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被AED救下的他出院了

2024-09-15推薦

近日,一名中年男子在地鐵2號線上突然暈倒,120急救排程員遠端指導軌交工作人員,上演了一場「生死救援」。經過醫護人員的悉心救治,患者鐘先生已於9月13日順利出院。

「謝謝你們抓緊每一秒,一棒接著一棒救回我弟弟,謝謝蘇州這座溫暖有愛的城市!」鐘先生的姐姐、從外地趕來的鐘女士將多面錦旗,分別送到了蘇州市立醫院白塔院區重癥醫學科、地鐵2號線桐涇公園站、蘇州市中醫醫院急救站以及蘇州市120指揮排程中心,實作了近期最大的心願。「之前因為照顧弟弟走不開,現在他要出院了,很想和每一位救了弟弟的人見一面,當面表達感謝。」

半個月前,鐘女士的弟弟在地鐵上突發心臟驟停,命懸一線,正是地鐵工作人員、120排程員以及醫護團隊環環相扣上演「生死救援」,為鐘先生跑贏「死神」。經過治療,鐘先生從重癥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如今即將出院。

沒有人掉鏈子!

環環相扣守護「生命鏈」

8月28日下午1點半左右,蘇州市120指揮排程中心排程員王英菲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表示在地鐵2號線列車上,有位40多歲的乘客暈倒後被熱心乘客擡下列車,目前患者在桐涇公園站。

王英菲立刻派出救護車,同時透過一系列標準詢問,判斷患者情況,了解目前正在進行的急救措施,得知軌交工作人員已經取來了AED。「因為目前蘇州地鐵裏已經實作了AED全覆蓋,他們的反應也十分迅速,我就建議他們在進行心肺復蘇之後要使用AED除顫。」

當2號線桐涇公園站值班站長周傑帶著AED飛奔到月台時,多位工作人員已經在接力進行心肺復蘇。周傑此前接受過急救培訓,加上120排程員的遠端指導,他冷靜地使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

一邊是軌交工作人員接力心肺復蘇和AED除顫,另一邊是救護車迅速出車並在8分鐘抵達現場,醫護人員接手繼續進行救治,開通靜脈、靜推腎上腺素,使得患者在轉移到救護車上時已經恢復自主心跳。

患者隨即被送往蘇州市中醫醫院重癥監護室(ICU)進行救治,考慮到患者病情危重,醫院很快組織了全市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並將患者轉院至蘇州市立醫院白塔院區,接受進一步治療。

「當天晚上我們接到120的電話。安排緊急會診。當時病人出現白肺,氧合指數急劇惡化,脈氧飽和度遠低於正常水平,表現為多臟器衰竭。轉到我院後,我們馬上對他進行了CT檢查和超聲檢查,並調整氣管插管。使用了ECMO進行血液凈化治療,進行加強器官功能支持治療等,患者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蘇州市立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劉軍介紹,經過大半個月的治療,目前患者鐘先生已無大礙,今天就可以出院。

「網約式」急救

打造華東地區首個「黃金四分鐘」醫療救援圈

鐘先生的姐姐表示,這一次弟弟被救回來,自己才知道「黃金四分鐘」的概念。「黃金4分鐘,這些好心人一秒鐘都沒有浪費!」

所謂「黃金四分鐘」,是指心臟驟停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4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為推進醫療應急重點城市建設,蘇州市衛生健康委協同騰訊公司、市慈善總會、市紅十字會聯合實施公民急救能力提升工程,著力打造公益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器材+急救誌願者體系+應急救援排程系統的公共應急模式,探索打造華東地區首個「黃金四分鐘」醫療救援圈。

同時,蘇州進一步織牢「救治體系一張網」,以迅捷反應、精準排程、科學救治為核心,建立應急管理、統一排程、高效運轉、集中專家、多科聯動、協同救治的新模式,跑好「生命接力」的每一棒。

在「生命接力」第一棒,以大數據賦能社會救護,壓縮「空窗期」。

透過實施公民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實作蘇州軌域交通AED全覆蓋。同時蘇州市急救中心持續開展急救培訓,目前完成誌願者培訓近4萬人,預計今年完成7萬名誌願者培訓,屆時市民進行緊急呼救時,1公裏內都能有誌願者響應。

在此基礎上,依托騰訊企鵝急救助手的產品技術能力,蘇州將公民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內的AED和急救誌願者納入120排程中心統一指揮,上線影片呼救、短訊雙向定位、誌願者排程等功能——共創「網約式」急救模式。如今,蘇州市民能夠接受120排程員的影片通話指導,該功能上線後,類似的心肺復蘇患者成功救治案例已有16位元。

今年7月,蘇州還首創急救「醫療顧問席」,醫院專家到急救中心現場辦公,給予第一目擊者和救護車內醫務人員更專業的影片遠端專業指導。

在「生命接力」第二棒,以智能化提速院前急救,實作「上車即入院」。

依托智慧急救平台,如今蘇州形成「急救資源排程一張圖」,120排程員按照「就急、就近、就能力」的原則智能快速分配急救資源,危重癥者和重點人群得到更高級別的響應。

同時,蘇州智慧急救平台已接入107個急救分站,對308輛急救車進行數碼化改造,並配備呼吸機、監護儀、除顫儀等器材,使之成為「移動ICU」。

隨車醫護人員可即時調閱患者健康檔案、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開展心肺復蘇、氣管插管等救治措施,實作「邊走邊看,對癥救治」。

此外,蘇州市急救中心還協同公安交警部門建立應急救援機制,可以發送救護車行車軌跡至交警部門,保障救護車快速通行,縮短轉運時間。

在「生命接力」第三棒,以一體化統籌院內救治,實作多學科聯動。

目前全市所有救護車實作「上車即入院」,車上醫護人員可以將患者生命體征、行車軌跡及預計到達時間推播到接診醫院,醫院做好救治準備,提前排程院內多學科救治力量。

院內專家可遠端調閱急救車上患者影片、體征監護和病史資訊,透過平台全程指導途中救治,實作院前院內救治一體化。

與此同時,全市搭建了一體化聯合救治平台,建立省市聯動緊急救治專家庫,在重特大事故或緊急救援危重傷病員時,立即抽調省市級專家成立救治小組,赴接診醫院進行聯合救治。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蘇州還將實施公民急救能力提升工程二期,進一步健全醫療應急社會動員機制,探索透過數碼化平台,實作AED安裝資訊與蘇州市120資訊系統聯通並對外展示,同時在配備AED器材的場所,部署呼救二維碼。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透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