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威海一戰華工紀念館,探秘百年華工的歷史銘印,是研學遊的好去處

2024-07-07旅遊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被迫開啟國門,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賠償了數不清的白銀,一戰爆發時,中華民國剛剛建立三年,作為弱國,為贏得與歐洲列強公平對話的資格,14萬華工遠赴歐洲戰場參與戰事,殘酷的戰爭後,近3萬同胞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

14萬華工中有8萬是山東人,而威海是當時華工出發歐洲的起點,如今威海市建有一座一戰華工紀念館,用以紀念,也用以警示。

這座紀念館是國內首個一戰華工專題紀念館,位於海源公園內,面朝合慶灣,整座建築從高空俯瞰呈一個巨大的十字,因美麗的海灣景色和獨特的造型成為年輕人喜歡的網紅打卡地,然而相比於網紅打卡地,這裏更值得被嚴肅地對待。

走在建築外,沿坡道緩緩而下,兩側是暗影,頭頂是陽光,這樣的氛圍內建莊嚴肅穆感,也讓人堅信有陰影的地方一定有光。

展覽分為「世紀大變局」「最佳招募地」「萬裏赴戎機」「遣留何處去」「大潮起東方」五大部份,從最初招募華工的緣由,到華工遠涉重洋、異鄉生活、戰後遣留等方面全面詳細介紹了百余年前14萬華工殘酷遭遇。

館內燈光昏暗,黑白照片、圖片和油畫復刻出戰場上的烽火硝煙,訴說著一個個小人物的遭遇,也從小人物身上折射出彼時中國的大命運。

當時英國租借地威海是華工招募的主要集結地和訓練出發港,華工在此經過篩選、培訓後被送往歐洲戰場。

前往歐洲的輪船上生存條件惡劣,所有華工被關在狹窄、封閉的船艙內,在長達三個月的漫長行程中,許多華工甚至沒有踏上大陸的機會就葬身大海。

在歐洲戰場,華工們從事著挖戰壕、送補給、修路橋、清戰場等後勤保障工作,甚至還要投入戰鬥,犧牲和下落不明的華工接近2萬人。戰爭結束後,約3000人留在法國,成為第一批成規模留居法國的華僑華人。

中華五千年,近現代史是許多人的痛處,不敢看,不忍看。然而回避並不能抹掉歷史,來威海時,別忘記到這座一戰華工紀念館看看,14萬華工的血淚史不該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