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GDP增速第一!最牛地級市,局勢大反轉了!

2024-08-09推薦

2023年,蘇州GDP為24653.4億元,增長4.6%。這一增速,在26座萬億GDP城市中,與南京、廣州並列倒數第三,僅高於東莞、天津。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其中南昌未公布數據。

進入2024年,蘇州連續兩個季度GDP增速領跑GDP十強城市。

一季度,蘇州GDP增速7.9%,位居十強城市第一位。

上半年,蘇州GDP上半年全市實作地區生產總值12059.4億元,實際增長了6.2%,依舊位居十強城市首位。且跑贏了全國大盤1.2個百分點。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蘇州是如何從去年的增速倒數,反轉為今年一季度的增速領跑?

想了解這個問題,先要清楚去年蘇州的GDP增速為何倒數,原因在出口跳水、外資減少,以及工業增速不夠強勁。

蘇州是一個外向型城市,外貿依賴度位居全國第四,僅次於金華、東莞、深圳。

而蘇州去年的出口,一直在下跌。

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蘇州的出口總額10830.2億元,下跌了7.4%。

去年全年,蘇州出口15081.59億元,下跌了2.5%。

外資方面,去年蘇州實際使用外資6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6.9%。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蘇州市統計局

從產業結構來看,蘇州是典型的工業城市,其工業實力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上海。

然而,去年蘇州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只有3.6%,雖然也在增長,但在萬億城市中,這一增速明顯偏低。

去年蘇州的經濟增速疲軟,就是因為工業、出口和外資出現困局。今年能夠華麗逆襲,也是因為其工業和出口大放異彩。

進入2024年,蘇州的外資依舊在流失。蘇州統計局披露,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45.5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5.7%。

外資雖然在繼續流失,但蘇州的工業、出口今年開始飆升。

蘇州統計局披露:

第一產業增加值68.1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5369.4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6621.9億元,增長4.7%。

第二產業(廣義工業)增長最出色,達到了8%。而2023年,蘇州的第二產業增速只有3.6%。

此外,上半年,全市實作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252.5億元,同比增長5.5%。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全市35個工業行業大類中,行業產值增長面達62.9%,比去年同期提高8.6個百分點。

9.5%這一增速,在經濟十強城市中位居第二,僅次於狂奔的深圳。去年蘇州的規上工業增速只有3.6%。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其中上海為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

工業是蘇州的頂梁柱,工業一旦強勁,經濟數據自然就會上來。

蘇州的工業有多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且是全國僅有的兩個總產值超過4萬億的城市。

按照工信部劃分的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蘇州有11個產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在千億產業數量上,蘇州甚至比深圳還要多。

其中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器材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2萬億元,這一產業上,蘇州的實力僅次於深圳,位居全國第二。

而且,目前全國各城市中,擁有萬億產業的城市只有三個,深圳、蘇州和東莞,且都是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器材制造業。

今年上半年,蘇州的當家產業電子資訊工業,增長了11.8%。

深圳千億產業數量上雖然不如蘇州,但一個資訊工業就可以幹倒一片城市,也是蘇州的兩倍多,超過2.4萬億,位居全國第一。

除了產業強悍外,蘇州經過這幾年的騰籠換鳥,產業實作了升級,已經形成了兩條腿走路的模式,也即新舊產業齊頭並進。

蘇州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高技術制造業產值16565.0億元,比上年增長4.1%,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7.4%。

2024上半年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實作產值8249.0億元,同比增長10.0%。

今年蘇州工業復蘇,主要推動力有兩個:

第一,工業投資狂奔。

蘇州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28.1億元,同比增長5.0%。

其中工業投資1023.4億元,同比增長12.9%,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的一半資金,投向了新質生產力產業。

數據顯示,高新技術產業投資505.9億元,同比增長15.4%,高於工業投資增速2.5個百分點。其中智能裝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9.4%、29.1%。高技術制造業投資432.2億元,增長10.7%。民間投資占比提升。上半年民間投資2000.9億元,同比增長11.5%,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60.1%,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新開工專案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新開工專案1056個,同比增長17.6%,新開工專案完成投資283.8億元,增長14.5%。

蘇州以一個地級市的身份,能在經濟表現上力壓很多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其關鍵就在於對工業的執著。

而近年來很多城市陷入水逆,邏輯也在於拋棄了當初的工業立市初衷。

第二,出口復蘇。

工業表現與出口相輔相成,或者說是一榮俱榮的關系。

今年蘇州的出口擺脫了去年的低迷。

去年蘇州的出口下降了2.5%。今年一季度蘇州出口增長了9.6%。上半年出口增長了9.9%。

比你優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蘇州並沒有因為優秀,就躺在功勞簿上享受,反而充滿著危機感主要表現在:

第一,去年特意包了高鐵去科教重鎮武漢去搶人。

去年9月份,G1738次高鐵從武漢駛出,其中8節車廂被包下,定向邀請了600多名武漢高校學生乘坐。這些學生中,碩博比例占八成以上。這是蘇州首次推出的「高校引才專列」。畢業生在蘇州進行為期2天的現場招聘和城市體驗之旅,往返車票和食宿全包。

第二,補齊新能源汽車產業短板,豐富產業鏈條。

去年,蘇州在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落後的情況下,提出了必須增強危機感、緊迫感,積極借鑒兄弟城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路線圖,自擡標桿,努力實作「彎道超車。並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產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的目標。

常州是江蘇省新能源產業的榜一大哥。

2022年常州新能源汽車實作整車產量34萬輛,占江蘇全省的一半,位居全國第6。 2023全年新能源整車產量68萬輛占全省產量的70%。

同時,常州2022年新能源產值超5000億元,形成發電、儲能、輸送、套用的產業生態閉環,動力電池產銷量居全國第一。

蘇州雖然綜合實力遠超常州,但三人行必有我師,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強者,蘇州並沒有端著,而是見賢思齊。

不久前,蘇州首屆全球招商大會啟動,收獲滿滿。

公開資料顯示,僅在會議期間,367個專案實作簽約,總投資達到了3720億元,包括世界500強投資專案30個,產業涵蓋了新能源、高端裝備、新一代資訊科技、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等。

第三,制定宏偉目標。

2024年1月3日,蘇州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會議正式召開,確立新的發展目標:

加快構建「1030」產業體系,用3年左右時間,力爭形成電子資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4個萬億級主導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5萬億,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GDP邁上3萬億台階;到2035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競爭力的現代工業體系,建成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為了實作這些目標,蘇州提出,落實老舊工業區改造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每年改造提升低效工業用地1萬畝以上。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加快實施「工業上樓」,全面推行「數據得地」。

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像南寧、昆明、南昌、太原這些當下處在水逆周期中的城市,還有什麽理由不奮力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