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中華民族取得今天的成就,不能忘記這些「華人之光」

2024-06-02推薦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華僑華人的貢獻可以說數不勝數。」

「在中國的振興實業中,南洋華商不僅沒有缺席,甚至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國的崛起你必須面對它,‘華文之春’必將到來。」

今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中馬之間的傳統友情源遠流長。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上,【這就是中國】節目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了馬來西亞。在東方衛視5月27日播出的節目中,節目組走進馬來西亞拉曼理工大學,是1969年2月由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支持和創立的一所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拉曼理工大學中華研究院院長、孟子學院院長張曉威博士,一起將視角聚焦海外華人華僑,與大家分享馬來西亞華人華僑波瀾壯闊的奮鬥故事,以及他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不朽貢獻。

本期【這就是中國】影片截圖 影片地址

張維為:

【這就是中國】節目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了風光旖旎的馬來西亞,我們感到格外親切。我們節目的海外觀眾無數,很多都來自東南亞,特別是馬來西亞。

這幾天我們每天都遇到【這就是中國】節目的粉絲,遇到新老朋友,這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真好!

馬來西亞華人經常給我們的節目留言,一位叫TTY的觀眾這樣寫道:我是馬來西亞華人,我和在天上的父母一樣,都十分希望中國強大。一位叫Paulyi的觀眾這樣留言:我每一兩年都會帶著家人去中國旅行,願中國繁榮昌盛,成為超級強國!一位叫Jason Chng的觀眾說:不知怎麽看著看著,眼淚就流下來了。這些留言使我們深深感受到海外華人對祖籍國的真摯情感,他們深知中國一路走到今天是多麽不容易。

我不久前看到一個短影片,印尼當選總統普拉博沃在耶加逹迎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到來,印尼國賓樂隊高奏【歌唱祖國】,裏面有這樣的歌詞:「我們勤勞, 我們勇敢,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每唱到此,多少海內外華人都會熱淚盈眶。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海內外華人的是:中國已經實作了和平崛起,中國已經從一個一貧如洗的國家崛起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根據購買力平價,迄今已整整十年。今天的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國、最大的制造業國家,最大的貿易國。中國已經完全消除了絕對貧困,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高於美國兩歲,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中產階層和最大的消費市場,建立了強大的國防力量,已經走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前沿。

五年來,我們在【這就是中國】討論過各種話題,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還沒有機會探討,那就是海外華人;特別是馬來西亞華人,為中華民族獨立自由富強所做出的不朽貢獻。今天我們來到馬來西亞拉曼理工大學,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話題,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我首先想到了全球華人之光、馬來西亞著名僑領、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陳嘉庚先生。早在1913年,他就回到家鄉福建,先後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集美大學和廈門大學。

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雕像(圖片來源:網絡)

陳嘉庚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寶貴的貢獻。上世紀三十年代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到處演講號召僑胞們為全民抗戰出人、出力、出錢,先後為祖國捐出200多架戰機,1000多輛汽車。

在中國沿海口岸全被日軍封鎖後,陳嘉庚先生招募3200多名南洋華人機工,組成運輸車隊投入滇緬公路,這是當時中國抗戰僅存的陸上國際通道。這些愛國華僑抱著必死的信念,每天戰鬥在這條運輸通道上運送軍備物資和救援物資,其中1000多人為國殉難。

當時抗日戰爭救亡運動席卷海外華人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馬來西亞「馬華巡回劇團」深入到城鄉演出募捐,他們唱著這樣的歌,「你一毛錢,我一毛錢,涓涓滴滴積成江河變成怒濤……買子彈,買槍炮,趕走強盜,誓把中國保……」僅從1937年至1942年,南洋華僑以義捐、認購戰爭公債、僑匯等方式,共為祖國籌款超過當時的國幣54億元,大約占到當時全球華人捐款的1/3,使新馬地區真正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海外大後方」,為祖國源源不斷地輸送資金和物質資源。

