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妻子去世留下30萬存款,丈夫去取錢,銀行聽說他老伴去世,馬上凍結了銀行卡

2024-03-17推薦

「我學法律的,你騙不了我!」北京,95歲大爺,去銀行取亡妻名下的30萬存款,因3次輸錯密碼被鎖死,銀行一聽他老伴去世了,立馬凍結了銀行卡,當大爺費心周折,拿著公證書去取錢,銀行卻說,公證書上還需要「唯一繼承人」,才能取走,大爺一怒之下,將銀行告上了法庭。

2016年7月,90多歲的王蔭民拄著拐杖來到了北京的一家銀行,他此行的目的是要取走亡妻銀行卡中的30萬元,在前一天他就已和銀行預約好了。

在服務視窗輸入銀行卡密碼時,王蔭民將亡妻的生日輸了進去,誰知卻顯示密碼錯誤。王蔭民還以為是自己老眼昏花了,剛才不小心按錯了鍵,接著他又十分仔細地輸了一遍密碼,結果還是不對。

到了第三遍輸錯後,螢幕直接提示多次輸入密碼錯誤,銀行卡被鎖死。十分詫異的王蔭民找到銀行服務人員說明情況,服務人員在聽到這張銀行卡並不是王蔭民本人而是其亡妻的後,直截了當地說由於戶主死亡,這筆錢已經成為了遺產。而王蔭民想要提取出來的話,就必須證明他是戶主生前唯一的繼承人。

不過王蔭民大概怎麽也沒想到,並無子女的他為了證明自己是老伴的唯一繼承人,拿到本就屬於他的財產,竟然花了兩年的時間。

本以為是一件再清楚不過的事,之後他在親人的陪同下,拿著各種證件跑遍了各相關機構,結果還是達不到銀行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忍無可忍的王蔭民一怒之下將該銀行告上了法院!最終拿著法院判決書的王蔭民,才如願以償。

王蔭民生於1922年,在建國之前他曾有一個妻子,但是不久妻子便因一場疾病早早離世。到了1955年,33歲的他靠著自己的勤奮學習加上國家的育才政策,考入了北京政法學院,就是今天的中國政法大學。

當時的大學學制普遍都是5年,在1960年順利畢業的王蔭民被分配到了一家國企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後,經人介紹他認識了在紡織廠上班的於子文。二十多歲的於子文並不嫌棄這個比自己大了十幾歲的男人,兩人很快確定了戀人關系,並最終於1964年結婚。

婚後兩口子生活幸福美滿,但是仍有一個遺憾,就是沒有孕育子女。這件事一直是兩人心中的一個心病,在多次求醫問藥無果後,他們也就放下了心理包袱,專心致誌地享受夫妻的二人世界。

在他們看來,夫妻二人都是國企員工,就算是沒有子女,到了退休的時候,憑借著養老金也能安度晚年。放平心態的二人,就這樣一起走過了50多年的風風雨雨,當年的小兩口也變成了老兩口,但和睦的生活讓兩人的身體保持了健康的狀態。

老兩口一個年近80,一個90多歲,但生活起居都能自理,因此連保姆也沒有請。只是歲月不饒人,有一句話說得很現實「人這一生就是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他們心中也明白盡管現在生活美滿、身體健康,但最終還是會迎來那一天。

到了2015年3月份,王蔭民在公園遛彎時不小心摔倒了,到醫院檢查後雖然並無大礙,但老兩口心中的不安卻開始萌生,擔心有一天會有什麽意外,讓兩人生離死別。

在商討後王蔭民、於子文老兩口想將家中多年的積蓄30萬元存入銀行,如果有一天誰先走了,另一半就拿著這個錢安度余生。

王蔭民時年已經93歲高齡,由於比老伴大了十幾歲,他想著自己肯定會走在老伴的前頭,便和於子文說用她的身份證辦銀行卡。至於這個銀行卡密碼,兩人曾約定銀行卡用誰的名義開戶,就用誰的生日作為密碼。

於子文在當年的6月25日將30萬存入北京市某銀行,存的是定期一年,利息9180元,到期後連本帶息一塊存進活期賬戶。將積蓄存入銀行後,老兩口就將這件事放在了一邊,繼續享受著平淡而幸福的晚年。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將錢存入銀行後的僅僅半年後,一向無病無災的於子文卻因病突然離世。這個突來的噩耗讓王蔭民備受打擊,他怎麽也想不到老伴竟走在了他的前面。而老伴的離世,讓90多歲的王蔭民的身體狀況也是每況愈下。

這段時間,王蔭民的親侄子王利生(化名)知道無兒無女的大爺在大娘離世後肯定會無比孤寂,因此,他在忙完工作後也會時不時過來陪大爺解解悶。

王蔭民明白侄子的一片孝心,但他也清楚侄子畢竟還有本職工作和自己的家庭,不可能經常過來陪他,再加上王蔭民每當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總是觸景生情,看著這個和妻子一塊住了50多年的房子,裏面的每一個擺設都能勾起他和妻子曾經在一起的回憶,這讓他不願意再呆在這個滿是妻子畫面的老房子。

