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大模型之火燒出1億級使用者套用,百模大戰2024誰將贏得決戰?

2024-02-07推薦

編輯:編輯部

【新智元導讀】2024年,是大模型落地的關鍵一年,國內外的大廠都在動作頻頻。但要想打造出首個超級AI原生套用,還是要敢啃技術硬骨頭,這已成業內共識。

AI社區的研究者們,這幾天都在翹首以盼一條大新聞——

有傳言說,谷歌用來對打ChatGPT超級大殺器Gemini Ultra,很可能會在24小時內上線!

而OpenAI的GPT-5,也已經在訓練中了。大科技公司們磨刀霍霍,都在默默憋個大的。

而國內這邊,目前已經有了200多個大模型。模型有了,下一步的發展趨勢,已經不言自明。

圖源:InfoQ研究中心

大佬們紛紛預測:2024年,國內即將出現首個殺手級套用。

如今各家都在摩拳擦掌。第一個殺手級套用會花落誰家?咱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第一個門檻:使用者

大模型競賽落地賽,最重要的是什麽?

很多人都能想到,答案就是——使用者。

作為史上使用者最快過億的初創公司,OpenAI早就看到了這一點。這也就是為什麽,宮鬥政變結束後,OpenAI立馬火速推出了GPTs。

從此,套用開發者的門檻瞬間降低,沒有編程能力的使用者,也能在幾分鐘內建立出專屬GPT。往長遠了看,即使是廣大普通使用者,也能參與平台的商業分成。

因此,許多人將OpenAI推出的GPT store類比為蘋果的App Store。

如今才短短幾個月,全網已經誕生了300萬+個GPT,OpenAI前景一片大好。

而且,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開源社區Hugging Face推出了「開源低配版」的GPTs——Hugging Chat Assistants。Quora旗下的AI產品Poe,也允許AI Bot的創作者獲得分成。

而立誌成為Gen AI時代新Quora+Wikipedia的Perplexity AI,則立誌先做產品,後做模型。

國外這些大廠和初創企業的布局,無不在證明這一點:搶占套用入口,比大模型技術的領先更重要。

更進一步講,想讓這些從大模型上生長出來的套用落地,一方面需要大模型本身的效能足夠強,另一方面還需要掌握生態入口,培養起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隨之而來的可觀市場份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經歷了一年的百模大戰之後,中國的大模型行業也有了新的準入門檻。

第一個門檻,就是使用者規模。

根據InfoQ研究中心的報告,目前國內的大模型在編程、知識、寫作等方面的表現,可以說是已經非常亮眼了。

但邏輯能力依然是老大難問題,而多模態能力更是才剛剛開始搭建。

圖源:InfoQ研究中心

因此,為了應對愈發復雜的場景,並解決更為高階的任務,各家大模型的能力還需要不停地叠代。

而這就需要大量的使用者互動與反饋。

報告指出,隨著辦公場景中,大模型開始更直接地與使用者互動,模型的效能水平直線提升。

其實,文心大模型能在一年裏以這麽快的速度叠代最佳化,以這麽快的速度把最新、最強的模型訓練完成,離不開飛槳的支撐。飛槳、文心之間,本質上都是共創的。文心很特別的生態,就是數據生態。

在這個過程中,高質素、權威性、寶貴的知識能夠被模型學習到,模型的效能也就隨之增強。而大模型的能力,還會反哺出更多共創生態。

為了實踐這一點,今年8月,百度釋出了文心大模型的星河共創計劃,希望把豐富的大模型資源和產業生態資源連結起來。

文心一言拜了10位導師,分別來自10個行業,都是在各自領域頂尖的學者和專家。

效能逐漸強大的文心一言,承載起了越來越多的業務場景。

去年12月28日,百度技術長王海峰在第十屆WAVE SUMMIT深度學習開發者大會上宣布文心一言使用者規模突破1億。

作為首個使用者規模破億的大模型,文心一言背後有著多個技術優勢,如知識增強、檢索增強、對話增強。

現在,文心一言的基礎模型已升級到文心大模型4.0,在輸入和輸出階段,都進行了知識點增強。

如今,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在信任和使用文心一言。

最新一項統計數據也顯示了這一點。在目前的市場上,近半數的受訪開發者表示,他們了解或使用過GPT 系列大模型和百度文心大模型這兩款模型,領先優勢明顯。

圖源:InfoQ研究中心

可見,隨著百模大戰在2023年下半年正式掀開序幕,基於大模型打造套用也呈井噴式爆發增長。

如今,這些產品已經在娛樂、教育等熱門的場景裏有了廣泛的套用。2024年,我們很可能就將迎來全民的AI浪潮,快速聚集超級量級的使用者規模,並且出現更加強大、更具創新性的AI工具。

圖源:InfoQ研究中心

而率先突破億級使用者規模的文心一言,很明顯已經在超級套用的最終競賽中,拿到了入場券。

第二個門檻:API的呼叫量

除了剛剛提到的使用者量,百模大戰的第二個門檻,就是API的呼叫量了,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企業級使用者的服務數量。

其原因在於,金融、教育、醫療、能源等行業的大量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大模型產品的價值,並且開始積極倡導使用大模型產品,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隨著企業對數碼化轉型的需求不斷增長,大模型產品在企業級市場的套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