1940年,陳嘉庚先生代表南洋華僑存取延安,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晚年他又積極支持新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毛澤東主席稱譽他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談到馬來西亞華人華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富強做出不朽貢獻的,還要提及兩個偉大的名字,一個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勛之一葉劍英元帥,另一個是中華民族不朽樂章【黃河大合唱】的作曲者、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他們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但多數國人並不知道,或者並不一定知道他們與馬來西亞的關系。

葉劍英在國內讀完中學之後跟著他的祖父,從廣東下南洋,在馬來西亞一所小學教國學,後來毅然投筆從戎,報考雲南講武堂,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先是追隨孫中山先生鬧革命,參與組建黃埔軍校,後來參與領導南昌起義,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他先後擔任過中國工農紅軍的總參謀長、八路軍的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參謀長,也是中國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拓荒者,後來又與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一起開啟了震撼世界的改革開放偉業。

冼星海也是7歲就隨母親從澳門到馬來西亞謀生,在新加坡念完了小學,他展現了極高的音樂天賦,後來又到廣州、北京、上海、巴黎等地學習和深造音樂,最終成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創作的【黃河大合唱】聲樂作品,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的史詩級樂章。「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歌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民族復興,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馬來西亞華人之光還有中國現代醫學的先驅、中國檢疫事業的創始人伍連德先生。清朝末年1910年10月,當時的清廷早已風雨飄搖,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場大瘟疫突然橫掃中國東北,死亡人數急劇上升。從英國劍橋大學獲得醫學博士的伍連德,正在擔任天津北洋陸軍軍醫學校的副校長。他當時年僅31歲,臨危受命,出任中國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只身一人奔赴抗疫前線。為了盡快判定疫情的內容,他親手實施了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確定在東北暴發的是鼠疫,隨即向朝廷提出一系列隔離措施、防疫方法,包括管制鐵路公路交通,以最快的速度阻止瘟疫蔓延。

醫學先驅伍連德博士

伍連德博士還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飛沫傳播,叫「肺鼠疫」這個概念,設計出一種簡單的雙層紗布口罩。這種「伍氏口罩」後來被整個國際社會接受。經過三個多月的奮鬥,疫情被成功撲滅。雖然疫情造成6萬多人死亡,但如果沒有伍連德博士的貢獻,恐怕死亡人數將是十倍甚至數十倍於此。時至今日,人們對伍連德當年的貢獻仍充滿敬意,至今世界各國還在沿用他開創的許多疫情防控措施。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華僑華人的貢獻可以說數不勝數。我這裏還要談談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先生的故事。

1973年,周恩來總理身患重病,毛澤東主席提議讓鄧小平重新主持工作。當時中國國內經濟形勢十分嚴峻,鄧小平考慮盡快推動經濟改善民生。中國政府透過香港華潤集團聯系「亞洲糖王」郭鶴年,他們如實告訴了郭先生國家現在缺糖缺外匯,希望以比較好的價格購買30萬噸白砂糖,30萬噸在那個時代屬於超大訂單,訊息傳出去會震動國際市場造成溢價。

郭先生感謝國家的信任,立即投入工作,幫助國家進行這樣一個買賣。他派人去巴西悄悄購貨,但自己卻去了瑞士日內瓦參加一個國際糖業會議,給人造成一種印象是巴西這個購糖與他沒有任何關系。與此同時,他又早就在倫敦、巴黎、紐約的期貨市場布局。後來巴西購糖合約簽訂後,白砂糖期貨價格應勢上漲,郭先生及時脫手盈利500萬美元,所以他不僅為國家以低價購得了30萬噸白砂糖,還為國家創收了500萬美元的外匯。中國當時的國家外匯儲備還是負數,所以這筆收入可謂彌足珍貴。

中國國內當時還在經歷「文化大革命」,這筆靈活的市場交易在中國內部遭到了批評。幸好當時與鄧小平同時復出的另一位中國領導人陳雲親自幹預,他做了一個批示說:「不研究資本主義,我們就要吃虧。不研究資本主義,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場中占有我們應有的地位。」