因此,到了2016年7月份王蔭民決定搬到敬老院中去度過余生。這時他想到了一年前曾以妻子名義存下的30萬元,便打算將這筆錢取出來,而這也就有了我們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王蔭民在將老伴的生日輸入3次,看到最後一次螢幕顯示銀行卡被鎖住後,連忙將情況反映給銀行服務人員,並對服務人員說老伴生前可能一時糊塗誤將自己的生日設定成了密碼,請求銀行再讓他試一次。

可是銀行服務人員在聽說戶主已經死亡後,對王蔭民解釋道:「大爺,如果今天是您老伴輸錯密碼導致鎖卡,她本人是可以憑借身份證件直接修改密碼的。但是現在您老伴已經離世,在鎖卡的情況下,這筆錢已經變成了遺產,我們沒有許可權取錢。」

聽到銀行服務人員的這一番話,王蔭民心中湧起一股不好的預感,他急忙追問自己怎樣才能取出錢。「既然這筆錢已經屬於戶主的遺產,您要想取出來,就得證明自己是戶主生前唯一的繼承人。」面前的服務人員不緊不慢地對他說道。

「我們倆無兒無女,她和我的父母也早就過世了,家裏就只有我們老兩口,這還要證明什麽?」王蔭民急切地說道。

「大爺您得拿出公證方出具的證明,您這樣口說無憑啊。再說保護使用者的利益是我們的職責,按照銀行的相關流程我們也只能這樣做,實在是愛莫能助。」銀行服務人員對著王蔭民一攤手,硬擠出了一絲職業微笑。

王蔭民還在對服務人員一通解釋,並且還掏出了自己的戶口本,想以此說通對方讓他再輸一次密碼。可是不管王蔭民怎麽說,對面的銀行服務人員都是微笑地面對他,嘴裏不停說著:「抱歉大爺,這是銀行的規定。」展現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

在理論了半天無果後,王蔭民也只得回到家中去準備一些證件,來證明這個在他看來一目了然的唯一繼承人身份。只是,他卻不知道,他將面對的是一件多麽麻煩的事情。

在家中,王蔭民將當天的情況透過電話告知了侄子王利生。聽說自己的大爺還要提供唯一繼承人證明,第二天一早王利生就來到大爺家,帶著王蔭民一塊去了公證處。

王蔭民在大學修的是法律專業,雖然最終沒有從事法律相關職業,而是進了一家國企,但他還是比常人多一些法律常識。在去公證處之前,他就將自己的身份證、家裏的戶口本、結婚證、房產證、老伴的死亡證明乃至火化證都準備好了。他將所能想到的證件都帶上,就是想著最好能一次就在公證處把繼承人證明給辦下來。

可是,開具證明這件事遠遠沒有他想得這麽簡單。

到了公證處,工作人員在聽到這個9旬老人想要開具繼承人證明的要求後,就將王蔭民所攜帶的證件拿出來翻看。工作人員大致看了一下這些證件,便對王蔭民說道:「老人家,想要開具繼承權公證檔,您這些證件還不夠。」

這句話讓在場的王蔭民和王利生有些吃驚,一時間爺倆面面相覷。王利生回過神來替自己大爺問道:「同誌,這麽多證件還不夠啊,那還需要些什麽?」

在公證處工作人員的解釋下兩人得知,目前還得需要王蔭民、於子文的原工作單位資訊和各自的人事檔案,甚至還得有雙方父母的個人資訊,畢竟父母也是有繼承權身份的。工作人員一連串的要求說下來,王蔭民爺倆都知道這下得有的跑了。

由於需要的證明太多,王利生和王蔭民說這事得一件件得來。老兩口的原工作單位資訊、人事檔案都還好說,只是他們的父母都已經去世幾十年了,上哪裏找他們的資訊去?無奈之下,王利生只能去了墓地,將幾位早已過世的老人的墓碑拍了下來作為證明。

接著,王利生又帶著大爺去了他的原工作單位,打印了相關資訊。然後又調取了老兩口的人事檔案,而檔案欄中顯示兩人還有一個兒子。看到這裏,各位看官可能心中有一個疑惑,這老兩口不是沒有子女嗎,現在又怎麽冒出來了一個兒子?

