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大學生辦假比賽反諷「水賽」:「收到5514份作品」

2024-03-22推薦

新學期剛拉開帷幕,大學生們已經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學業中,他們中的一部份人也開始為自己的評優大事「沖刺」。

在各項評優評先考核體系中,綜測(綜合測評的簡稱)的地位正日益凸顯,很多學生會透過參與大量競賽來提升綜測分數。

在眾多競賽中,有一類競賽因含金量較低、獲獎率較高,被大學生們戲稱為「水賽」。而在一些高校中,參加此類「水賽」同樣能為綜測加分,故而導致「水綜測」也多了起來。

為戲謔這一現象,不久前,上海某藝術類院校的大四學生、00後的陳高遠舉辦了一場「水賽杯國際當代藝術大獎賽」(以下簡稱「水賽杯」)。

這場大規模的行為藝術是陳高遠個人經過三個月籌備,僅投入200多元完成的,但收效和反響卻出乎意料的大,堪稱對「水賽」刷綜測現象的一次深入解構。

從征集報名、專家評審,到獲獎公布和頒獎禮,「水賽杯」的所有環節都頗為「正規」,海報上關於比賽的詳細介紹更呈現出一種相當正式、嚴肅的樣貌。

有參與者至今也沒能看透其中的玄機……

01 假比賽竟吸引來

真贊助商

憑借前衛而大膽的策劃理念和滿滿的諷刺性意味,「水賽杯」征集報名活動一經釋出就在互聯網上收獲了一大波流量與關註度。

截至目前,「水賽杯」在b站上的宣傳影片播放量已超過30萬。

「水賽杯」的宣傳影片在b站上的播放量超過了37萬

從宣傳海報設計到比賽流程,「水賽杯」都巧妙地模仿了許多藝術競賽的專業化、國際化和正規化特征。

比如,海報采用清爽的背景和與某「水賽」相似的清爽藍色,字型采用中規中矩的黑體。

在文案設計上,「水賽杯」的各個細節也都被精心打磨,顯得嚴肅而正式。

首先是主辦單位、協辦單位、承辦單位一應俱全。例如「水賽杯國際當代藝術大獎賽組委會」「紐約當代藝術與設計協會」「倫敦當代超媒體藝術協會」「迪克·賽博格研究所」「南方與控制論文化中心」。

實際上,這些看似高端的協會、機構名稱全部都是陳高遠自擬的。

再看看這次「水賽杯」的評選規則,可謂實作了「多元化、綜合化、體系化、專業化」。

「水賽杯」海報

從宣傳內容上看,這次「水賽杯」的評審團隊由來自11個國家的45位行業專家構成,包括藝術家、導演、舞者、哲學家、人類學家、設計師、遊戲制作人……

而事實上,幾位掛名評委不過是陳高遠的同學,所謂的評委個人介紹也是陳高遠虛構的。

「水賽杯」組委會構架

就連「組委會」釋出的三篇詳細的評委背景介紹文章,也是基於陳高遠設定的人物劇本,透過ChatGPT潤色和修改後生成的。

而海報上呈現的評委大合照中的人臉,或是由AI生成,或是無版權的肖像,也包括陳高遠本人和其朋友的照片。這種黑白拼接式的構圖手法也是一種刻意的模仿。

公布獲獎名單之前,「水賽杯」甚至設定了2小時的全明星陣容學術會議直播。會議上,評委們根據自己的人設風格,對部份作品進行了一場表演性的點評和討論。

「評委」海報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場「假比賽」居然吸引到了真正的贊助商。

在「水賽杯」宣傳報名期間,一家賽事贊助公司主動聯系陳高遠,表示希望與他合作。

為了將這場參與式藝術進行到底,陳高遠召集評委同學們建立工作群,與贊助公司的負責人進行了一次半小時的正式商務影片會議。

然而,為了維護比賽的非營利性質,陳高遠最終拒絕了這次合作。

賽事贊助公司聯系陳高遠

02 為假冠軍在紐約時代廣場

辦了一場15秒的投屏展

「水賽杯」以其獨特的風格,經過不斷的宣傳發酵,吸引了一眾網友關註。最終在兩個月的征集時間裏,收到70多件參賽作品。

在揭曉獲獎名單時,陳高遠依然選擇「高調」處理,對外宣稱:「水賽杯」共計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5514件藝術作品,作品涵蓋行為藝術、繪畫、攝影等多個領域。