可以說這個案例為中國後來的改革開放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也預示著中國社會主義將走上一條與蘇聯社會主義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國要借鑒人類文明創造的一切成果,包括資本主義創造的有益成果,最終實作對資本主義的超越。

改革開放大幕拉開後,郭先生成為第一個到中國投資的馬來西亞企業家。在外部世界多數人還不看好中國的時候,郭先生公開表示 「我越聽人說中國落後,越覺得有朝一日中國會讓世界刮目相看。我必須助我的中國同胞一臂之力」。1984年,國家對外經貿部決定建設北京國貿中心,當時願意接手的美國和日本的財團都開出了苛刻條件。郭鶴年說,「不要讓外面人瞧不起我們,這個事情,應該我們中國人自己來做。」

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對上海市的領導說,現在我們談國際大都市,總是紐約、巴黎、倫敦,但21世紀的國際大都市一定是上海,我們在上海的投資就是要按這樣的要求去設計、去建設。郭先生在上海先後投資了嘉裏中心和香格裏拉大酒店等一系列優質大專案。他還積極投入幫助中國的許多公益事業。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專門會見了郭鶴年,贊賞他對中國現代化事業做出的貢獻。

回望改革開放的歷程,當年中國政府把第一批特區建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地,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吸引僑資。可以說海外華人為改革開放貢獻了第一桶金。他們不僅為中國帶來了資金,也帶來了技術、管理和人才。從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鋒孫中山先生到中國軍隊的優秀將領葉挺、葉飛等等;從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楊振寧、李政道等等到著名建築設計師貝聿銘、從著名的企業家霍英東、包玉剛等到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為民族復興做出傑出貢獻的華人華僑可謂群星燦爛,今天我們沒有時間一一道來,但我想起了習近平主席贊譽海外華僑時所說的一段話,他這樣說的:「華僑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心。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麽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

我還想起了鄧小平會見郭鶴年先生時所說的一段話,他是這樣說的:「大陸同胞、台灣、香港、澳門同胞,還有海外華僑,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要共同奮鬥,實作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讓我們一起為這個目標努力吧!

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些。謝謝大家!

張曉威:

大家好,剛才聽了張維為教授的分享,那接下來我再跟各位分享一下華人之光張弼士。

張弼士幼年家道貧寒,早年孑身下南洋。此後,張弼士近六十年的南洋經驗,不僅使他成為南洋荷屬東印度和英屬馬來亞地區富甲一方的著名華商,也讓他的生命歷程與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

自中國經歷英法聯軍入侵、甲午戰爭之後,在面對中華民族被列強帝國主義欺淩,以及祖國江山將被瓜分的危機下,為了挽救國勢,張弼士提出一系列的實業救國主張。由於張弼士本身擁有南洋經商致富的經驗,因而在提出自己的獨特觀點以後,就特別重視閩粵僑商的力量,廣泛動員僑商返國興辦實業。

在他引領之下,一批僑居南洋的華商,亦積極地返鄉投資。由此可見,在中國的振興實業當中,南洋的華商不僅沒有缺席,甚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張弼士博物館內景(圖片來源:網絡)

晚清時期的海外華商在回國投資興辦實業方面,一些較大的投資專案都集中在鐵路建設,例如潮汕鐵路、新寧鐵路,這些都是海外華商在這一時期集股投資創辦的,股本都在三百萬銀元以上。張弼士當年不僅受委托計劃籌辦多項鐵路的投資,甚至長期與他有合夥關系的張煜南、張鴻南兄弟,也是在他的影響、勸說之下,承辦了潮汕鐵路的興建。潮汕鐵路的建設,不僅被視為僑商投資祖國實業成功的典範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第一條民辦鐵路,以致名留青史。

1915年,著名的巴拿馬運河竣工,應美國總統韋遜的邀請,張弼士率領了中國實業考察團赴美考察,代表團成員包括鐵道、工礦、紡織等領域的官商頭面人物。趁著此行,張弼士一行人攜帶了中國的產品參加了在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這是中國首次派團亮相國際舞台,讓中國的產品有機會在萬國博覽會上名揚海外。

