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龍潭古鎮、蔡畈古村

2024-01-22旅遊

地處大別山南麓的安徽省太湖縣,擁有多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古村,湯泉鄉的龍潭古寨和蔡畈古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2023年12月3日,依然是個晴好的日子,持續的晴好天氣,氣溫有了明顯的回升。冬日暖陽下的周末,想去戶外爬山,又不想吃苦起早,忐忑了好幾日,臨了還是開車去鄉間轉轉,最終去了太湖縣湯泉鄉,看了久仰大名的古村寨。

8:10從縣城出發,導航至龍潭古寨,最優路徑47公裏,1小時33分。途經響腸、秦河、菖蒲,在菖蒲加了油,菖蒲加油站建在鎮北高地的083縣道上,這裏可以俯瞰小鎮的全貌。

離開菖蒲鎮,就開始向南翻山,在港河村分汊口,導航選擇向左分路(右行有一條等級高一點的公路,向西繞道柳園、柳畈,要多12公裏的行程)翻了一山又一山,到了偏遠的舒龍,這兒的路中央有棵200年樹齡的銀杏樹、路內側有棵190年樹齡的楓香樹。因為修路,破壞了古樹的根系,銀杏樹有枯死的跡象了!

羅家沖是嶽西個方向上,最偏遠的地方,過了這兒,翻過雙峰尖的埡口,就是太湖縣界了,在埡口太湖一側還有「李保堂烈士墓」。這條路叫祠堂路(名字由來可能是因龍潭寨村的胡氏祠堂),祠堂路一直延伸到黃崗村,連通362省道。

翻過山口,在太湖縣內,沿山崗一路下坡,這兒也是黃沙子岡,長著小松樹。坡陡彎急落差大,汽車穿行在山脊上,掩映在松濤之中,靈動如滑翔,充滿了詩情畫意!

車行至山下,就到了龍潭谷底的古寨了。村口有幾株香樟樹,很有年代感,古樹枝椏橫生,仿佛在側身歡迎遠道而來的貴賓呢! 龍潭古寨坐落在美麗的花亭湖畔湯泉鄉境內,東連天柱一隅,北依嶽西山水,人文歷史悠久,建築古樸淡雅,是中國徽派建築藝術和皖西南建築的典型代表,2009年列為太湖縣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料記載,695年前,江西大水成災,一位名叫胡誨璉的中年人,背著父親胡早仁和母親楊氏的屍骨,由江西瓦屑壩出發,攜妻帶子,準備前往嶽西天堂寨安家落戶。胡誨璉一家輾轉千裏,歷盡辛勞,在一個名叫竹林窠的地方尤感疲勞,在此地小憩片刻後繼續前行,到吃中餐時發現幹糧丟了,胡誨璉讓家人就地等候,只身返回尋找,終於在竹林窠找回幹糧。胡誨璉高興欲返,突然發現此地龍脈旺盛,溪流靈動,又被兩側山巒兜裹,符合「山環水抱必有大發者」的風水定律,遂不再前行,定居此地。這就是龍潭胡氏一世祖誨璉公,胡氏後裔一直在祖居地的河床兩岸繁衍生息,五座石拱橋鑲嵌其間,山色秀美、溪流潺潺,宛如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畫卷。

龍潭古寨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二十余幢,大多遵循「枕山、環水、面屏」的居住理念,布局、巷道、外形、水系等十分考究,山水風光拱秀壯麗,鄉土民情敦厚樸實,集青山綠水、幽谷曲徑、飛泉翠竹於一身,融田園美景、鄉村風情、傳統建築文化為一體,自然旅遊資源、社會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相得益彰。

遊完龍潭古寨,已經11點多了,開車出發路過胡氏祠堂,穿過黃崗小鎮,到15公裏之外的蔡畈古村。中途還走了一段362省道,這條省道橫行在花亭湖水庫北岸,連通太湖縣城和嶽西縣冶溪鎮,貫通了太湖縣百裏鎮、牛鎮鎮、湯泉鄉、寺前鎮。

