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旅途見聞】跟著老韋,去他的布依族寨 作者/李戰軍

2024-04-16旅遊

【 聽說他是布依族,就想去他老家看看。在一大片郁郁蔥蔥的半山坡上,隱隱約約地發現了幾戶綠樹掩映的房屋。純正的原生態!盡管他唱的我一句也聽不懂。一陣微風吹過,水面上波光粼粼,讓人能聽到細微的流水——】

【旅途見聞】跟著老韋,去他的布依族寨

李戰軍

去年9月鐵33團汽車2連戰友安順聚會,我認識了韋正興。

韋正興是原鐵道兵33團汽車1連的75年兵,年齡比我還長1歲,我便改口稱他為韋大哥,有時也喊他老韋。

原來在33團老兵群裏看過他寫的詩,句子不長,可是很接地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感人。

因為都是一個團裏的,這樣就有了一種潛在的感情,所以一見面,用不著介紹,我們的手就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韋正興給人的第一印象很樸實,花白的短發,黑裏透紅的額頭,厚厚的嘴巴,一臉的淳樸厚道。他個頭不高,卻很敦實,腿腳也利索,根本看不出他的實際年齡。

尤其他對人很熱情,一開口說話,總是面帶微笑。

聽說他是布依族,我就想去他老家看看。

韋正興的家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本寨鎮巖下村一個叫小壩的地方,位於貴州省西南部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分水嶺,隸屬安順市管轄。

從安順出來走貴黃高速,到鎮寧縣也就30多公裏的路程。可是從鎮寧到本寨鎮巖下的路卻有60多公裏,盡管也是很好的縣鄉柏油公路,可那道路左拐右彎的,不是上坡就是下坡,而且彎的很急,常常讓人想不到的提心吊膽。

幸好老韋的車技很嫻熟,聽說在部隊時開車就受到人們的好評,退伍後在安順市教育部門也開了幾十年的車,所以說他開的車很穩,頗有安全感。

一路上,從他的話語裏,讓我對布依族有了大致的理解。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有人認為,西漢時的夜郎國,與今布依族有淵源關系。但最有說服力的是說與壯族有同源的關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還保留著一些古代越人的風俗習慣,如居住幹欄式房屋、敲擊銅鼓等。

布依族以農業為主,首要栽培水稻。男人喜穿對襟短衣、長褲、包頭巾,婦女大都穿農家自已紡織的布依土布,穿蠟染的右衽大襟衣,著長褲或褶子裙,戴銀質手鐲、耳飾、項圈等細軟。布依族人好客、熱情、大方、真誠,凡來到山寨的,親朋故舊、素不相識的,一律會以酒相待。

中途,老韋還找了一個苗族朋友楊老師,我們在苗寨停了段時間,楊老師還找來幾個當地的苗族老藝人,給我們跳了當地的舞蹈,唱了當地山歌,中午苗寨的朋友還燉了一大鍋新鮮的雞肉雞湯,喝了當地的包谷酒。我說,回頭一定要寫點苗寨的文章,這個地方很有文學的特色。

剛吃過午飯,天氣還有點熱,老韋說已經距離他們家不遠了。我說,那就先到你家看看,最好找一點原始的東西開開眼界。

於是,我們就上了車,把車窗玻璃搖了下來,那山風就晃晃悠悠地吹了過來,讓人覺得身上涼颼颼的,十分的愜意。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地勢北高南低,坡度變化較大。我們的車很快就上了縣境東北部的茅草坡山主峰,老韋說這是全縣的最高點,海拔一千六百多米呢。看來,鎮寧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怪不得一路的都是山地和丘陵。

忽然,我發現距離我們盤山腳下有一條清水河,水流清澈見底,別有一番輕流曼舞的婀娜多姿,在陽光的照射下,虹霓隱現,縹縹緲緲,似實如虛,神奇美妙。

老韋說,這是他們的母親河,他們就是吃這河裏的水長大的。他用手指著對面的一排群山說那裏就是他可愛的家,說原來壩子上吃水還是很困難的,這幾年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好,他們所處的村莊可以吃到自來水了。

