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春節之自貢美食和鹽業博物館!

2024-03-16旅遊

2024年春節期間,自貢也同中國的其它景區一樣,異常熱鬧!

我們去自貢,就是奔著大世界燈會和鹽幫菜美食去的(恐龍博物館都去過幾次了 )。老婆想去看燈會,女兒要去品美食。

網圖 自貢恐龍博物館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不盡人意!

去大世界燈會的網絡售票在年前就全部售,臨時要去的話,得去現場排隊購票,而且還有入園人數的限制。

下午兩點半開始售票,我們去現場看了一下,光排隊大概就得兩小時,還不知道排到售票視窗時,還有沒有票。再加上其封閉了入園的一段路,入園要走很遠,還得爬山上坡的,原本是帶著嶽父嶽母去的,這下就更加望而卻步了!

老婆的願望泡湯了,我們都無緣美輪美奐的彩燈。

網圖 美輪美奐的自貢大世界燈會

去了舊址,裏面全是遊樂設施,人流也很少。

燈會舊址

自貢美食——鹽幫菜

自貢的鹽幫菜自成一個體系,非常有特色。然而,但我們的美食之旅,卻是沒達到預期目標,興許是期望值太高了。

中午還好,去的是自流井區春華路一個比較出名的網紅店**魚館,點了青椒鱔段、魚蛋和人家的招牌菜——**全魚,微辣,感覺還不錯。特別難忘的是,一份清湯白菜,味道特別鮮美,菜葉幫子都是甜咪咪的,我是差點把湯都給喝光了。

晚上的美食就差點意思了。同樣是去的一家網紅店,匯東路滏溪河畔,**仔姜鮮鍋兔,排名還很高的那種。

L形的店面,圍著挺大一個院壩,擺滿了簡易的圓桌和塑膠凳,人滿為患,還得排隊等位置……

鮮鍋兔人氣旺

看人氣,的確是夠網紅。

點了一個鮮鍋兔,兩個麻辣兔頭,不知道是不是對中午的白菜意猶未盡,又點了一份白菜湯。

白菜湯是一如既往的給力,相比較而言,更清湯了一些,但菜的味道還是很鮮,很甜,不知道是不是自貢的鹽水特別養白菜……

鮮鍋兔的味道,鮮是的確鮮,但是很辣不說,肉還不嫩,有點失望。至於麻辣兔頭,味道也不錯,但口感不是很新鮮的樣子,那肉啊,柴得就像是在辣醬罐裏面泡了三天三夜,都腌入骨了。

鮮鍋兔

甚至於都吃不吃是鹵的還是烤的……

看著院裏院外,百十來桌座無虛席的熱鬧場景,給我們都整懵了。就這狀況,難道說,人家故意制作成這個特色的?又或者說是我們與眾不同,欣賞不來這般美食?

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自貢的春節之旅,還是有收獲的……

中午飯後,順便轉去了鹽業博物館,感覺還不錯。

本來以為春節去博物館的人應該不多,沒想到卻是異常熱鬧,附近的幾個停車場全部停滿。博物館門口的那個小停車場,或許是免費的原因,也沒個人管理,有沒空余車位都不知道,怎麽進去的還得怎麽結束來……

好在是,自貢的很多地方都增設了路邊的臨時停車,沒設點的地方,停路邊和人行道,交警也不過問……

自貢的鹽業博物館,非常有特色。

1959年,在鄧小平同誌的倡議下,在西秦會館內建立了自貢市 鹽業歷史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市中區龍鳳山下的釜溪河畔,是一個中國科技史專業博物館, 目前仍是中國唯一的鹽業史博物館。

最特別是的其 建築本身,別的地方都是現代化建築風格的場館,在這裏,卻是一個古色古香,本身就是建築歷史名勝的特殊存在。

雕梁畫棟的鹽業博物館

修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會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一座由陜籍鹽商集資修築的同鄉會館,融明清兩代宮廷和民間 建築風格於一體,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 在那段「破四舊」的歷史時期,是全館職工以布置"紅海洋"為名,極力保護下來的 ),其本身就是一個研究鴉片戰爭前清代社會經濟狀況、宗教藝術等的實物標本。

博物館像個兩進的廟宇,一個台階上去一個庭院,二樓的走廊就是一圈博物館的館藏展示。老氣橫秋的外表下,裝滿了歷史的滄桑和科技的活力。

博物館內院

二樓走廊就是開放的藏館

博物館采用現代陳列手法,運用立體的、開放的、大型景觀式的表現手法,引入現代藝術光源,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將千年鹽都,其艱辛而璀璨的一生,濃縮排了博物館,成功地再現了從漢代開始的井鹽生產歷史。

用動態光影展現場景

采鹽制鹽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文明的進步史,從選址、鑿井到采鹵、制鹽,其中又涉及到如何判斷和修復鹽井的塌方,如何取出掉落在鹽井裏的東西,各式工藝和工器具名目繁多,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技藝發明和傳承,一個產業一個文化……

鹽井科技的創新發明

鹽史文物主要反映的是井鹽鉆井、采鹵、輸鹵、制鹽等的 生產工具和器材,契約、帳冊和當時采用傳統方式鉆井的原始記錄--巖口簿等。

其中,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井鹽鑿治井工具130余種,約400多件,大多是鑿井和打撈等修治井工具,有的制作精細小巧,有的粗狂結實,長達5米,重達數百公斤……

鑿井相關技術工具

修治井技術工具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自貢鹽場的工匠正是采用這些工具,創造了世界鉆井史上的奇跡,鑿成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的井,為人類文明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博物館的展品幾乎全都在走廊裏面。沿著走廊一圈,除了布置有各型工器具,還有采鹵、取石塊等各種工藝演示,結合影像介紹,有的做的是實物模型,可以動手操作,有的做得像遊戲機,可以互動,把知識學習,模擬操作結合到了一起。不僅小孩玩得不亦樂乎,大人也紛紛圍觀,親自動手的也不在少數。

實物和演示模型

博物館不大,一圈走完,就剩後院的幾間與鹽業相關的書畫等文藝創作展品,走馬觀花的話,要不了多長時間,不過要是陷入了鹽業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那可能就不知歲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