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中國第3大島嶼,每年以140多米的速度在擴大,很快將會和大陸相連

2024-10-28旅遊

在中國眾多的島嶼中,第一大島台灣島和第二大島海南島的面積不相上下,也人盡皆知,但是提到上海有名的崇明區,應該就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崇明區所在的崇明島就是中國第三大島嶼。

不過,這個「第三」的排名在不久之後很可能也會發生改變,因為這個第三名「並不安分」,一直都在「穩步」增加著面積。

那麽,為什麽崇明島的「存在感」這麽低,面積又為什麽會逐漸增大呢?

通常情況下,島嶼分為大陸地區向海洋延伸出去但是有一部份隱沒在海面下的大陸性島嶼、諸如台灣島和海南島之類的基巖島、珊瑚蟲遺骸堆積成的珊瑚礁島、泥沙在水流沖積下堆積成的沖積島等等不同的種類。 崇明島,就是屬於最後那一種由泥沙堆積而成的沖積島

中國的長江是第一大河,雖然水量充沛,但卻同樣因為水量龐大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

不過隨著地勢的起伏,水流量會有所變動,同樣也會有大量的泥沙在較緩的地方有所沈積,這樣就逐漸形成了許多沙洲。

崇明島所在的地點,位於中國的長江下遊進入東海的入海口位置,是處於長江入海的最末端,所形成的原因同樣也是因為沙土不斷沈積。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在唐朝年間,人們就已經發現這裏的水面上開始出現了一定面積的沙灘,雖然當時並不能在上面居住,但一些漁民則已經開始利用沙洲的沙灣開始捕魚抓蟹。

到北宋時期已經開始有人將這裏的三個露出水面的大沙洲稱呼為 「三沙」

長江的江水從沒有停歇,給沿岸百姓所帶來的不僅是豐美的水產,同樣也有不斷沈積的泥沙,這些泥沙則不斷成為崇明島的一部份。

從那開始大約500年的時間裏,黃河的一部份支流混進了長江,為長江下流地區帶來了更多的泥沙,再加上當時沿海地區冬季時經常受到季風的影響而造成水流變緩,繼而導致大量沙土在長江下遊的沙洲地區沈積,也形成了大量小型沙洲,這些小型沙洲又逐漸「成長」為連結在一起的大沙洲。

營前沙、張蒲沙等中小型沙洲,就是在那個時期在上遊沙洲崩塌之後,又結合了大量小型沙洲在一起才逐漸成型。相對來說,這一段時期的沙洲,是以「接收」上遊不斷崩塌的沙洲為主的「 快速成長期 」。

唐朝之後,已經開始有人們在沙洲上居住。起初是有一些漁民為了漁獵方便而直接住在了沙洲上,隨後慢慢有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沙洲上,並且還形成了一定的聚居規模。

到了五代時期,這裏首次設定了「鎮」的行政機構,這裏也首次有了「崇明」的稱呼。

到了元朝時,這裏的行政機構又開始改成「州」,在行政級別上又提升了一級,從另外一個方面證明了這裏的面積進一步增大,同時也比以往有了更多的居住人口。

到了民國時期,在上海當地的縣誌和地圖中,開始正式使用 「崇明島」 來標註這個地區。

也就是說,直到民國這裏的面積真正能夠算得上一座大島。

這時候的崇明島已經憑借多個連在一起的沙洲形成的大型沙洲,雖然根據建國初期的記載,這裏的面積已經達到了600多平方公裏,但仍然與台灣島和海南島的3000多平方公裏面積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

不過,這並沒有讓崇明島就此「停滯不前」,因為仍然有大量的泥沙隨著長江匯聚到崇明島的周圍,崇明島的面積同樣也在慢慢地增加。

讓崇明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島」的,還是在1958年之後。

當時全國都在中央的指示下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性民生設施建設,崇明島自然被規劃到了上海新的規劃範圍之中。

數萬人響應上海的指示走上了沙洲,開始在沙洲上進行填土、打樁等工作,建設出了公路、碼頭等基礎設施。

原本僅能支持人們基本生活的沙洲,在逐漸變成能夠支持人們生活和生產基地的同時,面積也增加到了1200多平方公裏。

從此之後,崇明島才算是真正「坐穩了」第三大島的位置。

起初,在中國尚未進入到工業化的建設初期,崇明島上出現了大量的農場,至今仍然保留的前進農場、富民農場、紅星農場、前哨農場等稱呼,正是當時那種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大力發展農業情況下所誕生的產物。

這時候的崇明島,還是完全隸屬於上海市,但到了改革開放初期,這裏的隸屬關系就發生了一些變化。

原本被當地百姓稱為「永隆沙」地區,在建國後改名為永隆鎮,改革開放之後,這裏成為了江蘇南通的「飛地」,改建制為啟隆鄉。另外一個同樣隸屬於啟東市的海門區海永鎮,原本同樣也是從一個沙洲逐漸擴建的「飛地」。

不過,這兩個地區雖然距離崇明島更近,但因為歷史原因,卻在行政編制上隸屬於南通地區。上海與南通也曾經因為這兩塊「飛地」進行多次協商,可惜都沒有達成有效的解決方案。

一直到1983年,國務院直接下達了指示,規定以當時的「飛地」陸地為界,劃定三方分屬管理區域,但以後崇明島因為泥沙淤滯所增加出來的土地,則全部由上海市管轄和經營管理。

從當時國務院的這個指示上來看,裏面明確指出「新增淤出土地」的管理辦法,從這裏就能夠看出當時的黨中央已經對崇明島面積將會不斷增長的情況有所了解,並且對此做出相應的準備和指示。

如今的崇明島已經成為了上海著名的崇明區,不僅憑借南門港、新河港等港口成為了上海船舶停靠的主要碼頭,而且也憑借「綠色生態農業」的世界級定位,既成為了上海地區主要的農作物出口地,而且也成為了著名的「綠地後花園」。

崇明島的發展,正如現在每年正在保持持續增長的沙洲一樣,在長江的作用下充滿了生機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