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高合被賈躍亭起訴,員工本周統一離職

2024-03-06推薦

顯然,高合汽車的風波,並不因吃瓜群眾註意力散去而停歇。

就在高合約阿維塔官方微博互動、引發無數「高合迎來轉機,或許被長安/阿維塔收編」的猜想之後,從大洋彼岸丟過來一個炸雷。

賈躍亭的法拉第Faraday Future向廣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對丁磊和華人運通/高合汽車等關聯公司提起訴訟。

另一邊,是高合員工維權群內,一片熱鍋上的螞蟻景象。

不少人表示,尚未收到離職批準,甚至連跳槽都成了難題。還有訊息指出,鹽城和上海兩地員工待遇不同,前者有當地政府兜底1、2月薪金和社保。

但最重要的資訊是,「這周統一辦理離職,等通知。」

或許,這出戲距離謝幕已經不遠。

來自老東家的炮轟

從行業到消費者,對高合的評價極為撕裂。

但如果要說誰的評價最低,恐怕是丁磊的老東家,賈躍亭的法拉第FF。

在訴狀中,法拉第FF指控華人運通侵犯與FF91相關的商業秘密,包括但不限於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售後等環節,屬於「不正當競爭」。

其實這只是法拉第FF對高合的正式宣戰,而此前已經有預兆。

就在高合停工停產後,法拉第未來FF前任資本副總裁王佳偉(被指為賈躍亭侄子)發了一條微博炮轟高合:小偷+騙子。並且轉載鈦媒體有關「丁磊得到FF91全套設計數據」的報道。

丁磊擔任過法拉第二把手,而離職後創辦高合,第一款車Hiphi X外形近似法拉第FF91。把這些串聯在一起,哪怕是並不知道內情的人士,也很容易作出這種聯想。

那麽,該如何看待高合與FF91之間的關聯?

以FF91和Hiphi X在車身外形、懸架結構方面的相似度去判斷,確實瓜田李下難以避嫌,因此無法從外部去排除高合采用FF91技術的可能。

但即便如此,以2017年正選的FF91來看,距今已經7年之久。當年雖然被李想稱贊過「中國人能拿出的最好電動車設計」,但顯然智能電動汽車的進步速度遠超過燃油車,7年足以叠代兩三個代際產品。

時至今日,高合產品已經形成譜系,衍生出Hiphi Z轎車、Hiphi A跑車、Hiphi Y中型SUV和AN1入門車。這些車型不僅僅是外在尺寸規格形成了差異,同時內部的變化更為顯著。

僅以智駕能力看,高合第一款車Hiphi X采用的是博世+安波福智駕方案,但是並沒有采用激光雷達,無法實作高階智駕。等到HiPhi Z和Y問世,傳感器陣容為13個網絡攝影機、5顆毫米波雷達、1個激光雷達,配合輝達Orin X芯片,和HiPhi X形成了代差。

這意味著如果要讓高階智駕達到理想水準,高合需要在車身電子電氣架構維度跨越一大步,才能更好地適配先進電子元件,達到更高的電氣一致性。

因此, 不能排除高合采用了法拉第FF91資料搭建機械平台的可能,但對智能電動汽車更為重要的電子電氣架構,則無法依托7年前的設計沿用下來。

「事實上,高合在底盤、車身、域控等方面都取得過相當不錯的研發成果。」高合研發部門人員這樣對汽車公社表示。

正如中國諸多自主車企,早年都離不開逆向開發或者所謂山寨,此後進行平台魔改,再到自主開發平台與電子電氣架構。 高合倘若的確挪用FF資料,那麽自然難逃法律的制裁,但也不可因此抹殺其在研發方面的努力。

三大直接原因,一個根本原因

高合在誕生之初頭頂多層光環:三地政府的國資背景、得天獨厚的政府資源、履歷光鮮的創始人、豪華且體系完整的創始團隊。

走到今天地步,復盤高合的變化軌跡,可以總結為三大直接原因,和一個根本原因。

首先是定位偏差。

高合在規格定位上,屬於「大規模批次生產的中國造車新勢力」裏檔次最高者,前兩款車Hiphi X和Z均為60~80萬元,堪與前途汽車K50匹敵,而後者產銷規模始終未有起色,無法和高合等量齊觀。

「以高打低」是造車新勢力的慣用手法,從特斯拉Roadster——Model S/X——Model 3/Y——未來的Model 2/Q路線可見一斑,先樹立品牌高度,再擴大產銷規模。

這種思路有其合理性,但僅適用於創業初期。第二步,則是汽車制造業不可或缺的拼刺刀——上規模。只有達成規模,才能攤薄成本、提高生產熟練度和質素水平。

對特斯拉來說,倘若不是2010年豐田入股的資金讓其低價盤下NUMMI工廠,則Model S不能將其帶入真正的規模量產階段,倘若不是2017年馬斯克帶著鋪蓋進生產線,拼命用帳篷生產線拉動千兆工廠生產,則Model 3不能將其帶入主流價格帶區間,也無法實作年產銷量達到六七位數,那麽特斯拉的成功也就無從談起。

