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我福建人,在貴州安順生活過2年,忍不住要說說安順的11個怪現象

2024-04-28旅遊

大家好,我是一個來自福建的80後小夥子。2020年,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來到了貴州省安順市生活工作。起初,我對這個地方並不太了解,直到真正在這裏生活了2年後,才漸漸領會到安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安順坐落在貴州省中西部,地理位置介於雲貴高原與湘西丘陵之間。這裏不但山清水秀、空氣質素極佳,而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別具一格。生活在安順的這2年裏,我發現了不少令人"怪"嘆的現象,忍不住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怪現象一:永無酷暑嚴寒

作為一個南方人,我對安順的氣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裏終年陽光明媚、氣候宜人。夏天絕對不會像福建那樣炎熱難耐,冬天也不會像北方那樣寒冷徹骨。可以說,安順是一個永無酷暑嚴寒的"避暑避寒勝地"。

究其原因,安順處於副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溫和如春,年平均氣溫在14攝氏度左右。 即使是酷暑季節7月,最高溫也不會超過31.8攝氏度。而寒冷的1月,最低溫只有-7.4攝氏度。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造就了安順空氣質素優、森林覆蓋率高、日照時間適中等特點。

怪現象二:一年四季明顯

雖然氣候溫和,但安順四季分明、幹濕季節變化明顯,這一點和我老家福建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安順,每年3-5月都是春季,雨量適中,氣溫逐步升高;6-8月是夏季,雨水充沛,炎熱難當;9-11月是秋季,氣溫逐步回落,雨水減少;12月至次年2月則是幹冷的冬季。

這種四季分明的環境,不僅影響了這裏的農事活動,也使得安順地區民俗節慶活動豐富多彩。 比如苗族同胞就有跳花節、趕坡節等勞動節令;布依族則有盛大的"六月六"節等。在安順生活,體驗這裏濃郁的節慶文化氣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怪現象三:滿目蒼蒼竹海

對於一個從未到過西南地區的人來說,安順的一大奇觀就是到處可見的茂密竹林。 不管是山間村落、城鄉道路的兩旁,還是河流溝谷,幾乎到處都是一片蔚為壯觀的竹海。

原來,安順地勢北高南低,坡度適中,土壤疏松肥沃,再加上當地溫暖濕潤的氣候,都為竹子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所以,當地鄉村常能見到依山傍水的小竹林,城郊山野間也遍布大規模的竹林。

當地人視竹子為寶,時常用其編織農具、家具和日用品。所以,安順別有一番"竹鄉"的獨特風情。 走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竹編工藝品,令人應接不暇。

怪現象四:最"傻"的交通方式

來到安順後,給我最大的文化震撼,莫過於見到這裏奇特的交通方式——"滑坡"了。 這種滑坡,就是利用雙腳做剎車,把雙腳對開加以剎車,躺在塑膠布上一路向下"滑坡"而下。

滑坡不但方式新穎有趣,而且非常環保節能,不用任何燃料就可以移動。 不過,想要掌握這一技能並不容易,需要很好的身體協調能力。

原來,滑坡在安順地區流傳已久,被視為一種勞動方式和運動娛樂。 尤其是當地少數民族,如苗族、布依族等,從小就習慣了用"滑坡"的方式下山、運輸物資等。

怪現象五:城市中看"瀑布"

安順號稱中國"瀑布之鄉",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瀑布群。 讓我最為震驚的是,這裏居然可以在城市中看到瀑布。

坐落在西秀區大河北路的南溫泉瀑布 ,就地處市區繁華地段,它源頭位於城區北部山上,沿100多米高的峭壁一瀉而下,發出洞天般的水雷響聲。

這種天然瀑布環繞城市的景象,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南溫泉不僅景觀秀麗,而且擁有豐富礦質熱泉水資源,非常適合開發旅遊度假專案。

怪現象六:"鋼索"橋越城而過

作為一個天然丘陵地帶,安順市區內有不少溪溝縱橫。過去,人們利用鋼索搭建簡易吊橋,以利往來。 如今這些"古橋"已成為城市獨特的文化符號和標誌。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崗巴鎮的黃家堰索橋。 這座全鋼索結構的橋梁橫跨兩個社區之間的溝谷,不僅造型獨特,而且歷史悠久,被稱為"上橋進路,下橋是巷"。