張弼士所提出的實業救國主張,皆有其獨特的一面,甚至與張氏的親身經歷脫離不了關系。其一,由於張弼士本身是僑居海外的華商,更能清楚掌握與了解南洋華商的情況,這對他提出重視閩粵僑商力量的相關主張,以及拉攏該批僑商回國投資等等,不無影響;其二,張弼士的發跡始於國外,尤其在南洋的荷屬東印度和英屬馬來亞地區皆有置產,這不僅使他與西方的經營管理者有著更透徹的接觸,甚至讓他更了解到西方經營管理經驗的重要性。因此,為了兼顧傳統和配合中國的國情需要,張氏亦根據本身的經驗與實業特點,制定一套自己的經營管理模式和措施。

由此來看,張弼士雖然是南洋華人,卻充滿了與生俱來的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情懷,他的表現可說是早年就連線著馬中兩國的相通,稱之為華人之光,當之無愧。

我的分享就到此,謝謝!

【圓桌討論】

主持人: 感謝嘉賓的演講,現在我們進入現場對話環節。一起參加對話的還有來自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的理事長許慶琦教授,歡迎!

剛才各位嘉賓在演講中講述了馬來西亞華人那麽多令人感動的事跡,讓大家記住了那麽多光輝的名字,但大家可能會很好奇,為什麽在漫長的歷史當中,有許許多多中國人會漂洋過海來到這片土地,能不能給我們做一個歷史的科普。

張曉威: 說到馬來西亞華人,如果從歷史記載來看,其實在漢代已經有這樣的記錄了,但當時只是一些商賈或是一些旅遊的人,這是比較早期的一些人物。之後,比如隋唐也有一些這樣的記載。等到能夠看到比較大批的華人記載,應該是鄭和下西洋以後才比較多。但是因為明朝其實還是實行海禁,所以也並不是那麽大量;真正大量的華人從中國移居或者到這片土地的話,應該是在英法聯軍入侵之後,因為在此期間簽訂了【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裏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中國正式允許國人出國,以前出國是被視為「天朝的棄民」,所以在之前是沒有受到照顧的。但【北京條約】簽訂以後,有了很大改變。一來是因為殖民者需要大批勞工來幫助他們開拓、發展殖民地,所以就從中國引入了這批勞工,但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出不能回,你回去還是犯法的。要等到1893年以後,海禁正式解開,海外的這些華人才能夠可以出國,也可以自由地回到國內,所以是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

主持人: 所以華人文化是一個非常漫長的發展、壯大過程。張老師,您剛才在演講當中說了那麽多光輝的名字,很多段落我聽得眼眶裏會有淚,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聽過一首歌,現在我都可以一個字不錯地把它唱出來,那首歌叫【我愛你中國】,我後來知道這是一部電影的插曲,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海外赤子】,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南洋華僑的故事,他們如何心向祖國,願意為中國的發展來貢獻自己的所有。

張維為: 實際上我們如果把眼光再放得大一點的話,就是西方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和世界財富從東方轉移到西方有關。你提的這段時間就是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整個這個近代史上,出現了一次巨大的財富的轉移,主要從中國轉到歐洲,轉到北美,也就是鴉片貿易以及鴉片戰爭後大量賠款。

你看英國、法國這些國家,他們現在很多最好的建築都是19世紀中葉興建起來的,這筆財富使他們取得了重要的資本,發展起來了,這也包括美國東海岸,如波士頓一帶的崛起,他們第一桶金的相當一部份來自中國,我覺得這是一個大背景,我們一定要了解。

那個時候背井離鄉的,不光是到東南亞,還有到美國修鐵路的華工,這些都發生在這個時期,這是對中國和中國人的再一次超級剝削,西方獲得了大量利潤,這個背景我們一定要了解。海外華人,正因為他們歷史上受過這麽多的欺辱,不得不背井離鄉,所以他們對祖籍國的感情特別強烈,真的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和祖籍國是心連心的,所以才有這麽多感人的故事,這是大的背景。

在美國修築鐵路的華工

主持人: 那麽多華人來到這裏生活,很多時候跟艱辛求生是伴隨在一起的,但是華人在這裏生根、奮鬥、繁衍,寫出了非常精彩的故事,這個是我們現在關註馬來西亞華人非常重要的一個點。許教授,為什麽馬來西亞華人會在那麽多海外華人當中顯得那麽的獨特?

