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買到運損車只能「食死貓」?

2024-03-16推薦

運損車不應成為「灰色地帶」 應寫進買賣合約(副題)

「前幾天去做保養,一位師傅告知我車子的後翼子板漆面有點異樣,用儀器測了下發現修過,不是原廠漆。我去找賣車的車商溝通好幾回,對方支支吾吾,車輛運輸到店後卸車時擦傷過,他們私下進行了修復。」2月底,東莞一位消費者賴先生聯系到記者投訴。「這種情況我是可以向對方索賠的吧?但對方以車已賣出,我無實際證據為由,拒絕賠償。」記者從業內人士獲悉,賴先生買到的這類「新車」,其實就是「運損車」。運損車與事故車、庫存車等在新車銷售前是較為常見的問題車。不過,運損車暫時存在法律空白,銷售也無明文約束,消費者若在不知情情況下買到,大多只能被迫「食死貓」。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莉

遭遇:

買到運損「新車」

消費者被欺瞞車況「食死貓」

上周,記者跟隨賴先生前往其購買車輛的東莞華X汽貿公司「討說法」。一位自稱是銷售主管的黎經理接待了我們。溝通中,對方態度強硬,稱賴先生已經將車提走並使用了兩個月,公司並不能對其車輛的問題進行負責。即使賴先生拿出與銷售人員的對話和照片求證,黎經理依然表示:「交車前發現問題我們可以負責,現在沒有實際證據說明是‘運損車’。而且對接的銷售人員已經離職,他說的話不能作為換車或賠償的依據。」

記者從業內多方了解獲悉,賴先生懷疑購買到的「運損車」,在業內很常見。運損車指的是在新車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損傷,如油漆刮傷、保險杠撞破,甚至是因車禍導致嚴重損傷等。這些車輛雖然受損,但不影響使用的話,一般會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銷售,並享受廠商的質保。但總會有不良商家將「運損車」當作新車賣。

「一般運損車極少出現在品牌授權的4S店中售賣,因為一旦發現索賠,影響品牌形象,但也不排除個別車商欺瞞消費者。因為如果事故不是特別嚴重,有的車商會想盡辦法隱瞞,畢竟打折賣肯定不如原價賣賺錢。而且把車交給客戶,車輛出店就概不負責。」資深二手車鑒定評估師陳銘昆告訴記者。他還建議賴先生,「應對車輛進行一次徹底檢測,看是否仍有其他‘暗傷’。如果有的話可以走法律程式索賠,如果只是輕微剮蹭,且無有效證據的話,那賴先生只能吃這個‘暗虧’了。」

調查:

「運損車」其實很吃香?

小心它只是事故車的「擋箭牌」

當前市面上的運損車,大多在修復後會透過內購等途徑消化解決,也有部份會在索賠後,讓保險公司、物流公司或二級代理車商便宜處理。這些車源有的會在一些綜合展廳線下直接售賣,也有的會線上上交易平台銷售流向市場。

記者發現,沒有「傷筋動骨」的運損汽車很吃香。在閑魚等平台,記者搜尋「運損車」,顯示出來的商品有數千個,來自全國各地,而且車源品種豐富。如一台號稱「運損車」的寶馬5系「準新車」,閑魚賣家掛出了56萬的「低價」,而同款新車市場包牌在68萬~79萬元。

雖然看起來很「香」,對於這些運損車,有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一定要「懂行」才能下手購買。否則到手的是偽裝成「運損車」、實際損壞更嚴重的問題車。

「運損車大部份是具有質保的新車,價格又便宜,能買到還是很好的。」陳銘昆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有一台指導價90萬元的威爾法皇冠雙擎車型,聲稱在運輸途中車尾保險杠處遇到小剮蹭,為了快速處理這台車,銷售人員公開車況,並給予承諾,雖然提出要「加價11萬元」,還是引發多人瘋搶。因為同款新車加價20~30萬元。但後來車主去車管所上牌卻被告知這輛汽車之前有退辦記錄,原來該車的上一任客戶發現該車發生過事故,擦傷嚴重,最後選擇了退車,沒有走完上牌流程。「這種情況下,肯定會影響二次買賣的價格,簡單來說,車價甚至可以再減去一兩萬元。」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運損汽車「水很深」,別說普通的消費者,即使是汽車從業人員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現車輛是否為運損,或者鑒別車輛的真實運損程度。在沒有優質渠道的前提下,不建議普通使用者選擇運損汽車。

運損車能不能買?

