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鬥轉星移說夏至(新語)

2024-06-21推薦

劉曉峰

到了夏至,就進入了盛夏。夏至時節,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此時陽氣達到極致,萬物壯大繁茂。

古人雲:「日月之行,四時皆有常法。」農耕生活讓中國人認識到萬物生長靠太陽,因此很早就懂得利用日影變化開展觀測活動。古人測量日影的工具是土圭,也稱圭表,由圭、表兩部份組成。平放在石座上的尺為圭,直立在圭上南北兩端的標桿為表。考古證明,位於山西省襄汾縣的陶寺遺址已經有了依靠圭表觀測太陽的方法。【書·堯典】載:「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這裏的「日永」,就是夏至。竺可楨以實測的角度考證出這是殷末周初之天象,說明至少在殷末周初古人就認識到了夏至。

夏至在中國人的時間觀念中地位很重要。在二十四節氣的整體結構中,冬至和夏至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節點。在古人眼中,夏至後是一個陰氣由弱而強、陽氣由強而弱的過程,冬至後是一個陽氣由弱而強、陰氣由強而弱的過程。

在古代,和冬至祭天一樣,夏至祭地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周禮】載:「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以禬國之兇荒,民之劄喪。」意思是說夏至祭地神,祈求國家無饑荒,百姓無瘟疫。

夏至還有很多有趣的風俗。和冬至數九一樣,夏至也有數夏九九的習俗。夏九九有很多版本。明代謝肇淛【五雜俎】就記載了一首關於「夏至後九九氣候」的諺語:「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水如沐浴;五九四十五,頭戴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階前鳴促織。」

另外,中國人的節日節氣不少與吃有關。夏至也不例外。在古代,夏至的節食有粽子、梟羹、薤蒸龜等。而現在,夏至最重要的節食是夏至面。夏至正處於「苦夏」,天氣炎熱,食尚清涼,面也最宜涼面。「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從夏至開始,白天越來越短,夜晚越來越長。鬥轉星移,不知不覺間,時節將從萬物生長的炎夏,悄然指向萬物斂藏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