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積石山是個什麽樣的地方?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一看到黃河就大喊家

2023-12-19旅遊

積石山是個什麽樣的地方?古人心中的黃河源頭,如今,這裏的人們看到黃河就喊家

積石山是個什麽樣的地方?古人心中的黃河源頭,如今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一看到黃河就大喊家

積石山是個什麽樣的地方?古人認為黃河最早的源頭在這裏,居住在這裏的民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等),看到大河(黃河),就就像是看到了家,並在心裏不由地呼喚:大河——家——大河家!那是他們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也是他們的家國情懷,更是中華民族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共同體的地名最強音!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隸屬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西南部,臨夏州西北角小積石山東麓,南北寬約33千米,東西長約37千米,總面積909.97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轄7個鎮、10個鄉,11個社區居委會和145個行政村,876個村民小組。 有漢族、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土族等十個民族。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常住人口239390人。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是甘肅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縣,處於東經120°41′—103°05′,北緯35°34′—35°52′之間,東南與臨夏縣接壤,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青海省民和縣隔河相望,東北部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2020年2月,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結束貧困縣。

積石山也可以是兩座山,積石山,系祁連山延伸部份。因歷史上有兩個積石山,為區分,人們常稱此山為「小積石山」。是甘肅省臨夏州境西界中南段南起土門關、北至黃河邊一系列山峰及其東側山峰的總稱。全長50公裏,總面積320平方公裏。是黃河支流清水河和大夏河中遊一系列支流的分水嶺,是甘青兩省之間的分界線,也是青藏高原過渡到黃土高原的標誌性山脈。此積石山,一般認為是【禹貢】所記載的「導河積石」的積石山,即大禹是從循化縣黃河峽谷的積石關開始治理黃河水災的。

大積石山亦名積石山。即今青海東南部之阿尼馬卿山。【史記·夏本紀】 【正義】:「(黃河)東南潛行入吐谷渾界大積石山,又東北流, 至小積石山。」【元和誌】卷39河州枹罕縣:積石山「今名小積石山,在縣西北七十裏。按河出積石山,在西南羌中……故今人目彼山為大積石,此山為小積石」。

這就是說,大積石山和小積石山都可以稱為積石山,現在,人們一般把小積石山叫積石山,把大積石山叫阿尼馬卿山。除了大禹治水,古人認為黃河的源頭就在積石山,或者說積石山就是黃河的源頭。

現在,熟悉地理的人應該知道,黃河在積石山段時差不多已經流了1500公裏,該段的河水的流量依然很大,已經是一條大河了,但古人卻認為這裏是黃河的源頭。這裏面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因為黃河在這裏已經是一條大河,古人自然也清楚這裏不可能是黃河的源頭,但由於積石山再往上遊走,西有積石關,臨積石山,峽中兩岸石壁森立,相去甚迫促,黃河經過那裏好象在溝瀆中行,再加上青藏高原惡劣氣候條件,常人根本沒有能力溯河而上去找尋源頭,所以,才把這裏當成了黃河的源頭。

「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哺育了中華文明,自古以來,望著浩浩蕩蕩的大河,中國人對它的發源地充滿了好奇,從未停下過探尋的腳步。從先秦典籍【禹貢】【山海經】【穆天子傳】開始,就有關於黃河發源地的記載。此後,從漢代出使西域的張騫到唐代大將侯君集、李道宗,從明代的旅行家宗泐、徐霞客到清朝的阿彌達,都留下了他們探尋大河之源的身影。新中國成立後,更是數次組織人員對江河之源進行了科學考察。

人們對江河源頭的認識出現過很大的偏差,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回朝後,報告漢武帝說:「於闐之西,則水皆西流註西海,其東,水東流註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鹽澤去長安可五千裏。」意思是黃河源頭在今天的羅布泊,在羅布泊之南的昆侖山。這種說法印證了【禹貢】「導河積石」以及【山海經】認為黃河源出於昆侖山的說法,和【穆天子傳】【爾雅】一樣都繼承了「河出昆侖」的觀點。漢武帝對此深信不疑,於前119年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想要窮探河源並尋找昆侖山。

