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海外華人的後代對中國有感情嗎?

2020-04-18推薦

肯雅女孩自稱是「鄭和水手後裔」,來華免費留學7年

同時他們還向大使館來的人展示了當地一些陶器,確實也是中國的制陶工藝,圖案則充滿了當地的文化特色。

種種跡象證明,這裏似乎的確有過中國人生活的跡象,這一發現,當時在世界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座小島吸引了各種歷史考察團,前來研究,後面甚至有電視台的人來訪,為了拍攝一部相當有意義的片子。

然後發現附近的海底,居然打撈出來不少明代的中國器皿。

沙裏夫的母親手中也有一個類似的瓷碗,據說是祖傳下來的。

小小的瓷碗邊角四處都有缺口,底部更是印有「大明宣德」字樣。

這個小瓷碗,承載著沙裏夫一家的文化信仰,他們始終相信它是自己身份的象征。

也將他們對中國的美好幻想和向往寄托在上面。

即使當年的水手們相繼離世,後人們卻始終未曾遺忘自己的根源,有一部份來自中國。

沙裏夫最大的願望,也是能夠去一次中國。

在中國大使館來考察之後,便一直記掛著她的心願。

不久後中國大使郭崇向沙裏夫傳來喜訊,為她爭取到了一個去中國留學的機會。

這個在島上「異類」般存在的姑娘,迎來了生命的曙光,她的堅持終於看見了希望。

2005年7月,在中國大使館的幫助下,沙裏夫終於如願以償,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她先是去到上海,走了一下祖先們走過的路,看著高樓林立的繁華城市,她激動落淚。

隨後受邀參加了【鄭和下西洋】紀錄片的首映儀式,她給大家獻上了一首肯雅歌曲,以表心意。

後來沙裏夫還見到了南京副市長,對方親手為她披上紗巾,此後的采訪中她都會披上那條紗巾合照。

9月她正式開學,以留學生的身份在中國生活,2年漢語,5年學醫,她在這裏足足待了7年。

沙裏夫選擇了學習中醫,即便那些中藥名很難念也不好記,她還是堅持了下來。

因為自己的祖先就曾經用中醫在當地救治了很多人,自己也想學會這個醫術,回去為其他人服務。

聰明優秀的沙裏夫不僅讀完了中醫的研究生課程,甚至在中國念了博士,選的婦產科方向。

結束學業後,沙裏夫回到來時的帕泰島上,以醫生的身份幫助島民,救死扶傷。

中國與肯雅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便建立了外交關系,有了這一層歷史淵源後,直接援助了帕泰島,為島上的居民修建了許多基礎設施。

即便是幾百年前散落的中國後裔,國家也不會放棄他們,想盡辦法幫他們尋根,完成回國的願望。

大概就是中國傳統的「血濃於水」吧。

只要身上流著中華血脈,就是中華兒女。

而中華兒女,永遠可以相信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