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景生明——在和田二中的日子

2024-03-16旅遊

和田二中的日子,是我二十多年來教書生涯中最值得記憶的片段之一,它豐富了我的閱歷,豐富了我的歷史觀,或者說,我至今還理解不了這段日子的真正價值。

和田,古稱於闐。是戰國秦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清代至民國稱和闐,1959年改稱和田,和田地區面積近2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兩個浙江省的面積,其西南有210千米邊界線與印巴克什米爾相接。境內有26個民族,以維吾爾族為主,是全疆維族最集中的地區,在全地區的170萬人口中維族占160萬,地區首府和田市距烏魯木齊公路裏程1983公裏,長途汽車穿沙漠公路疾弛一晝夜始可到達。飛機則只需1小時40分鐘。

和田是古代絲綢之路南線重鎮,玉石之路發源地,它主要由昆侖山、帕米爾高原冰川河流沖積灌溉而成的大小200多塊綠洲組成。綠洲只占總面積的3%,以天空俯瞰,它們尤如茫茫的沙海中一塊綠色的田園,又恰似遺落的一塊塊碧玉,它不僅使我聯想起一句古詩:「荷葉何田田」。

和田地區最大的威脅是幹旱,全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相當於浙江省某些地區一天的降雨量,但蒸發量卻達2000毫米以上。全年浮塵、沙塵天氣在200天以上。農作物生長、居民生活用水全靠地下水。

和田二中是整個和田地區25萬平方千米範圍內唯一的一所漢族高中,準確的說法應該叫漢語言高中,直屬和田行署,縣級單位,全地區漢族幹部群眾子女90%以上在該校就讀高中,而這些子女的讀書問題直接關系著廣大漢族幹部是否安心工作,和田地區政局社會是否穩定的大局。其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因此,浙江、山東、北京等地援助和田地區教育,不僅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也是關系邊疆穩定的戰略性舉措。

該校創辦於1958年,占地面積90畝(有分校30畝)。目前有37個教學班,2000名學生,教職工114人,大部份是漢族,其中有支教老師35人,約占教工總數三分之一。校本部總的建築面積為21000平方千米,其中由浙江省授建的之江圖書實驗樓,之江學生公寓樓,學生食堂建築面積共計5490平方米,約占全校總建築面積的四分之一。學校主體建築是建成於1992年的集教學、實驗、辦公於一體的一幢4層綜合大樓,總建築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

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以當地政府支持及兄弟省市大力援助之下,教學條件不斷改善,學校發展很快,在校生數從600多名上升到目前的2000多,高考上線率從三年前的20%上升到2004年有72%,現有多媒體教室2個,理、化、生實驗室5個,實驗能力達95%,圖書館藏書5000冊。閱覽室訂有報刊百余種,校園綠化、美化、硬化井然有序,十分整潔。高大挺拔的白楊、蒼勁的柳樹、猶如一道道防風高墻。抵禦著風沙的侵襲。枝頭已泛上層層嫩綠,桃花杏花爭相綻放。

學校日常教學管理嚴格有序,各項制度嚴密健全,教師工作均與考核掛鉤,總體上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格局已形成。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學校的衛生工作,盡管這是沙塵很兇,晝夜塵土可積一厘米,但教學在衛生時常保持著整潔,樓內地面、門窗台面以至各個角落學生每天擦洗三次以上,學生會、團委檢查十分頻繁仔細,因此經常保持著潔凈光亮,可說一塵不染。

學校對支教老師的生活可謂照顧各至,十分關心,但因條件所限,交通不便,資訊閉塞,仍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尤其是教學工作的軟環境。我們浙江支教老師初到該校一月多,但每次去圖書館,始終不得其門而入,閱覽室雜誌全是2003年以前的,且多數塵封已久,2004年的新雜誌一份也看不到。至於學生借閱就更談不上了,幸好浙江省給我們支教老師訂閱「浙江日報」,但也要相隔20多天後才能看到。高一新生入學成績從100分到500分不等,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夜自修也只是住校學生,教學、辦學觀念的落後嚴重制約著學校的發展。

浙江援和幹部凡在和田市工作的行政幹部、醫生、教師都統一安排在地委大院調幹樓住宿,俗稱援疆樓,有專為浙疆援疆幹部開設的小食堂,宿舍為兩人一套的80平方米套房,衛生間、廚房、客廳、臥室內電話、電腦上網設施齊全,生活條件遠比其他省區援疆幹部優越,處處顯示著浙江省經濟發達的大氣。

地委大院門口有值勤的民警,有漢族 、維吾爾族。住在院內,安全不用說。自我感覺也膨脹了很多。

報到第二天,學校領導專門為烏魯木齊、山東、北京、浙江的支教教師及誌願者在紅瑞大酒店舉行了歡迎宴會。

緊張有序的教學工作馬上就開始了,我們來自水質江各地支援和田二中的11名支教老師各自走入了自己的角色,成為和田二中的一員。我接任上屆援疆教師沈海飛的高一歷史,任高一1-4班歷史,每周16節,這裏歷史課比浙江多排一節,每周4節,並任政史地教研組長,本組歷史教師共7名,基本都是青年教師,參加工作不久,熱情高,經驗少。

作者景生明,甘肅省icon康樂縣icon人,1960出生,1982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icon歷史系,學士學位icon,中學高級教師。曾任教康樂一中,擔任康樂二中校長,1990年代調往浙江省icon台州一中,曾被選為浙江省笫四批援疆幹部派往新疆和田地區icon支教,足跡遍及天山南北。曾獲浙江省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icon,全國少數民族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鐘情地方史和民間文學,有十多篇文章發表於【臨夏州文史資料選輯】等報刊文集。1997年由蘭州大學出版社icon發行專著【甘南民變史略】,因其考證翔實,觀點持中,且有親訪在世起義者及遺屬口述實錄,被業界譽為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