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千叮萬囑」這幾個地方千萬別錯過,拍照打卡絕對一流!強烈推薦

2024-07-24旅遊

老孔年過半載,在全中國各各城市、地區都領略過地方的風光和美景,有好有差老孔把每個地區或者城市的美景都給大家分享出來,希望大家在有限的時間都可以去領略一下美好的風光!也希望大家多了解裏面的歷史文化。

千萬要看到最後,越往後越驚艷別錯過!

湖南崀山景區:

是中國景色最優美、發育最完整、類別最齊全、特色最典型、生物最豐富、人景最和諧的丹霞地貌區之一,擁有六大景區,眾多景點令人流連忘返。

八角寨景區又名雲台山,其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個翹角而得名。

這裏的丹霞地貌分布範圍達40多平方公裏,發育豐富程度及品位世界罕見,被有關專家譽為「丹霞之魂」。

其山勢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陡、峨眉之秀」於一體。景區中的眼睛石完全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栩栩如生。

登上八角寨,若逢雲霧繚繞,數百余奇峰異石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恰似鯨魚鬧海。

辣椒峰景區是崀山開發最早的景區,主要有辣椒峰、駱駝峰、林家寨、鵝公寨、蠟燭峰、一線天、龍口朝陽等景點。

辣椒峰拔地而起,淩空突兀,直上直下,傲視群峰,絕對高度180米,上大下小,石頂周長約100米,石腳周長約40余米,呈赤紅色,遠觀像一只碩大無比的紅辣椒。

2002年法國「蜘蛛人」阿蘭·羅拔徒手攀上辣椒峰,使其名揚世界。而駱駝峰由四座石峰組成,頭、軀、脊、尾錯落有致,形象逼真,駱駝身長273米,高187.7米。

旁邊的蠟燭峰形似紅色蠟燭直插雲霄。在蠟燭峰東面陡崖腳下有一條天然縫隙,每當上午11時,太陽直射隙底,可形成「龍口吞珠」的壯觀景象。

天一巷景區原名牛鼻寨景區,因東面有許多形似牛鼻的石孔而得名。這裏以「天下第一巷」為代表的大小「一線天」九條,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一線天群落。

被稱為崀山第一絕的天下第一巷,全長238.8米,兩側石壁高80—120余米,最寬處0.8米,最窄處0.33米。人行於彎曲的巷道中,如置身地底,兩旁絕壁對峙,筆直如刀劈斧削,擡頭唯見一線青天。

當從幽暗狹窄的石巷中走出,會有恍若隔世之感。此外,景區內的義軍寨曾是翼王石達開駐軍之地,至今前後寨門、寨墻依稀可辨。

紫霞峒景區是一條曲徑通幽的峽谷,周圍有紅褐色的懸崖峭壁,夕陽斜照,反射出萬道霞光,數百年因紫氣騰升而得名。

踏入景區,可見溪流淙淙,瀑布飛濺,翠枝搖曳,山花吐香。

這裏包括紫霞宮、萬景槽、紫微峰、紅華赤壁、烏雲寨、劉光才墓、紫霞軒、象鼻石、紅瓦山等大小二十多個景點,環境優美,以峒幽林深,溪澗瀑布、象形山石、宗教寺廟為特色。

紫霞宮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曾為湘西南佛教聖地。

將軍墓是清末光祿大夫建威將軍劉光才的墓地,墓地四周古樹參天,墓碑刻有其生平事跡,墓圍石刻精致絕倫,石羊、石馬、石人栩栩如生。

夫夷江是崀山人民的母親河,其水域貫穿崀山風景區。江水清澈見底,平緩如鏡,水面寬約100米,窄處70多米。

遊客乘竹筏遊覽扶夷江,沿途可經過無影州、長堤柳岸、崀虎嘯天、玉石巷、團魚石、軍艦石、啄木鳥石、婆婆巖、筆架山、萬古堤防、蓮潭映月等眾多景點,兩岸的奇峰異石倒映於水面,如詩如畫。

天生橋景區的崀山天生橋,橋墩長64米,寬14米,高20米,橋面厚度5米,全橋呈圓拱形,劃天而過,氣勢磅礴,被譽為亞洲第一橋。不過目前該景區暫未對外開放。

總之,崀山的每個景區都各具特色,值得遊客們深入探尋,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歷史文化的韻味。