我擡眼看了一下河對岸,在一大片郁郁蔥蔥的半山坡上,隱隱約約地發現了幾戶綠樹掩映的房屋,四周的群山靜謐,在被雨水沖刷幹凈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雲,金色的陽光給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鋪上了一層金輝,顯得很詩情畫意。

老韋說他們村的周圍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銻、鉛鋅、鐵、錳土、陶土等,都在等待開采。附近還有神奇壯觀的夜郎洞、石花洞、響水洞以及天坑、燕峰斜崖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讓我在他這裏停幾天,可以帶我去看看的。

我說,來年吧,今天就去生你養你的那個小壩看看吧。

七拐八拐的大約走了又大半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小壩寨,這裏就是韋正興兒時生活過的地方。

這個壩子不大,大概有幾十戶人家,住房有「幹欄」式樓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就是那石板房,因為鎮寧這地方生長著天然的重晶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炭石等不同的石塊,當地布依族的居民們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頗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布依族民居多為幹欄式樓房或半邊樓,也就是在前半部正面看是樓,後半部背面看是平方式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條或石塊砌墻,墻可壘至5至6米高。除檁條、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竈、缽都是石頭鑿的。最關鍵的是以石板蓋頂,風雨不透,冬暖夏涼,防潮防火。

一切都看似簡陋,一切都樸實無華,但卻固若金湯。村裏的石建築,據說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所以當地人既堪稱這為凝固的音樂,又可當作不朽的史詩。

但這種房屋采光較差,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已經進行了房屋改造,大多的人都用水泥和鋼筋來建房,而且結構也很新穎。

老韋家的新房也是10多年前建的,是他三兄弟一起湊錢合蓋的,那時候村裏還沒有通公路,汽車上不來,好多建築用料都是他和兄弟們手搬肩扛運上來的。不過房子蓋起來,他住的少,因為他在安順買的有房子。

說著我們就來到了他的家。據說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講究的,首先要請人看風水,靠山最好是「臥獅拱衛」、「青龍環護」、「貴人座騎」等山勢,所以這裏的居民大都選擇依山傍水處作宅基,不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

韋正興的房屋就建造在一個半坡上,那坡很陡,且連拐幾道急彎,他接連打了好幾把方向盤才把車停下。

這是普普通通的農家布局,背後是蒼山翠嶺,房前面是一條村道,村道旁有一道溝壑直通山下的清水河,可謂是依山靠水,三面群山環繞,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主從有序,嚴謹對稱。且房屋後面有蒼翠的修竹,房前有根深葉茂的杜仲樹,站在他們家的院落,感覺到鳥語花香,視線也開闊。

老韋家的房屋是兩層小樓,現在只有他的嬸嬸在家居住,他的兩個弟弟在外地打工,也很少回來。因為他的嬸嬸不知道我們要來,就去附近的地裏做工去了,那門還緊鎖著。

為了不打攪他嬸嬸,我們就在這個院子內站了一會兒,我還特意開啟他們已經通的自來水管洗了把臉,順便還嘗了一下那水管內的水,覺得那水有一股桂花香味,挺甜的。

放眼望去,只覺得這裏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環境清新,山腳下遠遠的那一片片稻田也一半的淺綠,一半的金黃,發著光亮。

我說,唱支山歌吧!老韋,這麽好的風景!