許慶琦: 我覺得有幾個因素。第一,民族性;華人的民族性,跟其他民族有點不一樣,海外華人對民族的感情比較多,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中國非常貧窮,積弱積貧,大批福建、廣東、廣西的華人就往南走。

第二,當時的殖民地,開發錫礦,樹膠,要大批勞工,所以不少當時是「賣豬崽」過來馬來西亞的。第三,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的時候,馬來西亞的華人人口跟其他種族差不多一半,47%。第四,跟這些新馬華人僑領的活動有關,比如陳嘉庚,在國內的宣傳,大家都認識,所以大家比較了解馬來西亞,大概是這個樣子吧。

【問答環節】

觀眾: 我的問題是想提給張教授。1953年那一年,我離開中國到馬來西亞來,跟我父親團圓。40年以後,有一個台灣的作家叫瓊瑤,她回去湖南,我那一年第一次回去我的故鄉福建,所以感受特別深。她回去以後寫了一本書,裏面有句話影響我一生,她說中國人——她講的中國人不只是國籍,包括文化上,她說中國人就是這樣,不論是隔著山,隔著海,血管裏面一定永遠奔流著一條黃河、一條長江。這句話深深地打動我。

我是在中國念完小學五年級,在馬來西亞念完初中,然後到英國讀土木工程,我是一個土木工程師,對中國文化話題平常沒有探討,但是聽了瓊瑤這句話,我就說中國文化這麽偉大嗎?我就把工余時間投身到中國文化研究,第一次開啟【紅樓夢】,也因為對【紅樓夢】的研究我認識了陳廣才先生,他對我研究【紅樓夢】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資料。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投身到一個獨立初中裏面,做了23年的副董事長,到去年81歲我退休。

現在我的問題是,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能夠存到今天,是因為我們600萬華人200多年一直堅持文化主體中民族主體性的堅持,但是我們面對的有馬來西亞極端的種族主義跟宗教主義,一直想消滅華文。張教授你曾經很成功地預測了「阿拉伯之春」變成「阿拉伯之冬」,也成功預測了福山的「歷史終結論」的結束,那麽我們面前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所處的環境,馬來西亞的「華教之春」會越來越強大,變成「華教之夏」,還是會在壓力下變成「華教之冬」?謝謝。

張維為: 好,我昨天專門去馬來亞大學參觀了陳廣才先生的整個【紅樓夢】工程,非常了不起,非常佩服。特別是把【紅樓夢】透過十年的努力轉譯成了馬來文,我可以想象這個轉譯是多麽艱難,它會豐富馬來語的很多詞匯,許多挑戰是難以想象的,比方最簡單的,很多人名怎麽轉譯,如甄士隱,你是拼音翻法,還是翻它的意思呢?

我只是舉一個例子,這後面就說出我們的華文教育、華文研究者在馬來西亞做了多麽大的投入,才取得今天的成績。

第二,回答您的問題,首先我非常感謝您,您對我的觀點如數家珍,非常感謝。我真的覺得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華文華教一定會向上走,而且變得更好。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中國,就是我們華人的祖籍國已經不一樣了,現在世界對中文的需求飛速增長,你看在俄羅斯中文幾乎成為第一外語了,人民幣也成了第一外匯。我們前段時間去歐洲也是這個感覺,學習中文的人越來越多,盡管有一些人對中文、對中國文化有抵制,但總體上我覺得不會成為主流。再加上馬來西亞已經有這麽好的基礎,有這麽多優秀的、充滿智慧的智者,我們一定要跟這些不友好的勢力鬥智鬥勇,發揮我們的「亞洲智慧」、「中國智慧」,我想各種問題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如果需要的話,我們也會積極努力幫助。