這就關聯到第二個直接原因:節奏失誤。

高合第一款產品Hiphi X於 2019年7月亮相雛形, 2020年9月才在當年北京車展正式上市。那時,蔚來已經在EP9之外,推出了ES8、ES6、EC6三款產品,占據了BBA未及時轉型時的生態席位,逼得Hiphi X只能對標保時捷。

第二款產品Hiphi Z於 2021年11月正式亮相,2022年8月公布售價,而交付則是2023年的1月的事。

第三款產品Hiphi Y 於2023年4月在上海車展亮相,8月才開啟交付。

高合的上量車型Hiphi Y來得著實有些晚,而入門車AN1更是迄今未能量產。

為什麽會慢?這就關系到第三個直接原因:資金血液不暢,也關聯到下文的根本原因。

在今年年初,高合被曝拖欠供應商貨款,導致供應商合作破裂,內部訊息稱,入門車AN1專案因此而停滯。

在高合維權群裏,不少員工在埋怨青島方面,而作為股東之一,青島在高合人眼裏被視為排斥其他資金進入的原因之一。追根溯源,高合「缺血」的原因,在於缺乏自我造血能力與融資能力,創始人資金管理不善。

由於高合銷量數據不透明,因而不同平台公布的高合月銷數據都有出入。但零售數和上險數都顯示出,高合2023年銷量大約為7千多輛,顯而易見,賣車對高合的營收貢獻都是微乎其微。

創始人丁磊也的確沒有頭部新勢力創始人的融資能力,高合創立這6年來,累計只融到200多億資金,不如蔚來一年的虧損。

那麽根本原因,在於創始人丁磊和公司企業文化,太過「老汽車人」,這才導致了進度緩慢、認知無法跟上新階段。

從產品開發角度而言,丁磊對智能化缺少恰如其分的認知,起初重視車路協同而忽略車端智能,甚至丁磊和高管當初不知道激光雷達的作用,撥給智駕的研發工作人員數量和資金都比同儕低一個數量級。

一方面這使得高合產品除了車門之外,缺少炫酷功能和科技感,不利於後續銷量增長,另一方面,這也讓潛在的投資者無法看好高合的成長空間。

也正因為丁磊的保守和傳統,對資金來源構成了限制,並沒有對熱門資本敞開大門,限制了資金流來源。

趙寧是高合一位資歷較深的員工,他告訴汽車公社:「我們公司最主要的融資應該都來自青島城投,還有一些央企投資,比如中國人壽、中國人保應該都投了,還有上海交通銀行的信用貸款。」

誠然,丁磊的傳統老汽車人本色,奠定了高合汽車產品在質素、可靠性和底盤操控方面的過人之處,這也是如今高合車主還願意為之發聲的原因,但這一切在兵敗如山倒的大勢面前,都顯得獨木難支。

誰還需要高合?

隨著高合汽車員工「本周統一辦理離職」步調的推進,過去幾個月裏,各家車企也在紛紛瓜分高合團隊,從研發、銷售到其他部門均被瘋狂挖角。

「這種認可,也是一種黑色幽默。」頗有大戶家道中落的淒惶。

時間的推移,讓留下的高合員工越來越少,對潛在接盤方而言有正反雙重影響。一方面確實可以減少成本負擔,但另一方面,能接手的人才確實也在流失。

那麽,能讓高合「轉生」的救世主在哪裏?

從同源角度來說,上汽或許是一個選項,也被不少人投以猜想。但從上海和鹽城兩地對高合員工的不同態度看,恐怕上汽更多的心思還是放在自家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身上。

需要高合的車企,要麽自身缺少高端新能源品牌,要麽自身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需要高合的資產進行補充。

目前高端新能源品牌已經初有小成的車企,還有比亞迪騰勢、吉利極氪、長安阿維塔、東風嵐圖、廣汽昊鉑、北汽極狐等,尤其是前面四家銷量規模已經比較有聲色。而北汽、江淮也和華為鴻蒙智行在建設全新品牌,檔次甚至不亞於高合最前兩款車,因此它們對收購高合訴求不大。

隨著機甲龍歸於歐拉,或許長城會將歐拉品牌定位拔擢提升。一汽倒是對高端新勢力品牌有所訴求,紅旗品牌較為特殊,不可能代替完全市場化的新勢力,因而一汽曾經著手收購拜騰,但並未整合成功。

目前長安的接洽和阿維塔的互動,到底意味著雙方好事將近?還是客氣致意,無法攜手?從一些訊息渠道我們得知,阿維塔對高合的渠道、服務團隊存在興趣,有利於和華為系其他品牌形成區隔,畢竟在智能化方面已經趨同。

當維權群裏高合員工已經對「起死回生」不再抱期望,高合或許已經無從尋覓復蘇之路,那麽如果能夠「轉生」,未嘗不是一種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