最終,全場最水大獎的得主黃煒(其實是陳高遠的老師)拿到了客製水杯和獲獎證書,陳高遠還在紐約時代廣場為其舉辦了一場15秒的個人投屏展覽。

此外,「水賽杯」還設定了其他獎項,包括入圍獎、銀杯提名獎……獎品則有電子證書、電子透明水杯、行政夾克。

而整場行為藝術中最為戲劇性的一幕在於,當一位同學帶著打印的此次「水賽杯」證書到老師辦公室試圖為自己的綜測加分時,一名老師僅翻看了幾眼,便說:「打2分」。

陳高遠本人稱,「水賽杯」的舉辦是以一種前衛而嬉皮的方式嘲諷了一些真實「水賽」的莊重形式,並以幽默的方式挑戰了藝術評價的標準。

可以說,「水賽杯」是陳高遠為了戲謔和批判「水綜測」現象而精心策劃的一場參與式藝術活動。

「水賽杯」獎品

在社交平台上,關於「水綜測」的討論也十分熱烈,甚至有許多專門總結羅列「水賽」目錄的貼文。

一條網友的相關評論同樣在網上爆火:「很喜歡這種認真去做荒唐事的人。」陳高遠對此則回應:「現實遠比藝術更加荒謬。」

「水賽杯」的荒謬感來源於陳高遠「煞有介事」地建構了一個巨大的比賽空殼,實則卻是一場大型行為藝術。

社交平台上一條關於「水賽」的貼文

03 大學生參加「水賽」,

既浪費時間又沒用

「綜測」作為大學生的全面評價指標,涵蓋了校內外各方面的表現。其成績不僅影響獎學金的評定和品行評價,還是學生加入黨團組織、擔任學生幹部的重要依據。

通常,測評內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和實踐與創新素質四大板塊,不同學校對板塊的具體分類和權重也稍有所不同。

其中,在實踐與創新素質板塊下,競賽是一項重要內容。

據悉,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每年都釋出高校競賽目錄。例如去年釋出的【2023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當中,涵蓋了大大小小84個競賽專案。

而在目錄以外的很多競賽,則被俗稱為「水賽」。這類競賽往往也有以下特征:主辦方行政級別低、行業認可度低、獲獎率高,有些比賽還需交參賽費等。

在一些學生看來,參加「水賽」的「性價比」很高,不需要付出過多的精力和時間,隨便投個課程作業就能輕松拿獎,從而為綜測加分。

陳高遠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的學校除了校內基本課程之外,在大四之前,還要參加校園活動創新創業,競技競賽等課外活動專案,並且要修滿一定的學分。而其中,競賽加分比較容易。

據其提供的學校相關檔顯示,一些比賽獲得入圍獎或參與投遞作品即可獲得2學時。

據了解,一些「水賽」還會向報名者收取參賽費,價格在幾十到幾百不等。

「大家其實都知道這些競賽是什麽水準,但為了加分,又不得不去參加幾個。」陳高遠說。

陳高遠學校規定的競賽加分標準

陳高遠也曾參加過一個免費的「水賽」。比賽作品征集的通知是由教務老師轉發的。他隨意從過往的個人作品中選了一份,投遞參賽。

最終,獲獎結果公布,三等獎絲滑地拿入他手中。「最終公布的獲獎作品中,一、二等獎作品都很像是用 AI 簡單生成的一張圖片。而且獲獎名單裏有大概 50% 的人都是我認識的同學。」

另一位大學生林揚也提到,剛步入大一時,為了多拿一些獎證明自己,他也參加過一些「水賽」。但後來他發現,原來學校早就規定了競賽目錄,他所獲得的那些成績最終都沒被學校認可。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釋出的競賽目錄

後來,林揚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釋出了一篇「水賽避坑」帖,表示「既浪費時間,又沒用」。

林揚還發現,直到現在,身邊依然有很多同學會參加「水賽」,「畢竟只要投了,大概率會獲獎,動動手指的事。而且外行人也不懂,在其他行業競爭中可能還會有優勢。」

對話陳高遠

為了全面了解「水賽杯」的策劃思路和過程,以及捕捉其中值得思考的細節,北青報記者對話了陳高遠同學。

為了反諷,我故意延遲賽期、

訂了行政夾克

北青報:為什麽想要策劃「水賽杯」?

陳高遠:進入大學後,我意識到學校管理層中的一些教師對藝術了解甚少。他們僅憑績點或外部競賽獲獎紀錄評價學生們的專業能力,卻對這些獎項的內涵不是很了解,對許多藝術競賽的認知也較淺。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一個大型組織主辦的比賽中獲獎,學校可能會在微信公眾號上通報表揚;如果你贏得了一項行業認可度較高的獎項,學校反而可能毫不在意。

為了給綜測加分,在校生們甚至會不斷地參加一些「水賽」。實際上,藝術和設計相關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並不怎麽依賴比賽經歷。優秀的作品通常會直接投放到展覽中。然而,學生能夠參與展覽的機會相當有限,通常要透過策展人的內部邀請才行。

另外,在美術館觀展的觀眾可能仍然是少數,往往只是一些藝術圈內的親朋好友。這種局面類似於辦一場聚會「自嗨」。與其如此,還不如將作品釋出在個人社交平台上。因此,我選擇在互聯網上舉辦「水賽杯」,是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聲音,改變一些現狀。

北青報:「水賽杯」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是多少?與你最初期待達到的效果是否有差距?

