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萬裏茶道第一鎮

2024-10-26旅遊

江西鉛山縣地處武夷山北麓,信江水蜿蜒穿過在城郭和村莊,浩浩湯湯一路向西奔向長江。來這旅遊的客人大多會被友善地提醒:是鉛(yán)山哦,不是鉛(qiān)山哈。原生的老人還是習慣將鉛筆說成「yán筆」,堅守著古老鄉音的平平仄仄。

作為古時入閩的咽喉之地,鉛山境內現存關隘遺址八處之多,見證了贛閩百姓古來翻越連綿武夷山的交誼與貿易。

地理位置顯要的鉛山,「銅琶鐵板唱大江」要追溯到唐代。史料記載唐朝在永平設立「鉛山場」,采冶銅、鉛等。後又置永平鎮,設信州永平鑄錢院監鑄錢幣。因永平鎮西四裏有鉛山,於是以山名縣,縣治所為永平鎮。

北宋重新開機鉛山場,「歲額三十八萬斤,常募集十余萬人,晝夜采鑿」。直至南宋末年,鉛山場一直是朝廷主要銅產地,並首推使用膽水浸銅法工藝,當時朝廷發行的錢幣半數出自鉛山。

繁榮富碩加持了地方發展,梧巢引鳳,鉛山從此人文淵藪,贛東北的民諺中甚至有了「鉛山的女子不用揀」。

河口明清古街。 黃一亮/攝

古驛道或村徑上茂密的篁竹和茶葉最常見,就像北武夷的孩子一樣野蠻生長。對於鉛山人來說,不可居無竹,也不可坐無茶,竹和茶更是南宋末年鉛山銅業沈寂後吹響六百余年繁華的笙簫。

如果不能去鉛山八大關隘探幽,那就在河口鎮明清古街走一走。這是一條仍舊沈睡在明清時光裏沒有醒來的古街,與信江平行而建,對岸是借來的鬼斧神工,如玄鐵一般的丹霞地貌九獅山。約二百米長的一條浮橋連線信江兩岸,也連線古今,串起無數南車北馬的足印和盛衰興亡的傳奇。

遊人常常會被古街青石板路面上深深的車轍、奢華古商號門面上雅致的雕砌所震撼,悠長巷道總讓人恍惚:會不會走來一個穿著長袍馬褂、掖著算盤的商人?或者細步無聲、款款而來一個丁香般芬芳含蓄的女子?

從九獅大橋停車場步入古街牌坊,不過百余米便可叩響吉安會館厚重木門上的鐵環,青石門楣仿佛回響著古戲台上的絲竹聲。這是明清古街眾多商會館中的一個,坐落在古街的頭堡,依次還有二堡、三堡總計三裏的街市。

街道兩旁的板闥門沈浸在晨卸夜裝的舊夢中,木質紋理密密麻麻透出沈香味的往日繁華。九弄十三街,紙號、茶號、藥行、錢莊、銀樓等商業場所密布,洇進門匾的字跡已數不清多少來來往往。清代戲曲家蔣士銓在【河口】詩中便有「舟車馳百貨,茶楮走群商」「移官資坐鎮,轉粟奉神倉」的描述。

河口鎮明清古街上的金利合藥鋪。武丹陽/攝

南宋時期的河口只是信江岸邊一個長滿蘆荻的沙洲,因鉛山場十萬礦工遷至河口境內棲居,漸漸形成市井炊煙。

明萬歷十年(1582),河口建鎮,成為閩、浙、贛、皖、湘、鄂、蘇、粵八省通衢的山珍海貨集散地。河口碼頭的茶葉、紙、刻印書籍、陶瓷、藥材、硯墨、刺繡堆疊如山,雲集的商賈謂之「買不完的漢口,裝不盡的河口」。

繁盛的商貿得益於晉商、徽商、江浙商幫、江右商幫在此安營紮寨,做起以茶葉和紙為主的轉運貿易。鉛山人順勢創立了聞名遐邇的河紅茶和連四紙品牌,手工技藝的雙子星座由此誕生。

哪怕是多少年後的今天,佇立官埠頭,沿著石階望向咫尺的信江,猶可輕易想象一個世紀前燈火輝煌的碼頭,大小船舶如織,古街來往的獨輪花車和挑夫將包裝嚴實的茶葉和紙運向停泊在各碼頭的舟船。