原來,這個一直沒有出現的兒子並不是王蔭民和於子文親生的,而是兩人領養的一個養子。由於當年兩口子婚後不能生育,絕了生孩子念頭後的夫妻倆在70年代收養了一個孤兒。

在兩人的精心撫育下,這個孩子考上了大學,後來工作後便也娶妻生子。而這個養子在成家立業後,由於種種原因與養父母這邊的關系逐漸惡化,到了2011年雙方更是解除了親子關系。

當時老兩口還和養子簽訂了一份【解除收養關系協定書】,在協定書中還明確寫道:自解除親子關系後,養子今後不再承擔撫養養父母的義務,同時也不再享有對養父母財產的繼承權。這份協定得到了雙方的認可,並且王蔭民、於子文、養子再加上一名公證人都在上面簽了字按了手印。

王蔭民想起了這件5年前的事,於是又和侄子回到家中拿上協定書去了公證處。公證處工作人員在翻看完這些資料、證件後表示,由於這份協定書是當事人私下簽訂的,公證處不能辨別真偽,要讓法院確定並開具證明後,才能走接下來的程式。

本以為資料已經非常齊全,沒想到還是不能開具相關證明,並且下面還不知道有多少道程式要走,王蔭民感到就這麽一個簡單的事怎麽搞得這麽麻煩。

心情非常抑郁的王蔭民想到這件事的開端就在銀行那裏,自己只是輸錯了3次密碼銀行便讓自己去辦唯一繼承人的證明,這屬實是故意難為人。

於是王蔭民又帶著這些證件去了銀行,可以想見的是銀行並不認他這些證件、資料,必須讓他拿到唯一繼承人的證明檔。

見到銀行的推諉,王利生說:「我大爺年齡大,記憶力差眼也花了,這才輸錯了密碼。我們不求直接取出來錢,能不能看在他年齡這麽大的份上,通融一下讓我們再輸一次密碼。」

而銀行人員在聽到這個請求後,卻表示真的是愛莫能助,不是他們刻意為難,而是銀行相關規定就是這樣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戶主的利益。王利生心想我大娘都去世了,你們在這保護誰的利益呢?這些錢於情於理都是我大爺的啊。

雙方一個是講情講理,一個是只認公證書,最後鬧得是不歡而散。只是鬧歸鬧了,但這筆錢還是在銀行手裏啊,為了拿回本就屬於自己的財產,王蔭民只得在侄子的陪同下,繼續去跑手續。

在將當年的公證人以及前養子都找到後,王蔭民將情況告訴了他們,二人也同意在法院給王蔭民作證。就這樣到了2017年的5月份,法院終於認定之前的【解除收養說明書】是合法有效的,並給他開具了證明檔。接著王蔭民去了公證處,出示法院檔後,終於給王蔭民辦下了公證書。

這下總算可以拿回自己的錢了吧,王蔭民在松了一口氣後,又想到自己這一年來和侄子為了這個公證書東奔西走的,吃了不少苦頭,90多歲的他心中一股辛酸感油然而生,幾欲落淚。

可是,當銀行方面看著這份跑了一年的公證書,卻對王蔭民說道公證書上並沒有寫明銀行卡裏的這筆錢到底是留給誰的,雖然王蔭民是於子文的合法繼承人,卻仍不能拿到這些錢。

王蔭民記得當天他和侄子在銀行裏理論了很久,銀行方面就是不給錢,最終他還是兩手空空地回到了家。而王蔭民在回到家後沒幾天就因氣急攻心住進了醫院。

經過一段時間的靜養,王蔭民總算是恢復了健康,但一想到銀行的所作所為,他還是忍住咬牙切齒地罵上兩句。他心知自己是怎麽也說不過銀行,要想拿回這筆錢真是遙遙無期,於是便走了最後一條路—將銀行告上法庭!

2018年4月9日,王蔭民在侄子的攙扶下和自己的代理人,走進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銀行也委派了代表參加此次庭審。

在法庭中,法官先是詢問了王蔭民的代理人有無檔證明,王蔭民就是於子文唯一繼承人的身份,代理人當庭展示了相關檔。

確認無誤後,法官又讓銀行方面的代理人辯解為何在證據詳實的情況下,銀行不將卡裏的錢交付王蔭民。

銀行代理人辯稱,在使用者死亡後,卡裏的錢自然變成遺產。而想將這筆遺產取出來,最簡單的方式是出具使用者生前的遺囑。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就得按照銀行的相關規定,出具繼承人公證書,而且還得寫明這筆錢具體給誰,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維護儲戶的利益,要公事公辦。

而後法官又接著詢問了雙方一些問題,雙方的代理人也分別對問題進行了陳訴,整個過程持續兩個小時。最終,法院結合現有證據,認定銀行方面的做法不符合繼承法中的規定,當庭判決銀行支付王蔭民30萬元本金及一年定期利息9180元和這兩年的活期利息……

當年的5月2日,王蔭民再一次來到銀行,他拒絕了銀行立即給他取款的要求後,讓銀行將鎖死的卡重新啟用。在輸入了自己的生日後,這次顯示的是密碼正確。

取出本息32萬多元後,看著桌子上的那一沓沓鈔票,王蔭民臉上沒有露出笑容,內心只是感到五味雜陳。兩年前他來到這,想著取出亡妻銀行卡中的錢,沒想到這一取就是兩年的時間。期間的種種經歷一幕幕浮現在眼前,讓他不得不感慨一句:「這取個錢怎麽比取經還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