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樓市活躍度提升,三大利好背後,還是「房住不炒」!

2024-05-28推薦

相信關心樓市的網友們都很關心,在樓市「史無前例」的利好,517新政釋出之後,全國市場表現如何?

從目前全國樓市的最新報道來看,市場活躍度是明顯提升的。

一線城市自不必說,上海有改善專案75套房源45分鐘內售罄,單日銷售額超31億元;

北京首個周末,二手房日均成交突破1000套,回到小陽春行情水平;

深圳更是熱銷喜報頻發,24小時不打烊「通宵賣房」的繁忙景象再現,有專案拿證即銷售,專案來訪超千人。

短期內熱度回升明顯的還有成都、杭州、武漢等城市;這些準一線、二線城市認購量均出現小幅回升。

春江水暖鴨先知,目前政的活躍度主要還是體現在一些重點城市,後續對其他城市的影響還需觀察。

不過,已經可以說在重磅利好政策加持下,短期內樓市信心正逐步回歸。

壹丨樓市熱起來了

樓市熱起來的數據和具體貼圖這裏就不多放了,大家可以自行搜尋求證,總結歸納一下就是 市場確實好起來了。

一線城市是最先受到影響的,其中深圳明顯是最先啟動的,本來經濟就發達,底子厚,在房價跌回合理位置,政策優惠加持下,成交重新整理了近三年來的天花板。

而一般這種趨勢都是相互聯系的,深圳啟動了,廣州還會遠麽,珠三角還會遠麽;

同一個道理,上海資本活躍,豪宅需求嗷嗷待哺,若後續放開限售,樓市啟動也是「指日可待」,後續長三角也會受到影響;

北京亦是同理……

其實在去庫存口號喊出來的那一刻,就意味著要對一線城市進行全面提速,若這波利好沒效果,接下來還會有更強勢的全面解限購,直至把行情做起來。

但關於二線城市的樓市,其實並沒有那麽樂觀,預計其啟動時間不會太早,可能要等到2025年上半年才會有所表現。

因為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購買力不足和較大的庫存量, 因此對政策的反應不如一線城市敏感。

要推動市場行情的轉變, 需要時間、額外的購買力或投資熱錢的註入。

跟上一輪周期不同,本輪樓市周期與上一輪有本質的區別,活躍度傳遞的效能會逐級遞減:

1、 當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低於 2015年的7.04% ,2024年的目標設定在 5% 左右,兩者之間存在差距。

2、 當下 家庭杠桿率和住房自有率都比以前要高

這意味著, 本周起即使樓市熱度回歸,也不會再現過去全民普漲的情況。

樓市正在出現更加劇烈的分化效應,房價能夠上漲的房子一定超出了基本的居住內容,成為了人人爭奪的社會資源。

這就跟新加坡模式類似, 普通人可以透過保障房滿足居住需求,如果想要透過房地產賺錢,則需要積累財富購買商品房。

這種分化有助於減輕人們對住房的擔憂,讓人們專註於工作、賺錢和享受生活。

對於不同城市、不同購買力的購房者來說,現在的情況就很清楚了。

1、 一線城市現在就可以考慮購房 ,無論是資金、利率還是政策,未來的房價只會更高,現在購買仍有足夠的空間,無需過於緊張。

2、 二線城市下半年主要是「以價換量」 ,期間會出現大量筍盤,急於購房的人可以抓住機會,不急的話可以等待明年3月的小陽春。

要註意的是,今年下半年是一個關鍵的觀察視窗,如果市場行情能夠啟動,說明這個城市還有希望;如果無法啟動,即面對歷史級別的政策也無動於衷,那麽房屋的金融內容將自動消失,這類城市將被歸類為弱二線城市,則不建議再去投資了。

3、 對於三四線城市,可以繼續等待,市場周期還在後面。 對於賣房的朋友來說,下半年是最佳的賣房時機,因為總有人擔心房價會上漲,急於購房。利用這種心理差異,可以將差一點的資產轉移出去。若條件允許,現金流充足的可以放棄三四線城市,將資產轉移到一二線城市。

而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我們要看到國家依舊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 本輪周期主要是為了拉動富人的購買力和為富人提供交易場所,為房地產市場轉向二元制做準備。

可以預見的未來,買不起商品房很正常,不用氣餒,耐心等待保障房或租房。認清一個真像: 世界上有很多比房子更重要的事情,努力賺錢、保持健康、專註於自己的興趣和家庭,過比做一個「房奴」更有意義的生活。

