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山西省聞喜縣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2024-01-16旅遊

聞喜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北端,北同侯馬、新絳相連;西與稷山、萬榮、運城接壤;南與夏縣為鄰。南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大運二級公路、大西高鐵縱貫其境,聞(喜)垣(曲)高速、聞(喜)合(陽)高速橫穿而過,距離運城機場僅20分鐘左右路程,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聞喜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農田水利建設百強縣、全省林業「六大」工程先進縣、全省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工程先進縣、全省現代農業示範縣、省級平安縣、省級藥品安全示範縣、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縣、省級「雙擁模範縣」。

歷史沿革

聞喜縣春秋時名為曲沃。秦設那縣,改曲沃為左邑。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巡幸緱氏(河南便師)路經左邑桐鄉,聞南越破而喜,遂將桐鄉從左邑析出為縣,改名「聞喜」。

此後至民國前期,聞喜歷屬河東郡、絳郡、絳州、解州。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全縣劃分為6個區,下轄89個聯合村、314個自然村。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聞喜縣劃三設於安邑的第七行政專員公署領屬。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2月,中國共產黨在東(鎮)垣(曲)公路以南的石門、橫榆和夏縣、垣曲的部份村建立了垣南縣(次年改為康傑縣);同年7月在同蒲鐵路以北的一區、四區、五區和夏縣、安邑部份地區建立稷麓縣;次年建立聞喜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同蒲鐵路以南、垣南縣之北境地。統歸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太嶽區五專署領屬。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康傑縣撤銷,原屬聞喜地區復歸聞喜。同年設緣南縣,包括新絳縣汾河以南各村和聞喜縣的禮元、東鎮、薛店、凹底一帶的28個村,與聞喜縣劃歸晉冀魯豫邊區太嶽三專署領屬。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聞喜金境解放,當年6月20日與次年8月分別數銷稷麓縣和絳南縣,聞喜恢復原境域,歸晉縷邊區第十一專署。

1949年至1953年,聞喜隸山西省運城專區。1954年,運城專區、臨汾專區合並,稱晉南專區,聞喜屬之。1970年,晉南地區撤銷,又分為臨汾地區、運城地區,聞喜復屬運城地區。2000年,撤銷運城地區,設立地級運城市,改屬運城市。

行政區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聞喜縣歸屬山西省運城專署,仍設6個行政區,下轄115個行政村,405個自然村。

新中國成立後,聞喜縣的行政區劃工作堅持有利於行政管理,有利於經濟建設,有利於社會穩定的基本原則,遵照省地(市)有關規定和工作程式做過幾次大的調整。

1953年6月份以前,聞喜縣共有6個區、202個行政村、562個自然村;是年7月5日至8月15日,根據中央和省政府指示,縣人民政府分兩批把202個行政村劃成60個鄉。其中,一區10個鄉、二區7個鄉、三區17個鄉、四區8個鄉、五區8個鄉、六區10個鄉。

1954年,聞喜縣歸屬晉南專署。是年8月30日,縣玫府根據中央精簡行改機構、緊縮開支、調整區劃的原則,結合聞喜縣具體情況,並報請上級政府批準,撤銷一、二、四、五、六區,保留三區更名為河底區。

1956年3月31日,縣人民委員會根據山西省人民委員會關於擴大鄉的區劃,撤銷縣的區級建制方案,結合聞喜縣自然地理條件,農業合作化發展等實際情況,制訂了並鄉方案,經過半月時間,將原有的60個鄉合並為城關、下陽、薛店、凹底、下丁、河底、柏林、石門、蔡村、白石、裴社、東鎮、吉家峪、橫水、郝莊、行村、禮元、上郭、衛家莊、酒務頭、裴村、嶺西東等22個鄉,其中有城關、橫水、東鎮、河底、迎底、柏林6個鄉確定為新型集鎮鄉。詳見附表2、附表3。

1958年,夏縣大部份、絳縣一部份地區並人聞喜縣合成大縣,全縣共劃為16個人民公社,即城關、下丁、北垣、東鎮、河底、後宮、石門、夏鎮、酒交、祁家河、廟前、水頭、胡張、絳鎮、橫水、郝莊,轄363個生產管理區。

1961年5月,夏縣、絳縣與聞喜分縣後,聞喜縣劃為22個人民公社,轄324個生產大隊,1566個生產隊。

1965年10月,聞高縣人民委員會征得省人民委員會同意,將城關公社的東社、西社兩個生產大隊劃歸城鎮管轄;將城關人民公社更名為機園人民公社。將郭家莊公社東韓大隊和嶺西東公社七裏店大隊劃日桃園公社管轄。

1967年,城慎公社與桃園公社合並為五七公社,全縣行政區劃變為21個公社333個生產大隊。

1970年,晉南專署分為臨汾、運城兩個專署,聞喜縣劃歸運城專署。

1971年,省革委將夏縣七裏坡公社(5個大隊)劃歸聞喜,將聞喜的都主公社(21個大隊)、橫水公社(19個大隊)劃歸絳縣管轄。聞喜縣行政區劃變為20個公社,輔293個大隊。

1982年,石門公社新增玉坡大隊。

1984年4月-5月,政社分開,將全品20個人民公社改建為6個鎮、14個鄉,轄340個村民委員會;其行政區域仍依原公社轄域。是年城關鎮新增新李房村,河底鎮新增江子溝村,禮元鎮新增趙家堡村。

1989年,將郭家莊鄉改為郭家莊鎮。城關鎮東社村分為東社、中社。

1990年從河底鎮馮村析出下莊村。至此全縣為7個鎮、13鄉,344個行政襯、717個自然村。

2000年,運城撒地建市後,聞喜屬運城市管轄。

2001年,聞喜縣撒並鄉鎮後,由20個鄉鎮變為13個鄉鎮,即七裏坡、柏林兩鄉微鍋,並入郭家莊鎮;白石鄉微銷並入後宮鄉;香務頭鄉撒銷並入河底鎮;原城關鎮、下陽、嶺西東、西官莊鄉微銷後新組建為一個桐域鎮。其余鄉鎮區劃未變。13個鄉鎮下轄344個行玫村。

2006年全縣轄境7個鎮6個鄉343個行政襯,709個自然村,總人口39.18萬人。

2021年4月,撤銷神柏鄉、陽隅鄉,設立陽隅鎮。撤銷侯村鄉,設立侯村鎮。撤銷裴社鄉,設立裴社鎮。

2022年10月,聞喜縣下轄10個鎮、2個鄉:桐城鎮、郭家莊鎮、畖底鎮、薛店鎮、東鎮鎮、禮元鎮、河底鎮、陽隅鎮、侯村鎮、裴社鎮、後宮鄉、石門鄉。另轄:聞喜縣社區,縣政府駐牌樓東街888號。

2023年聞喜縣共轄10鎮2鄉、184個行政村、總人口42.3萬人,國土面積1167平方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