主持人: 馬來西亞的華人應該覺得很驕傲,未來的世界的趨勢對華文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而在這個需求裏頭,馬來西亞就已經走在前面了。我們有首古詩叫「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大家會擔憂的、會阻礙我們發展的力量,最後都會「畢竟東流去」。

許慶琦: 張老師很準確地預測到「阿拉伯之春」變成「阿拉伯之冬」,我借你的話,「華文之春」必將到來,因為中國的崛起你必須面對它,現在阿拉伯國家全部在教中文。

我也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對華(文)教(育)我們要采取比較開放、包容的態度,我們歡迎更多的非華人來華小讀書,我們一定要有這種胸懷。習近平主席常常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這種概念,站在人類的高點,來推廣漢語、華文。這是我的看法,我們不必怕,「華文之春」一定會到來。

主持人: 對,一定會蓬勃到「華文之夏」。非常感謝提問的這位工程師老師,您剛才說您已經年過八旬了嗎?

觀眾: 82了。

張維為: 看不出。

主持人: 一點看不出,我們掌聲送給他。我一直說思想者永遠是年輕,我覺得在您身上就完全可以看到這一點,真的非常非常年輕,再次感謝您。

觀眾: 三位老師好,中國在明朝時期的航海技術曾經領先於西方,可後來為何又實施海禁,並且停止對外探索,然後斷絕與海外華人的聯系?其中的利害關系跟正負面影響是什麽?

張曉威: 明清時期,中國的政策應該是海禁為主。雖然明朝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事實上這是屬於官方的活動。自宋元以來,從宋到元朝是對外比較開放的,尤其是海洋貿易非常發達,但到明代的時候,朱元璋登基以後,就下了一個禁令,「片板不得下海」,完全不讓百姓出海。

我想這跟當時的政治問題有關,因為有一些遺留下來的元朝勢力,他是想把這個海岸線給封鎖起來,就下了這樣的一道命令,這是其一。

其二,可以看得出來,從傳統中國的統治或控制來看,明清兩朝的政治應該是專制程度更高。這背後當然有統治者的考量,一是在經濟上,它可以很好地能夠控制人口、土地之間的關系,這與賦稅、錢糧之間有關聯性。二是,比較便於控制人民的生活居留。

清代是沿著明代的路子走,所以造成了我們看到的在明清有一種錯過了跟海外,尤其是歐洲的一次很好的交流對話,到晚清的時候,當人家來到中國門口,還是一個陌生人,這是一個比較負面的影響。

觀眾: 主持人好,各位嘉賓好。據我所知,清朝時期中國政府就開始以「華僑」稱代海外華人,並從政經文教等各方面極力爭取華僑對祖籍國的支持,我想請各位老師談談,中國政府在不同時期對相關政策的政治考量與具體執行上的變化?

張曉威: 剛才那位同學提的問題,關鍵詞是「華僑」,按照研究應該是清末的時候才出現這樣的詞,由此來看,其實清朝前期、中期的政策,對這種移居到海外的人是不管的,甚至我剛才提到是被稱為「天朝的棄民」。

但到後來為什麽會有華僑出現?「僑」就表示我認定你在外僑居,就是說我認同你、我承認你,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改變?那就是我剛才稍微提到的,在英法聯軍入侵以後,因為中國國內有需要,比如在經濟上需要一些援助,而這種外資——當時就是僑資,可以回來幫助。這個改變讓中國,尤其是清朝末年開始認可海外的華僑華人,原來這批人對祖國是有很大幫忙的。

在這個過程中,就開始有所謂的清廷領事館這些機構的設立。中國第一個駐外領事館設在哪?新加坡,1877年,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駐外單位。

主持人: 今天在拉曼理工大學和大家的這場對話,一起了解了馬來西亞華人這樣一個獨特的、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著拳拳心意但又極具活力的群體,讓大家看到了他們對馬來西亞、對中國的建設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