貳丨本質還是房住不炒

關於最近三條新政的具體內容和解讀,其實聊得很多了。

但依舊有不少朋友有疑問,外面的解讀也亂七八糟,還有直接鼓吹樓市直接起飛的。

因此,我還想還是再聊一下這次的利好。

首先是 首付比例改為15%,這無疑會降低準入門檻,提高市場買入的資金量。

過去標準是30%,現在是15%,政策撬動的資金量確實有所提升,買房杠桿確實提高了。

但很多別有用心的人就開始瘋狂討論加杠桿一旦房價下跌所引發的後果, 好像如今的樓市新政目的就只是給樓市加杠桿而已。

但這也側面反映了這些人很久沒關註樓市了,因為目前基本全國城市的首套首付比例早就不是30%了,在去年八九月份的時候就改為了20%,二套房從40%改為30%。

看似是從30%到15%,其實是從20%降低到15%,確實是提升了杠桿,但顯然沒有一些人「危言聳聽」的多。

而且講道理,對於購房者而言,首付比例從20%降低到15%,其實對於具體買房意願的提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買房最終還是看購買力和總價,降低一點首付比例,不是降低價格,並不能激發更多的購買力。

可以說,降低首付比例的影響力在三條新政之中是偏弱的。

其次, 降低房貸利率和降低公積金利率是同步相影響的。

公積金利率降低0.25%,如今很多地方的商貸最低利率都接近公積金利率了,所以公積金利率確實是必須得下調了。

而隨著公積金利率的下調,應運而生的便是 取消商貸最低利率限制 ,給了那些因為政策限制無法繼續下調商貸利率的銀行開啟一個降息通道。

這個商貸最低利率是當年為了壓制房價過熱而制定的,和限購限貸的政策一樣,確實已經到了該被取消的時候了。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和銀行了解,最終商貸利率會降低到當前的0.3%左右。

考慮房地產巨大的市場體量,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額,相比於降低首付比例,肯定還是降低房貸利率更能「溫暖人心」。

至於人們關心具體的利率會是多少,這個央行不管,由各商業銀行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自己對制定的利率承擔商業化後果。

但說房貸利率下降,買房的人多了,會不會導致房價上漲?

就以目前樓市的萎靡現狀而言 ,哪怕和降首付加在一起,估計也就只能把房價給穩住,漲一點點或許有可能,大漲基本不可能。

最後,當下市場還有一點尷尬的是,即使供給和需求端穩定住了,並不代表樓市的問題解決了,因為目前市場的主體房企依舊暨需救助。

因此,最近影響力最大的一個樓市政策應運而生, 央行拿出3000億讓地方國企去收購房企手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然後允許這些房子拿去抵押再貸款60%,共計給房企定向輸血5000億元。

國家在釋出這次樓市三大利好政策的時候也召開了會議,公開宣布的原話是:

1、深刻認識房地產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繼續堅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 紮實推進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點工作。

2、相關地方政府應從實際出發, 酌情以收回、收購等方式妥善處置已出讓的閑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幫助資金困難房企解困。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購,酌情以合理價格收購部份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說的直接點, 這就是國家直接下場買房子,然後這筆錢是定向給房企的錢。

但這錢肯定不是白給、亂給的,房企要把已建成未出售的房子拿出來給國企,然後這個價格肯定低於市場價,估計是略低於法拍價格但遠高於不良資產的價格,以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同時照顧到房企。

這個錢給到房企後,也很肯定不會允許房企自由支配, 極大概率只允許用來保交樓。

所以國家直接下場買房子,不完全是直接下場買房子。本質上這是給房企保交樓的定點資金支持,但需要房企拿出對應的資產作為補償,以及對房企自身的懲罰。

透過問題看本質,無論是過去的三大紅線,還是本次的三大利好,並不是政策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而是同一個調控思路的兩面:

從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開始,國家政策都一直圍繞這個方向在努力,期間政策一直都具有連續性,至今已經8年時間。

房住不炒並不僅僅是只是不炒,之前是抑制炒房、防止過熱;現在是提升信心、穩定市場,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房地產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這也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策底已出,市場活躍度開始回升,市場將會迎來一段時間的活躍期。

至於房價,暴漲也不好,暴跌也不好,不漲不跌在一定範圍內震蕩,可能是最好的情況了。

以點換面,以空間換時間,如果能實作軟著陸,那對於房地產這個行業來說,應該是最好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