酸奶的上新頻率也不高,今年以來僅推出了6款新品,其中有2款屬於「舊品回歸」,另2款屬於節日限定,一款為春節打造的畫龍點金酸奶奶昔,另一款是為情人節打造的生巧芝士酸奶奶昔。

反觀茶飲賽道,品牌曝光率與上新速度高度掛鉤,沒有玩家敢慢下來。據【咖門2023飲品市場洞察報告】統計,2023年1-9月,40多個茶飲品牌合計上新了1600多個產品,平均算下來,每個品牌每個月的上新數量不少於4款。

而新品的數量又與爆品的出現息息相關。不誇張地說,有新品不一定有爆品,但沒新品就很難有爆品。站在這個角度,現制酸奶就難以發展到茶飲賽道的規模。

只靠經典大單品不行嗎?可能夠嗆。

無論是現制茶飲,還是現制酸奶,行業門檻都比較低。既不是高科技,也不是獨家秘方,理論上沒有模仿不了的產品。對手一旦看到你某款產品賣得好,迅速就能實作復制,甚至還能依靠更低的成本,定一個更低的價格,最終讓你無路可走。

具體到Blueglass,問題或許更加嚴峻。

現制酸奶終究屬於餐飲,而餐飲的核心是復購,而復購率又和價格有關。Blueglass超高的價格,限制了其復購率的提升,消費者購買更多是嘗鮮內容,與9塊9的咖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所謂的各種奇葩功效,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指出,國家對於酸奶的添加物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引,酸奶和多種添加物之間的功能能否發揮出來,需要打個問號。

作者:屈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