河北廣府古城景區:

是一處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秀美的地方。

廣府古城距今已有 2600 多年歷史,其城墻周長 4.5 公裏,城內面積 1.5 平方公裏。

現存的城墻為明代所建,有東、西城門、四城門、角樓、城樓等建築,氣勢宏偉,古樸滄桑,集中體現了中國古城墻的建築藝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內街道保持著明代街道的尺度和走向,不少清代民居也保存完好。

廣平府署坐落於廣府古城南北中軸線北端,建築規制較高。它是在唐初夏王竇建德所建萬春宮的原址上而建,歷經多次重修。

復建後占地約 5.3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5600 多平方米,有大小院落 19 個,房屋 160 余間。

建築格局為中軸對稱,南端有儀門,儀門內兩側按傳統依次排列著府署的辦事機構六科。

楊露禪故居是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的住所,位於廣府城南關,現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座東面西,分為兩段院落,1992 年在原址上重修、增建,為北方清式建築。

武禹襄故居是武氏太極拳宗師武禹襄曾經居住的地方,位於城內東街。

該建築群坐北朝南,由東、西、中三條軸線組成,屬北方常見的三進式四合院。

其兩側原來還有東西兩條軸線建築,現僅存部份。

弘濟橋橫跨在廣府鎮東 2.5 公裏處的東橋村滏陽河上,為單孔雙敞肩石拱橋。

它由青石砌築,造型宏偉壯觀,大拱券兩端各肩負兩個小券。

橋的外側刻有龍首、鳳、二龍戲珠等圖案,橋面兩側有望柱、欄板等,上面刻有獅子、猴、桃以及各種歷史典故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武家大院位於廣府東大街南側囤市街,原為武汝清故居,是傳統的四進三落大型官宅,具有較高的文物歷史價值和藝術美學價值。東側有四合院、花園廣場等,西側有私塾、戲樓。

此外,廣府古城還坐落在面積達 4.6 萬畝的永年窪中央,四周環繞著 5 公裏寬、100 米的護城河,護城河之外是濕地,形成了獨特的「一城雙水」景觀,被譽為「北國小江南」。

這裏還是楊式、武式太極拳的發源地,誕生了楊露禪和武禹襄兩大門派創始人,是聞名遐邇的太極之鄉。

甘露寺位於河北省永年區廣府古城東關,是冀南地區著名的千年古剎,始建於北魏時期,歷經滄桑,幾經興衰。

其東臨小森林公園,南有千畝生態觀光園,西鄰廣府古城東關新村,北接太極廣場和矽谷化工工業園區。

江蘇惠山古鎮景區:

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景色秀美的地方。

這裏有眾多風景名勝景點,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3個44處。主要景點包括寄暢園、二泉書院、禦碑亭、天下第二泉、惠山寺、春申澗、阿炳墓、中國杜鵑園、錫山施墩遺址等。

寄暢園是江南的山麓別墅式古典園林,也是無錫唯一的明代古典園林。

它初建於明正德十五年,興盛於明萬歷至清康乾年間,後經秦家數代經營成為一代名園,與蘇州拙政園、留園、南京瞻園並列為江南四大名園。

園內現有碑廊、秉禮堂及庭院、碑墻、含貞齋、九獅台等28景,還有碑刻244方及百年以上掛牌古樹名木12棵。

二泉書院位於寄暢園西側、惠山寺北側,由無錫人邵寶始建於明正德十一年。

書院內有君子堂、香積池、拜石亭、點易台銘四面碑等景點,其私家書院景色、布局和悠久的歷史是主要看點。

天下第二泉原名漪瀾泉,其泉水景觀初成於中唐時期。

因陸羽稱贊「廬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而聞名,眾多唐宋文人曾造訪於此品茗觀泉,留下眾多詩文篇章。

惠山寺歷史悠久,歷經多次損毀與重建。寺內建築古樸典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春申澗是戰國末年春申君曾飲馬的水澗,澗內環境清幽,景色宜人。

阿炳墓是民間音樂家阿炳的安息之地。

中國杜鵑園有眾多杜鵑花卉,花開時節,滿園絢爛。

錫山施墩遺址則見證了古代的文化發展。

此外,古鎮的建築風格獨特,為徽派建築,多順河而建,並裝飾有磚木雕刻,將徽派建築風格與當地吳文化相結合。

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到江南水鄉的韻味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氛圍。