行家建議:確定是「小運損」車輛 可酌情購買

「運輸一百台車輛,裏面約有1~2台會有各種剮蹭劃痕。運損車輛的概率在1%左右。」專做商品車運輸生意的湖北東昌托運物流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運損車」分為兩種,如火燒、水泡、嚴重肇事等「大運損」車輛,一般直接走保險,全車索賠處理,不對市場銷售。市場最常見的是「小運損」車輛,即擦碰、剮蹭外表損傷等,不影響車輛使用,占比比較高。

據悉,大部份運損車輛的損壞程度很低,多為車身覆蓋件(俗稱車輛鋼板或鐵皮)的損壞。「據我們所知,車商會走保險賠付維修費用後,進行車輛修復,在告知客戶的前提下,簽署特殊商品車協定,進入市場進行銷售。」

「如果是運輸途中造成了2cm左右的小劃痕,涉及到了重新噴漆,修復後流向市場一般可多優惠2000元,若是5cm以上甚至更多的損傷,那麽會給出5000以上甚至上萬元的優惠。」一位國產品牌代理車商告訴記者,這是業內運損車買賣的基本行情。有的車,車燈、保險杠等更換過,算比較大的損傷,那麽肯定會比較容易影響其殘值,賣出去也會被大大壓價。「如果傷到底盤、傳動機構、發動機三大件,或者是A、B、C柱位置,價格再低也不推薦買。」

他建議,如果遇到車商坦言是「運損車」,建議消費者讓銷售人員出示原始損傷的照片,自行判斷是否購買。

「驗車」Tips:

1.檢查外觀。別著急上車,先繞著車轉幾圈,看漆面是否完整,有沒有劃痕,漆的顏色是否一致。尤其要特別註意車門靠近底盤邊緣。有條件的話,最好用檢測儀測一下車漆厚度。

2.檢查發動機。開啟發動機蓋,看內部是否有異常,比如檢查各種液體等。啟動後,聽發動機的聲音,試一下車內各個功能是否正常,試一下空調制冷功能,大燈、雨刮器、音響等電子器材。

3.檢查車胎。是否與品牌宣傳一致,一般新車因為跑得少,輪胎都帶有毛刺感。

4.帶上行家。如果有熟人特別熟悉汽車,提新車時帶上他,會放心許多。

律師說法:

廣州信德律師事務所的方強律師告訴記者,車輛在車企生產落地後,在發往各地銷售網點的運輸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同程度損壞的車輛,維修後車輛會有一定程度的貶值。但目前對運損車的界定並沒有法規可循。消費者在購買新車過程中,若有證據發現汽車銷售隱瞞了車損情況,可進行以下三步:首先需要認定車輛屬於運損車等問題車;其次,向車輛的銷售企業索賠;如果協商不成可以透過訴訟的方式維權。他建議,消費者保留好購買合約等資料,以及溝透過程中的錄音錄像等作為證據。按照汽車「三包」規定,買到問題車,消費者可要求商家「退一賠三」。

業內觀察:

運損車應被「擺上台面」

運損車有風險,買車要留心眼。記者調查了解發現,運損車其實當前在市場上占比並不小。當前大多也依賴車商「誠信」來約束交易。值得註意的是,泡水車、事故車等如今已經被白紙黑字寫進購車合約中,並且在汽車「三包」中,對事故車也有相關「三包」規定。 「運損車不應成為新車交易中的‘灰色地帶’。」方強律師認為,如果運損車,可以如事故車、泡水車一樣,寫入相關買賣合約、進入相關法規,那麽必然可以減少交易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