陳高遠:對比賽的構思貫穿整個策劃流程,從征集報名到頒獎,大概花了三個月時間。資金主要是投入在客製獎品上,也就200多元吧。紐約時代廣場投屏的費用是400元,最終獲獎者為我們報銷了。

我覺得這一屆的水賽杯規模還是有點小,不夠知名。未來如果要辦第二屆,肯定要辦得更大、更水,在物料上要再多花點錢。

北青報:在策劃「水賽杯」的過程中,有哪些「有意而為之」的小細節?

陳高遠:在比賽征集完作品後,我還在公眾號上釋出了一篇「比賽延期」的通知,這也是故意為之的。我之前參加的「水賽」就是這樣。他們之所以通知比賽延期,很可能並不是因為征集的投稿太多,而是他們沒有收到足夠的作品,因為投稿的大學生居多。

其實,「水賽杯」最後一共只征集了70多份作品,而我對外宣稱的是,收到了來自50多個國家的5000余名參賽者的作品。

北青報:有哪些作品或參賽者讓你印象深刻?

陳高遠:我們收集到的每份作品都很完整,包括個人簡介和各種資訊。

投稿者當中有一個人,他的自我介紹看起來很厲害,好像50多歲了,但實際上他可能沒有理解比賽的性質。因為他很認真地透過比賽交流群咨詢我如何投遞作品。在獲獎後,他還跟我發訊息說「感謝主辦方」。他甚至將「水賽杯」獲獎紀錄寫進了自己的簡歷裏。

而在「水賽杯」的交流群裏,即便比賽結束了,他也會偶爾把自己的作品轉發到群裏,我們會象征性地發個大拇指表情,誇誇他。

北青報:在實際評選作品時,為什麽並沒有嚴格按照先前公布的評選標準來進行?

陳高遠:就像市面上的水賽一樣,他們也不會按照自己說的標準來評選。說白了,都是按照我的想法。

比如入選「先鋒實驗獎」的一個投稿是一張非常老派的攝影作品。這幅作品也並非如賽事宣傳的那樣,來自前五名投稿者。

北青報:比賽的一些獎項設定是如何考慮的?比如紐約時代廣場辦展、行政夾克……

陳高遠:一般人可能會認為辦展是很高端的事情。實際上,一些藝術類「水賽」就會承諾給前幾名參賽者提供展覽空間和策展支持。所以我也想到了在淘寶上花錢給獲獎者在紐約時代廣場投屏這個點子。

還有行政夾克的符號象征性也很明顯。因為藝術圈裏有很多比較「爹味」的藝術家,他們可能水平不高,但卻掌握了很大的話語權。這個設定其實是為了諷刺那些人。

真有同學憑「水賽杯」證書

拿到了學分

北青報:全場最水大獎得主黃煒是何人?

陳高遠:其實他是我的老師,他很支持我的創意。因此他也象征性地投了稿。

他的作品就是在手機備忘錄寫了一段話,意思是讓我們給他頒獎,頒發「最水大獎」。只要給他頒獎,他就會支付後續的獎品費用等各種費用,所以我們必須內定他。

北青報:關於「水賽杯」,你的老師和同學們有什麽評價?

陳高遠:老師們都對「水賽杯」專案表示很支持。這也算是我的影像課小作業,經過老師的指導。同學們覺得這件事很有趣。

比如先鋒實驗獎中有兩位獲獎者是我的同學,他們在獲獎後將獲獎資訊釋出到朋友圈,我們的輔導員還在評論區恭喜他們。

北青報:比賽記錄影片中的最後一幕,有同學拿著「水賽杯」的獎狀請老師加分,最後真的奏效了嗎?還是表演?

陳高遠:是真實的,那是我的同學。他當時只是好奇用「水賽杯」證書加分行不行得通,我就給他做了一個證書。他真的拿著那個證書去找了老師,然後老師就在加分系統中給他加了分。不過由於總分還是不夠,他最後並沒有拿到獎學金。

撰文 | 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婧懿

實習生 呂舒昳 塗盛青

統籌 | 林艷 張彬

圖片 | 受訪者供圖(頭圖為陳高遠為獲獎者準備的紐約時代廣場投屏大獎)

(來源:北京青年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