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遼寧閭山遊記,火車頭、石頭公園、南天門野線穿越,石景鬼斧神工

2024-04-19旅遊

醫巫閭山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是東北名山。閭山屬陰山山系松嶺山脈,自東北向西南走向,縱長45公裏,橫寬14公裏,總面積630平方公裏,海拔一般在200-800米,主峰望海峰高867米。閭山廣大的面積,不高的海拔,再加 閭山以石景為基礎,峰巒為依托,山形奇特 ,成為了驢友喜愛的攀爬遊玩之處。

另外,閭山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舜繼位後把全國設為十二州,每州封一山,為州之鎮山,即祭祖之地,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到周時又封閭山、北鎮為五嶽五鎮之一。

4月13日,我們遼陽「7080那些年戶外」群組織攀爬閭山野線——火車頭穿越南天門路線,計劃行程10公裏,用時6-7小時。

當日我們一行38人,早5點半上車,9點半到達登山口,車停在了村路邊。剛走幾步,我看到路邊有塊石碑,上刻「華山子」,是華山子村的界碑。

火車頭山

我們在的位置是閭山的西南山麓,擡眼就能望到火車頭山。山上有一巨石,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它的正面,像個帶把的大蘋果 。山腳下粉紅色的杏花正在盛開。這些美景,讓我們一下忘掉了4個小時車程的疲勞,都歡欣鼓舞起來。

火車頭山,正面看像帶把的蘋果

火車頭山下打卡

火車頭山是我們今天要爬的第一座山。我們繞到它的側面,從這一面看,一橫臥的圓柱形巨石,上立一如煙筒的方形石,看起來像極了內燃機車的車頭,人們稱它為火車頭,此山也因此得名。

火車頭山

爬上火車頭頂並不容易,我快到山頂時有個位置是隊友用繩把我拉上去的。火車頭上非常平整,但今天風大,火車頭上無遮無擋,風更大。隊友們紛紛與「大煙筒」合影打卡,然後迅速撤離。

火車頭上打卡

火車頭打卡

石頭公園

過火車頭不遠,領隊指著一塊石頭告訴我,此石有名,曰「骷髏心 」。我仔細端詳,還真是,花崗巖石上被大自然的神力鏤刻出了一個「心」型。心是柔軟的,石頭是堅硬的,它們的組合被驢友稱為了「骷髏心」。

骷髏心

骷髏心

從這,我們開始強烈感受到此區域石頭公園的樂趣,一路上欣賞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態各異的巖石上分布著各種各樣的、深淺不一的、大大小小的坑穴,有的能描述出形象,如貓爪石、雙獅石 等,但大部份叫不出名字。

貓爪石

貓爪石

孔洞像一個個佛龕

看著像兩個正在親吻的海獅

卷石

這塊石頭滄桑感十足,讓我聯想到傾倒的圓明園

雙獅石,像一對溫情脈脈的情侶海獅

這塊石頭有人說像章魚,有人說像張著大口的怪獸

這塊石頭,我看就是賊頭賊腦的黃鼠狼

這塊石頭像個大澡盆,把我托在裏面

而所有石頭中最讓我驚奇的是這「 龍骨石 」,它就像遠古時代的恐龍化石,惟妙惟肖。

龍骨石

隊友們一路上玩著千奇百怪的石頭,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功偉力和精雕細琢的神奇,同時也在放飛自己。

南天門

今天我們的目標是南天門,我們偶爾回望我們已走過的路,我們是一路由西向東攀爬,火車頭山已被我們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一路上除了奇峰異石,還有開滿枝頭的杏花相伴,我們又看到了幾叢盛開的映山紅,山路邊還開放著好看的藍紫色的白頭翁和鳶尾花。

山中的杏花

山中的杏花

白頭翁(它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們的花朵雕零之後會長出一團白色的、長頭發一樣的絨毛)

鳶尾花

快臨近南天門了,山的景色也變了,石骨嵯峨,壁立萬仞。

我們終於望到了南天門。南天門很形象,左右兩側巨巖聳立,中間的埡口好象一道天門。

爬到這不容易,我們趕快打張卡,休息一會兒,好一鼓作氣上去。

南天門腳下打卡

到了南天門,小分隊拿出隊旗合影,然後紛紛打卡留念。

小分隊南天門合影

南天門打卡

隊友打卡

更有那勇敢者爬上了崖巔。

南天門有塊石頭特別有趣,看起來就像一支大豬蹄,名 豬爪石 ,看著讓人忍俊不禁。

南天門的豬爪石

南天門的豬爪石

下山

時間關系,我們沒有繼續向前走,在南天門前左拐下撤了,那有塊「天印」石。

下山路上,看到遠處的山尖開始有雲霧纏繞,我們趕緊拍照。

下山途中遇到好看的石頭也抓緊拍照。

前隊不時呼喚,盡快下山,在天黑前必須下撤到山下,我們也加快了腳步。我們最後的下山處是個60多米的大巖面,位於龍崗子村附近。有體力好的喜歡玩大巖面的隊友還在那上上下下來回的爬,像我已經不玩大巖面的則可從旁邊繞行下來。

下撤的大巖面

我們的車就在巖面下公路等著呢,看了下時間,16點半,時間還好。

有老鄉在我們的車旁賣山貨,有不少隊友購買,買的最多的是紅棗、蘋果、地瓜。

小結

今天閭山的石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堅硬的花崗巖上那些千奇百怪、大小不一的坑穴是如何形成的?這很讓我好奇,讓我聯想到曾在丹東寬甸一處河岸處參觀過的「地缸」地質遺跡公園;讓我想象可能多少億年前這些巖石還沈在還低,是海水不斷沖刷、侵蝕的結果;想到風吹水蝕,甚至還讓我想到那句諺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回來後我上網查了資料,說醫巫閭山地質結構為「前震旦紀地層,燕山沈陷帶,為斷層褶皺山脈,母巖多為花崗巖和片麻巖。」這些地質術語我看不太懂,通俗地地說,這些花崗巖是在年代久遠的造山運動和崩塌、剝蝕、風化等多重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景觀,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偉力神功和耐心的精雕細琢。

今天的行程10公裏,用時7小時。此次出行圓滿成功,感謝各位管理的付出,和各位隊友的相互支持,尤其感謝我的小分隊領隊雨後。

本遊記所用照片部份是隊友拍攝,在此一並感謝。下附本次活動路線軌跡圖。

本次活動軌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