圖源:InfoQ研究中心

而大模型廠商,誰能滿足各行業智能化升級的需求,誰就能邁出商業化的第一步。

在ToB側,2024年的企業級需求落地,將成為重要的行業風向。

國外大模型行業的兩個巨型獨角獸——OpenAI和Anthropic為例,他們透過開發出成功滿足了商業客戶具體需求的產品,證明了大模型的商業價值。

OpenAI已經成為一家年化收入16億美元的吸金巨獸

例如,根據OpenAI的介紹,在GPT-4的幫助下,摩根士丹利正在改變財富管理人員獲取資訊的方式。

摩根士丹利用自己專有的數據訓練了GPT-4,讓自己內部的聊天機器人盡可能地滿足摩根士丹利客製化的需求。

這能進一步穩固摩根士丹利顧問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使他們能夠更快地幫助和服務更多的人。

而由OpenAI的創始人出走後新創立的另一家大模型巨型獨角獸Anthropic,就更是將企業級客戶作為他們的立身之本。

Lonely Planet是一家一流的旅遊媒體公司,他們的產品包括了800多本提供專業旅遊建議和指導的旅遊書籍,是全球旅遊愛好者最信任的工具。

在Anthropic的Claude 2模型的加持下,Lonelyplanet可以根據客戶偏好,在數碼平台上以各種方式重新包裝和個人化他們的內容,快速而準確地服務更多的顧客。

可以看到,只有能為使用者實際創造價值的模型,才能完成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有價值的產品」的商業化落地。

在這一點上,國內的文心大模型已經走在了商業化的最前端。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李彥宏曾在深圳2023西麗湖論壇上表示,自從8月31日開放以來,文心大模型的API呼叫量呈現了指數級的增長,

「國內有200多個大模型,上了這個榜單、進了那個排名,但其實呼叫量是很小的。文心大模型一家的呼叫量比這200多家大模型的呼叫量加起來還要多。」

如此之大的API呼叫,是大量國內企業級使用者用「腳」投票的結果。

2023年3月,百度智能雲推出「千帆大模型平台」,是全球首個一站式的企業級大模型平台。

自8月31日文心一言向全社會全面開放以來,在千帆大模型平台上,大模型API日呼叫量增長10倍。

目前千帆平台已累計服務超過4萬家企業使用者,累計幫助企業使用者精調近1萬個大模型。

生態建設是大模型發展繁榮的根基。

前面提到的文心大模型星河共創計劃,就是希望把豐富的大模型資源和產業生態資源進行連結,與廣大開發者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套用創新。

目前,星河社區歷奇於文心一言的創新套用已經超過4000個,覆蓋市場行銷、教育培訓、智能辦公等眾多場景。

而在如此之多的開發者和企業套用之中,已經孵化出了很多百萬級使用者量的套用。

這些套用把文心大模型的能力聚焦於一個個的商用場景,充分地滿足了企業使用者的需求,完成了從「技術」到「有價值產品」的商業化落地。

去年10月,蘇噠智能透過ERINE SDK研發推出了一款提供專業長文寫作能力的AI套用——「文思助手」,同時在文心一言外掛程式商城和飛槳星河社區上線。

目前,「文思助手」不僅實作了使用者人數破萬,而且在飛槳星河社區上,一個小時內token消耗便可達40萬,迅速成為套用「小爆款」。

據某金融投資機構介紹,「文思助手」可以讓原本三天的工作量,在短短兩三個小時即可完成,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其中,在行研報告撰寫階段,AI根據知識庫僅需五分鐘便可一鍵生成初稿。修訂階段,一小時內基本可以完成內容的校對、調整和補充,一鍵匯出即可分享給團隊。

作為全球手機銷量排名第二的品牌,三星也選擇了百度文心大模型加持的百度智能雲來服務中國市場。

在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加持下,Galaxy AI不僅可提供端側賦能的通話、轉譯功能,還給使用者帶來全新的智能摘要、排版等生成AI體驗。

其中最受矚目的「即圈即搜」功能,讓使用者只需在文字、圖片或影片上進行簡單的手勢操作,如畫圈、劃線等,即可立即獲得精準的搜尋結果。

與此同時,榮耀手機也將百度文心大模型的能力深度整合在了最新推出的Magic OS中。

在消費品行業之外,文心大模型對於工業和基礎設施供應商的加持也得到了企業使用者的認可。

百度與山東省港口集團將基於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平台,在港口日常管理、經營分析、生產執行、智慧辦公、物流服務等領域共同開展大模型港口實踐,並實作共同推廣套用,賦能港航領域上下遊產業鏈和生態企業。

李彥宏曾表示,如果大家都去訓練大模型,可能是一種資源浪費。

同理,如果大家都去做無法落地的套用,也是一種浪費。

我們真正需要的優質AI原生套用,需要能真正改變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地。

比如,在企業使用者的工作場景中、在學生學習生活中、在生產制造中等等,這些場景已經凸顯出來。

隨著在這些場景上提效、降本、為創作能力帶來新的可能,就會湧現出更多的機會。大家的想象力也會放飛起來。

2024大模型格局猜想

就像OpenAI一樣,只有坐擁巨量使用者規模、最前沿的模型效能,以及充分滿足企業客戶的能力,才能不斷叠代技術和產品,持續造血。

大模型越是落地套用,對基礎模型的技術能力要求越高,對開發者、企業的服務能力也要求越高,百度文心大模型也就越有優勢。

說到這裏,國內能有機會走到最後的是誰,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參考資料:

https://www.infoq.cn/minibook/0xhGee6fTUuzDNbj7FdU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1229/f48df58a018847888c0c00edbcff3aa8/c.html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it/2023-12-28/doc-imzzpyuc69596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