老韋就亮開嗓子:哪呀嗨啊——

純正的原生態!盡管他唱的我一句也聽不懂,可是老韋很激情澎湃一臉專註的樣子,很讓我敬佩。

老韋說唱山歌是他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傳統,現在的年輕人,到了過節的時候都會唱,因為可以收獲愛情。

據說布依族傳統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每當「六月六」節日來臨,各村寨都要殺雞宰豬,用白紙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雞血或豬血,插在莊稼地裏,傳說這樣做,蝗蟲就不會來吃莊稼。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視這個節日,有過「小年」之稱。節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領青壯年舉行傳統的祭古掃寨。然後,一些人帶著糯米飯、雞鴨魚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也叫趕場和趕集,在寨外說古唱今,並有各種娛樂活動。夕陽西斜時,「躲山」的群眾會一家一戶席地而坐,揭開飯籮,取出香噴噴美酒和飯菜,互相邀請作客。

等到夜幕降臨,從五村八寨的女娃們都穿著艷麗的花邊衣服,鎖著極好看的盤花紐扣,小夥子們穿著對襟衫,系著留須的腰帶,吹著木葉,一個個滿面春風地就開始進行對歌和「丟花包」活動,這時候是男女定情的最好時機。

這個時候,人們會找一個平坦的大草地,有人會雷響牛皮大鼓,那鼓聲會時快時慢,時抑時揚,加上鏘鏘的饒鈸聲,到處是人喊馬嘶,笑語喧嘩。男女青年這時一群,那裏一堆,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則彈月琴,吹木葉,唱著古老的山歌,向對方表示著熱烈的愛情。

唱歌之余,也有丟花包的。花包是用各種彩色花布做成形似枕頭,內裝米糠、小豆或棉花籽,花包的邊沿綴有花邊和「耍須」。丟時,男女青年各站一邊,相距數米,互相投擲。其方法有右側擲、左側擲和過頂擲,但不準橫擲。要求甩得遠,擲得快,接得牢。如果小夥子將花包向自己心愛的人投擲,沒有過肩,包就落地,則要向對方送一件禮物,如項圈、戒指、手鐲等物,所送之物,被視為愛情的信物。

不知道老韋的愛人是不是對山歌對出來的,我沒有問。

下得山來,我們來到了韋正興所屬的巖下村村部,見到了一個很年青的陳支書。

村部坐落在山下一塊很平坦的凹地,是個一字排開上下各有十多間的兩層小樓,院內有一個新建的籃球場,整個院落打掃的很幹凈,完全是新時代的新農村形象。

一到院內,就聞到一股稻花的沁香。原來村委的一墻之隔,就是一片金黃的稻田,此刻正隨風搖曳著等人收割。稻田的下方,是那條潺潺流動的清水河,一陣微風吹過,水面上波光粼粼,讓人能聽到細微的流水聲。

小陳支書給我說,這幾年靠著黨和國家的強農惠農政策,家家戶戶的日子蒸蒸日上。村村通了公路,家家用上了自來水,莊稼長的也旺,山貨也有人收購了,村民們富裕了,好多家庭都蓋起來多種形式的樓房。作為村裏的領路人,他們信心大增,正在引導大家形成建設繁榮富裕美好鄉村的共識,去強化科學跨越,為村裏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出一點力呢!

老韋也說過去他在縣城中學讀書,從自己的小壩天不亮就步行出發,常常要到了晚上快熄燈的時候才走到學校。路途,就是啃自己帶的一點幹糧和薯仔,喝點泉水堅持著,有時候會把兩條腿跑的紅腫。他說過去的那個時代永遠的不復還了。

眼看太陽漸漸西沈,小陳支書好意地挽留我們住一晚上。他也是布依族人,說布依族人重禮好客,他們這裏的「青苔凍肉」、「拌豌豆涼粉」、血豆腐、狗灌腸及鮮筍和各種昆蟲加工制作的風味菜肴是很有名的,一定讓我嘗嘗他們當地的包谷酒和地方小吃。

我說等以後吧,等我某一天再來的時候,一定在老韋家住幾天,來嘗嘗這裏的鄉村小吃,來挖掘一下這裏的布依族文化。真的希望他們這裏的綠水青山不要被人為的破壞,更希望這裏的村民們一年比一年過的更有滋有味。

作者簡介

編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