【漢書·西域傳】對張騫的成果進行了描述:「蔥嶺以東,南北有山,相距千余裏,東西六千裏,河出其中。」另雲:「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雲。」中國古人所謂的「蔥嶺」是今天的帕米爾高原,也就是說,張騫認為,西域之河潛行地下,從積石山流出來,成為黃河,而真正的源頭在西域。

現在看來,這些不管是對了還是錯了,積石山都站在了中華民族的源頭風景,也都站在中華民族一直努力探尋黃河河源的風景裏,對與錯已經不是十分重要了,重要的是曾經記述過、尋找過、存在過。

積石山夏為雍州地。商、周,為羌、戎地。

戰國末期,入秦國版圖。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8年),秦置隴西郡,縣境屬秦枹罕縣。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縣地仍屬隴西郡枹罕縣。

西漢初,縣地屬隴西郡枹罕縣,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取天水郡、隴西郡、張掖郡三郡各二縣,置金城郡,縣境屬金城郡枹罕縣。神爵二年(前60年),置河關縣,屬金城郡。東漢初,縣地分屬涼州刺史部金城郡河關、枹罕兩縣。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隴西郡,枹罕、河關縣皆屬之。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隴西宋建聚眾據枹罕割據自立,自號「河首平漢王」,設百官,改元自立30年。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遣夏侯淵率兵攻克枹罕,斬殺宋建,平定河關,渡黃河入小湟中,河湟遂安。

三國時,屬魏。

西晉初,屬秦州隴西郡。西晉惠帝永寧中(301—302年),涼州刺史張軌分西平郡界,置晉興郡。在縣地大河家設臨津縣,屬晉興郡。十六國時,自治縣境相繼為前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後涼等割據政權轄地。

西秦永康元年(412年),屬建昌郡,北魏,又設定。乞伏暮末永弘四年(431年),西秦為夏赫連定所滅。縣境遂入於吐谷渾。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縣地入北魏管轄。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年),河州刺史楊寬於鳳林川置鳳林縣,縣境東南、東北部地面屬鳳林縣管轄。北周時,縣地分屬鳳林縣和枹罕縣。

隋初,縣境屬枹罕郡,開皇三年(583年),改枹罕郡為河州,縣地屬之,大業三年(607年),改河州歸枹罕郡,臨津縣屬之。後設積石鎮。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河州,轄枹罕,縣境屬之。貞觀五年(631年),置米州。貞觀十年(636年),米州廢,設米州縣,屬河州。貞觀十一年(637年),置安鄉縣。永徽六年(655年),米川縣移於黃河以北(青海省境),改屬廓州。儀鳳元年(676年),安鄉縣西移至安鄉城(安集鄉境內),縣地分屬安鄉、枹罕二縣。隨後設積石軍歸屬隴右節度使。天寶元年(742年),改安鄉縣為鳳林縣,改河州為安鄉郡。代宗寶應元年(762年),縣地陷於吐蕃。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張議潮趁吐蕃內亂,率眾起義,收復河西及蘭、河、岷等十一州,縣地歸唐,不久,復陷於吐蕃。

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吐蕃唃廝啰政權強大,控制河湟地。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木征以河州歸附,復置安鄉郡,屬熙州路。五年(1072年),宋遣王韶擊敗木征,置熙河路。六年(1073年)五月,王韶命景思立知河州。縣境屬之。

金天會九年(1131年),金兵入隴右,取熙、河、蘭諸州,河州入於金。天會元年(1123年),金設積石州。金初,沿宋制,縣地屬臨洮府河州。皇統二年(1142年),更臨洮府為臨洮路,仍屬之。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蒙古滅西夏後,攻克河州、積石州,縣地入蒙古汗國。

元初,屬陜西行中書省鞏昌路。元始祖至元六年(1269年),改河州為河州路,隸宣政院,轄定羌、寧河、安鄉三縣。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將鄧愈攻克河州。洪武四年(1371年),置河州衛,受轄於陜西都司西安行都衛。基層實行裏甲制度,河州原制45裏,明嘉靖時人丁減少縮為31裏,縣境內有銀川、木葉、吹麻、下川、樣卑5裏。六年(1373年),置河州府,領寧河、安鄉二縣,縣地屬安鄉縣。成化九年(1473年),改河州軍民指揮使司為河州衛,復置河州。縣境銀川裏、木葉裏、吹麻裏、樣卑裏、下川裏皆屬河州。