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距今500余年的蔡家畈古宅群,名列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蔡畈古村深藏皖西南大別山區太湖縣湯泉鄉金鷹村,地處花亭湖水庫北部山區,也許正因舊時山高林密,嶺路彎彎,交通閉塞,才使得650余間明清古建築群免於戰火,保留至今。

村旁的龍泉古池,是村裏居民數百年人畜日常飲用水源地,雖然如今有了自來水,但村裏一些老人還會來這裏提水。村裏老輩人說龍泉水甘甜可以直飲,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確,村中近百歲老人很多,一個個身材較瘦,身體康健、精神良好。很少生病。有人將此地水土拿去化驗,發現蔡家畈水土富含許多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礦物質及硒元素。龍泉口永遠放著幾個竹筒,方便來往行人取水解渴。 進入村口,便是廣場,這裏是古今村民聚散地,村中古建築群列分祠堂、府院、民居三個等次,處處古風濃郁。群山環繞,竹木綠植擁抱的景觀中,蔡家畈古宅群依山而建,座西北朝東南落在山沖間,一條小溪流穿村而過,將古宅分為河東河西,河床上架設的幾塊石板橋,是兩岸往來通道。

今時沿著修建寬敞的道路,駕車探訪古宅群,踏在500多年的古村石板路上,置身古風古韻古宅間,仿佛今人變古人,穿越回到古明清。

古村落蔡家畈,過去曾是蔡姓居地,後蔡姓搬遷,殷氏先人來此定居,就地取材,修建住宅村落,古宅群中殷氏祠堂(祖堂)最為莊嚴,青磚石塊木結構,雕樑木柱石鼓托,徽派隔火馬頭墻,石雕門框大木門,方型石墩門邊分,小瓦屋頂安神獸,上重堂庭供列祖,中重堂庭義族事,下重堂庭集族人。祠堂一般是紅白喜事時族人才啟用,而每逢過年過節,族人們會端上魚肉酒飯,齊集祠堂,由族中德高望重長者帶頭焚香祭拜祖宗。據說,蔡畈殷氏祠堂(祖堂)始建於清朝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時至今日,雖歷經風吹雨打220年,而置身祠堂內,發現樑柱上的對聯、墻壁碑記、大門頂上的匾額字跡清晰完好。

午後13:00左右離開蔡畈古村,導航回嶽西,到田頭鄉26公裏,大約需要1個小時,全程是盤山公路,路寬也是僅供一車通行的樣子,好在全程沒有什麽匯合的車子,山路崎嶇走了個寂寞。14:00如期到了田頭鄉,臨河(撞鐘河)而建的鄉政府駐地,建築物少的可憐,在橋頭廣場偶遇80歲大爺吐槽,我們短暫停留過後就回返。導航回菖蒲的道路,最優路線依然是最近、最窄、最彎、落差最大的路線,可能是想著我家師傅車技了得的緣故吧! 從菖蒲回縣城,我們選擇從中關鄉經過,一是走環線不想走回頭路,二是菖蒲至縣城的083縣道是陽關大道。今天走的彎道太多了,是該走走大道舒暢舒暢了!

從早上8:10由天堂鎮出發,經響腸鎮、菖蒲鎮,到太湖縣湯泉鄉的龍潭古寨、蔡畈古村,返回時由田頭鄉、菖蒲鎮、中關鄉回到天堂鎮。全程環線約150公裏,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狹窄的村級公路,翻山越嶺、上下盤旋,走過了無數的彎道,下午4:00左右到家的。 再一次感慨近些年來,國家在基建工程上的力度,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在交通方面的感受最為深刻。一方面是村村通、戶戶通,條條大路暢通無阻;二是山區水泥路交織成網,有繞山緩行大路、有翻山盤山小路。駕車出行選擇性多了,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路徑,精準導航更是出行無憂,但只要離開導航就是瞎子了,無所適從,科技發展的兩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