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去令人嘆為觀止的水下博物館,尋訪上海之根,賞荷夜遊兩相宜

2024-07-14旅遊

朋友,你知道上海之根嗎,知道廣富林嗎?

你知道松江有幾個別稱嗎?

你進入過廣富林的展館?

傾聽過歷史故事嗎?

說起廣富林文化遺址

自然不能錯過神奇的水下博物館

廣富林文化展示館

位於漂浮在富林湖中的

第一個大屋頂和邊側的圓形建築內

整個展覽空間均設定在水下……

她是魔都首個水下博物館,傳統的中式建築的外立面漂浮於水面之上,帶來震撼的視覺沖擊。遠遠望去,大氣恢宏之感油然而生。展館內部則以「時空之旅」為主題,透過廣富林考古記憶、上海成陸演變等場景設計,讓大家在時光隧道中體驗和閱讀上海這座城市。

夏日悠悠,在古典園林裏賞荷

不只是賞景,還是賞藝術

更是回味中國人骨子裏的詩情畫意

一起走進上海這些古典園林

來賞一波荷風古韻

在廣富林文化遺址內,有內建「國風」濾鏡的睡蓮正驚艷綻放,恰似水墨畫般美不勝收,伴著淡淡清香,吸引遊客駐足欣賞。

在遺址內還有一片賞荷區,以廣富林的白墻青瓦、石橋石塔為背景,頗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意境。

門票:免費

地址:松江區廣富林路3260弄

夜幕下的廣富林文化遺址,有多美?

實地走一走、轉一轉

你看到的一定比照片更美!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廣富林文化遺址,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氣勢恢宏,駐足富林湖畔,憑欄而望,夜色盡收眼底,廣富林文化展示館等水上建築「漂浮」於水面上,在暖黃色燈光的照射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輝,湖面波光粼粼,建築與水交融展現出別樣美,令人流連忘返。

夜色下的富林塔,格外的耀眼與璀璨,塔角上的風鈴隨風響動,給夏日夜晚帶來一分靈氣,景區裏,市民遊客人來人往,有三五結伴來此散步健身,也有帶著孩子來此納涼,享受著夏日夜晚的清涼。

廣富林文化展示館

廣富林文化展示館,沈浸在湖底,給人以踏入地下和走向遠古的暗示。展館透過廣富林考古記憶、上海成陸演變、先民活動到來、城邑特征形成、松江縣府興盛、上海城市崛起、走向未來明天等場景,讓觀眾穿越時光隧道,體驗和閱讀這座城市。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

廣富林文化遺址核心保護區北側,有一處建築外觀酷似幾個半埋地下的破損古陶罐,這是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館記憶體列著從廣富林考古時發現的數萬件文物中,精挑細選的代表性文物珍品,是廣富林最為重要的地標展館之一。

木藝展示館

廣富林民居木雕亦屬徽州木雕,系中國南方著名的明清木質雕刻流派,因其產生並流行於皖南徽州地區,故名。此館收藏約300件木雕精品,以各種歷史人物、小說戲劇故事、吉祥圖案為題材。

古陶藝術館

在廣富林文化展示館,連線富林塔地宮的地下空間內,有一座古陶藝術館,展示的500多件精美古陶,是由上海市收藏家協會所屬夏禹古陶珍藏館所提供。展品包括了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辛店文化和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唐宋等不同時期的古陶代表作品。

廣富林文化 VS 廣富林遺址

要了解廣富林遺址的考古,我們要分清兩個概念,一是廣富林文化,一是廣富林遺址,這兩者不能畫等號。

廣富林遺址涉及的歷史跨度從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宋元時期。而廣富林文化則是其中距今4000年前的一個新發現的文化時期。廣富林文化是考古學界的一個新概念,它見證了4000年前上海的「移民文化」。

淺談廣富林:【廣富林考古時間表】

1958年,當地村民在開河時發現了大批古代遺物。

1959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佘山公社廣富林村發現這裏較大一塊區域是原始社會古文化遺址。

1961年9月,進行了第一次試探性發掘。經考定,此處遺址早於馬橋遺址,又略晚於崧澤文化遺址中層,為良渚文化遺存。

197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廣富林遺址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地點。

1999年至2005年,上海博物館考古部開始有計劃地勘探和發掘廣富林文化遺址,首次發現了一類新石器時代的晚期文化遺存,這類遺存在環太湖地區是第一次發現,依據考古學定名原則,稱之為「廣富林文化遺存」。廣富林文化遺址上層發現了東周至漢代遺存,出土的建築材料有大型卯榫繩紋鋪地磚、獸面紋瓦當,另有青銅生產工具等,充分證明廣富林在東周至漢代時期是一處非常重要的大型聚落。

1999年至2001年,相繼展開了第二次、第三次發掘考古工作。

第二次發掘中,發現了大型漢代建築構件;同時發現一件呈屏風狀的竹木框葦編物,一說是漢代屏風,又疑是漢代宮殿建築中的靈柩。

第三次發掘中,除繼續發現良渚文化遺存外,還於1號區域出土了一批不同於良渚文化特征的新器物,稱「廣富林遺存」。

2006年6月,在松江紅樓賓館召開了大型專題學術研討會,正式提出以廣富林4000年前的文化遺存命名為「廣富林文化」。

2008年至2015年,上海博物館對廣富林文化遺址進行了連續大規模搶救性考古發掘,累計發掘面積60000多平方米,廣富林文化的內涵逐漸豐富,面貌日漸清晰。廣富林文化遺址因此也成為了研究長江下遊文明化行程的關鍵遺址。回溯歷史,1958年廣富林村村民的那一鋤頭,挖出了上海最重要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2008年3月至7月,進行了第四次考古發掘,首次在上海地區發現了春秋早期的鼎制青銅禮器殘件,同時,又發現了八座廣富林文化墓葬。

2012年2月開始,對廣富林遺址15000平方米的區域進行了第五次保護性發掘。是上海市有史以來考古發掘面積最大、參與發掘單位最多的一次考古發掘,並進行了面向公眾的首次發掘現場直播。

2013年5月,廣富林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