我逛街時,常常遇到居民或外來遊客在橋上行走觀景的情景,當時忍不住驚呼:"咦,怎麽在市區裏也能看到像村落裏的索橋呢? "現在想來,這也算是一個極富地域特色的建築景觀了。

怪現象七:"天書"字跡無解

在安順這座小城,居然有一處世界級文化之謎,那就是關嶺縣境內被稱為"紅巖天書"的詭異巖石文字。 這處天書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無人能完全解讀其中的意義。

紅巖天書矗立在一處懸崖峭壁之上,上千塊大小不一的砂巖石壁雕刻著奇特的文字紋路。 這些"天書"形態各異、鉤鉤剔剔、雜亂無章,不但沒有寫作工具的痕跡,而且字型風格前所未見。

對於這一謎團的解讀,現代科學手段已是一籌莫展。 一些學者認為它是古代某些文字的縮影; 也有人猜測是古代巖畫符號;更有人臆測是外星人留下的資訊密碼……總之,這株撩撥人心智的謎團,成為吸引世界各地學者和遊客慕名而來的文化景觀。

怪現象八:盆景樹齡成"謎"

走在安順的鄉村小巷和公園廣場上,隨處可見形態奇特的樹根盆景,它們的獨特魅力實在令人難以忽視。 最令我詫異的是,這些盆景樹齡往往都在百年以上,甚至還有數百年的存世。

以西秀區白塔村的"百年老柿"為例,它的樹齡據說已逾500年 ,野柿樹樹冠由巨大的樹根盤曲環抱而起,外形粗獷,看似隨時都會倒塌,卻頑強活了下來。

能在貴州不毛之地存活數百年,這些古樹盆景不啻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智慧的縮影。每每看到它們,我都感嘆這一方水土包容著"天地同壽"的獨特生命力。

怪現象九:隱世村寨"懸在城中"

我剛到安順時,曾被一個怪現象驚到:居然有一個小村落直接矗立在城區上空,宛如一座空中花園,被高樓大廈環抱其中。村民們必須沿懸崖階梯上上下下,才能抵達城裏大街。

仔細查證後我才知道,原來那是西秀區名叫"九柳屯"的傳統村寨。這個依山而建的小村落,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一直是安順土著聚居的地方。 隨著城市擴張,現如今居然被市區大樓環繞其中。

慶幸的是,成為了"城中村"。村民們保持著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與城市高樓林立形成了鮮明對比。背靠綠樹,面朝高樓,九柳屯成了展示安順城鄉面貌的活化石。

怪現象十:教室課桌是"樹墩"

對於我們這些外地人來說,安順地區很多學校裏珍藏著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木樹墩課桌。 這種書桌不是普通的木板做的,而是由樹墩整根切割而成,保留著原木的形態和紋理。

曾在安順的一所農村學校裏看到,一間教室裏排列著整整齊齊的樹墩課桌,每張桌面光滑如砥,卻都保留著獨一無二的形態和年輪紋路。既樸實無華,又極富藝術氣息,讓那間教室精神洋溢著一種天然去蘊的清新氣質。

據說,為了珍惜森林資源,安順農村的老師在上個世紀就將從山林砍伐下來的樹墩加工,制作成這種課桌。 至今,不少偏遠山村的學校裏還保留著這種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文化符號。

怪現象十一:百年牛棚不倒不塌

來到安順,我發現這裏還留存著很多古老的木制牛棚。 雖然外表看起來破舊不堪,但這些牛棚的結構卻異常堅固,歷經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位於關嶺縣雙泉鎮的百年木牛棚群落了。 那裏保存了種類繁多的木制牛棚,建造年代最久遠的可追溯到清朝中葉。整個牛棚建築群憑借獨特的木構架技藝,奇跡般地屹立至今。

據說,這些牛棚的建造工藝源於當地布依族 、苗族等少數民族的智慧總結,不用一釘一釘,完全靠楔子結構固定,具有出奇的抗風抗震能力,是令人嘆服的民族傳統建築傑作。

以上就是我在安順生活工作2年,總結出的11個最令我"怪"嘆的現象。可以說,安順是一座極富詩意和鄉土氣息的城市,處處洋溢著與世無爭的祥和氣質。

期待有機會,您也能親自前來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無論是漫步於苗嶺深處的村寨,還是遊覽於熱鬧的城市街頭,定會讓您流連忘返、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