當河口逐步成為南方內陸水運中心,進而成為中國紅茶貿易和制作中心之時,產自武夷山北麓的鉛山河紅茶躋身全國乃至世界大宗貿易商品清單。最為繁盛的明清時代,鉛山河紅茶制作技師遍布全國紅茶產區,河口九弄十三街紙號茶行櫛比林立,從事紅茶加工的有萬眾之多。萬歷版【信州府誌】載:「河紅茶乃為國內最著名之紅茶,且為華夏首次問世之華茶。」

河紅茶殺青工序。潘愛英/攝

河紅茶在鉛山河口鎮匯聚,又沿著信江入鄱陽湖,或轉道贛江到廣州口岸,經海洋抵達歐洲;或進長江,一路穿越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進入蒙古國,再到俄羅斯的恰克圖,全程約4760公裏。茶路繼續延伸,穿過西伯利亞,抵達莫斯科,甚至抵達西歐各國。

由此算來,茶路有1.3萬公裏之長,成為名副其實的「萬裏茶道」。這是「絲綢之路」衰落之後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

因茶紙商貿快速發展,河口鎮需要朝廷調撥專員坐鎮治理。於是,這個「技藝雜沓、舟車四出、商賈雲集、五方雜處」的「八省碼頭」,不知不覺間奠定了「江南四大古鎮」之一的歷史地位,也成就了「萬裏茶道第一鎮」的美譽。1949年以後,河口鎮成為鉛山縣治所。

一張能夠歷經時間搓揉的紙與舌尖上的香茗一樣,是鉛山先人留下的珍貴非遺。有著「壽紙千年」之稱的連四紙,取立夏時分武夷山脈嫩竹為原料,潔白細膩,綿密柔韌,久不變色。連四紙需要72道工序,每一刻依照古法的專註都是匠心與傳承。

書本刻印的繁榮,帶來了連四紙的鼎盛,許多貴重書籍、字畫、印譜、拓本依托連四紙得以傳世。史學家翦伯贊在【中國史綱要】中將鉛山的造紙業稱為明代江南五大手工業之一。2006年,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口鎮明清古街惠濟河上的鳳鳥橋墩。潘愛英/攝

鉛山縣的明山秀水沈澱下深厚的底蘊。

南宋淳熙二年(1175),思想家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聚會鵝湖寺,展開了為期旬日的學術辯論,這便是著名的「鵝湖之會」。十三年後,懷抱恢復中原的理想,辛棄疾與陳亮再聚鵝湖,史稱「鵝湖之晤」,以悲壯沈雄的豪情寫下「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影響著為家國尋求廣闊出路的世世代代同道中人。

這一年,由於信州的帶湖山莊失火,辛棄疾率全家遷居鉛山瓢泉別墅,直至老去。寓居鉛山的宋皇親暇樂園趙家其實遠不止民諺中的九進士,其藏書樓藏書萬卷,毫不吝嗇地向社會開放。蔔居瓢泉的辛棄疾是趙家的常客。

鵝湖書院。圖源上饒文旅

鵝湖寺文宗書院在明中期被正式命名為鵝湖書院。景泰五年,大理寺正卿李奎在【重修鵝湖書院記】中稱:「大江以西古稱文獻之邦,書院之建不知有幾,惟鵝湖之名與白鹿並傳於天下。」

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峨冠博帶流連忘返武夷之北這片山水,使這兒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了自己的故事。成化年間,鉛山人費宏「三元及第」,之後更是三入內閣,輔佐兩朝,河口鎮內的惠濟河便是他為造福鄉梓而主持修建的。

萬歷年間,鉛邑縣令笪繼良刻下「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的清廉白菜碑,成為歷代仕宦的座右銘。

三言兩語道不盡鉛山。如果說唯有繁華落盡的河口明清古街,晨昏雨雪都能找回從前的日色,那麽,匯集鉛山特色小吃的夜市「清補涼一條街」,恰好銜接了現世蓬勃的煙火氣。

蒸燈盞粿、燙米粉、煮墨魚紅芽芋、爆炒田螺、焯毛豆……一盞紅茶或啤酒,都不妨礙將笑笑鬧鬧撒入澎湃的信江水,對著不遠處辛棄疾的偉岸身影,吟誦一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河口鎮浮橋。劉曉華/攝


作者:潘愛英

來源:「當代江西」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