清初,縣境屬臨洮府河州管轄。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廢除明代裏甲制,改設會社制,縣地為西鄉二十九會中的十八會。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於循化營,設循化廳,縣境內癿藏、紅崖、端言、回回、叠古、仰化六部族,歸其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分甘肅省行政區劃為七道,縣地屬蘭山道河州。民國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廢府、州制,將河州改為導河縣,縣境屬之。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導河縣為臨夏縣,縣境癿藏、小關、中咀嶺、居集鄉部份沿山地區屬循化縣,銀川、鋪川、安集等地屬永靖縣,其余屬臨夏縣。

1949年8月,積石山解放,人民獲得新生。

1949年8月至1958年,縣境除安集、銀川、鋪川鄉外,其余屬臨夏縣。

1958年底,臨夏市、臨夏縣、永靖縣合並為臨夏市。

1961年,恢復臨夏縣建制,縣境屬臨夏縣。

1980年6月14日,國務院批準成立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在這漫長的史料裏,有兩個非常關鍵的詞需要說道說道:一是枹罕縣;二是河州路。

秦置枹罕縣,屬隴西郡,治在原罕羌侯邑(今臨夏市雙城)。西漢初枹罕縣仍屬隴西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改屬金城郡(治在今蘭州)。枹罕縣址東移至今新集鎮古城村。枹罕這個地名非常有名,也可以說是元代之前,積石山地名的一個分水嶺,即元代以後,枹罕這個名字才逐漸被少用的。但是,如今它依然是個頑強的存在,即枹罕仍然是一個地名,不過成了一個鎮——枹罕鎮,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地處臨夏市西郊,東接城郊鎮,南至大夏河,西與臨夏縣毗鄰,北靠北塬山。區域面積31.14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37259人。

路,宋元時代行政區網域名稱,始於宋代。宋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府。

河州,十六國前涼分涼州東部六郡地置。以州界近積石山,取【禹貢】「導河積石」之義為名。治枹罕縣(今甘肅臨夏市)。西秦末地入吐谷渾。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於此置枹罕鎮,太和十六年(492年)復改為州。轄境相當今洮河、大夏河中下遊,湟水下遊及桑園峽、積石峽間黃河流域地。隋開皇元年(581年)分東境置蘭州,轄境縮小。

唐寶應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復置。屬秦鳳路。元改為河州路。明洪武初先後置河州衛、府,不久並府入衛;成化中復分置州,不轄縣,屬臨洮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並衛入州。乾隆初改屬蘭州府。1913年州廢,改為導河縣。為通河、湟門戶,宋時漢中茶由此運入吐蕃族境,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都實探查黃河源經此,明初於此置茶馬司。

可以看得出來,河州路在元代相當於一個省。而河州之名在早在【詩經】裏說是一個浪漫在存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需要說明的是,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是元代之後就有的,他們都與歷史上的蒙古西征有關,基本上都可以說是蒙古西征之後的「回回人」與當地民族的融合而形成的。這些民族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家愛國,而這也是生活在黃河岸邊的他們的家國情懷。

在積石山,有一個地方叫大河家,如今是一個鎮,地處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城最北面,東與石塬鄉毗鄰,南與劉集鄉、石塬鄉相接,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以積石山脈為界,北與青海省民和回族自治縣以黃河為界。 區域面積51.64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31077人。清代,這裏屬於屬西鄉二十八會。1953年,屬臨夏縣第七區。1958年,設大河家鄉,後改為大河家公社。1981年,成立大河家公社。2004年,大河家鄉改設大河家鎮。2006年,撤銷四堡子鄉,合並為大河家鎮。 2020年6月,大河家鎮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大河家這個名字是怎麽來的呢?我在【絲綢之路中國故事】裏曾經寫到過:生活在這裏的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等民族,如外出回到家鄉,一看到大河(黃河)就認定自己到家了,在心裏就會不由自主地呼喊——大河——家——大河家!這種呼喊,是人們內心深處真實情感最直白也最熱烈的表達,是我們的家國情懷,也是我們對家園深深地熱愛。是可以讓人感動的,也是可以讓我們自身戰勝困難,生生不息,不斷發展和壯大的無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