寧夏黃河大峽谷景區:

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青銅峽鎮,這裏旅遊資源富集,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然風光秀美奇妙。

景區內的主要景點包括:

- 大禹文化園:位於黃河大峽谷東岸,建築風格為仿漢代建築。其總體布局分為「一核」「一軸」「兩翼」。

這裏有碼頭、廣場、牌樓、大門、鐘樓、鼓樓、明堂、大殿等建築,還有河圖洛書、九州苑和大禹像。

大禹文化園全方位立體化展現了大禹所蘊含的深厚文明與內在精神,成功塑造了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聖地。

- 十裏長峽: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是黃河中上遊最後一道峽谷,由賀蘭山余脈、牛首山相夾而成,全長十余裏。

峽谷山高水深,兩岸山石「土色如金」,山壁聳立對峙。

這裏水流湍急,氣勢磅礴,奇景紛呈,有天書雄閣、睡佛山、青銅峽石刻等眾多自然景觀鑲嵌在黃河兩岸,令人目不暇接。

傳說大禹治水時用青銅神斧劈開石山造就了此峽谷,晚霞與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現出青銅色,故而得名。素有「黃河小三峽」之譽。

- 一百零八塔:地處青銅峽黃河大峽谷西岸唐徠古渠引水口,是寧夏河套地區西夏時期重要的古塔建築群,為世上稀有的大型塔陣。

塔群依山勢鑿石分階而建,整體建築按奇數排列成12行,呈等腰三角形狀。該塔歷經元、明、清數次修繕,從土坯塔演變成磚砌塔,總體布局和基本形制仍保存著西夏始建時的風格。

塔內出土的西夏絹質彩畫、泥塔模、彩繪造像、西夏文殘經等文物,見證了寧夏絲綢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青銅峽攔河大壩:這是一座以灌溉、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防淩等多種效益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

1958年8月26日工程開工興建,1967年第一台機組發電,它是中國第一座也是唯一的閘墩式水電站,總長693.75米,最大壩高42.7米。

由河床閘墩式電站、混凝土重力壩、溢流壩、河西和河東渠首電站等組成。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0.2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3.5億千瓦時。

工程的建成結束了寧夏無壩引水灌溉的歷史,是寧夏20世紀文明創造的歷史見證,2010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 寧夏引黃古灌區:青銅峽灌溉古渠是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與古代的都江堰並列,素有「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的美譽。

自秦、漢以來,青銅峽渠系縱橫、奔流不息,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幹渠之首匯集於此,主幹渠總長超過1200公裏,潤澤黃河兩岸,灌溉沃野千裏,滋養億萬百姓。

2017年被國際灌排委評定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實作了寧夏「世界遺產」零的突破。

- 寧夏水利博覽館:位於青銅峽黃河大峽谷北入口中心,與九渠廣場、青銅古鎮遙相呼應。

館內由序廳、千秋流韻、盛世偉業、水利未來、水利文化、水利人物六大部份23個單元的內容組成,綜合了展陳、研究、交流、教育等功能,透過537件展陳文物(實物)生動展示了從秦漢至當代,歷代勤勞智慧的寧夏勞動人民興水利、除水害的偉大治水實踐。

- 青銅峽黃河鐵橋:位於景區入口處,是寧夏境內第一座黃河大橋,1959年7月1日竣工通車,由蘭州鐵路管理局橋梁工程隊設計搭建,主要是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及黃河兩岸運輸物資而建。

鐵橋上部為美國、英國、加拿大制造的上承式鋼桁架梁,下部橋墩采用木樁及鉛絲籠塊石結構,全長292米。

鐵橋作為一處具有代表性的近現代工業遺產,2010年12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 青銅古鎮:位於旅遊區入口處,秦、漢渠以西,是自治區建設沿黃城市帶打造的重點專案之一,也是黃河金岸標誌性建築。

它依托青銅峽市秦漢古渠非物質文化遺產、優越的黃河水系生態環境資源,打造「塞上驛站」品牌,由徠·湯泉、古渠市集、萌寵親子樂園和圈子藝術酒店四大板塊構成,可滿足遊客食、宿、行、遊、購、娛的需求。

看完這些風景大家最想去哪呢? 可以和老孔分享一些你們去過的地方和美好的風景,看看有沒有老孔沒有到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