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10時,廣州陳家祠當天的參觀門票又一次「秒光」。每到節假日,陳家祠的門票經常「一票難求」。這座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的祠堂古建築,已成為外地遊客到廣州打卡的熱門地之一。
歷經131年,陳家祠依然光彩奪目,向遊客展示博大精深的嶺南文化,其背後是一代代文博人在接力守護、竭力傳承。
百年榮光:陳家祠號稱「百粵冠祠」
走進位於荔灣區中山七路恩龍裏34號的陳家祠,只見正門橫額上寫著「陳氏書院」四個大字。其大門上有一對高達4米的大型彩繪門神,威風凜凜。其中,秦瓊為紅臉門神,尉遲恭為黑臉門神。陳家祠內,中外遊人如織,為精美的磚雕、灰塑等工藝所陶醉。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館長黃海妍介紹,陳家祠,又名陳氏書院,為廣東七十二縣陳姓宗族在廣州合資建設的合族祠。其落成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是廣東地區著名的宗祠建築;主體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三路三進,共九廳六院,以「聚賢堂」為中心。
該祠堂建築大量采用石雕、磚雕、木雕、陶塑、灰塑、銅鐵鑄、繪畫等工藝,裝飾於廳堂內外的瓦頂、檐口、梁架、廊廡之間,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工藝之大成,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築,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號稱「百粵冠祠」。
1959年,陳家祠被辟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收藏、研究和展覽廣東地區為主兼及全國其他地區民間工藝的藝術類博物館;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守護瑰寶:第8次組織灰塑保養維護
遊客們驚喜地發現,陳家祠部份的屋頂正脊、垂脊等處,百年灰塑作品煥發新顏,更加光彩奪目。這是陳家祠新一輪灰塑保養維護的成果。
灰塑,這一嶺南民間傳統建築裝飾工藝已超過500年歷史,並在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文物保護管理部主任石浩斌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灰塑是陳家祠建築裝飾藝術的一大亮點。在陳家祠建築當中,灰塑裝飾工藝分布廣泛、規模宏大,屋頂正脊、垂脊、屋檐、山墻、廊門窗檐等處均有分布,總長度達2500多米,平均高度為0.9米,總面積約2448平方米。
「傳統工藝和材料制作的灰塑隨時間增長,會出現褪色、附生植物、汙漬、表層輕微開裂、返潮、泛堿、保護層脫落引起內部金屬骨架銹蝕等問題。每隔5-7年需組織灰塑的保養維護。」石浩斌介紹,今年1月,陳家祠灰塑保養維護工程正式啟動。這是自1980年代初該館恢復開放以來,組織的第8次灰塑保養維護,維護面積達1285平方米。
在本次灰塑保養維護開展前,該館用了一年時間,尋找陳家祠灰塑的歷史原狀,利用近年來從多種途徑搜集到的陳家祠各歷史時期圖片資料,進行細致的比對和分析,至2023年初基本完成了相關資料研究和準備工作,使新一輪陳家祠的灰塑保養維護有據可依。
本次施工從陳家祠後西齋開始,工期將持續至2026年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灰塑代表性傳承人邵成村擔任技術負責人,親自指導本次施工。
作為有著百年歷史的文物古建築,陳家祠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近年來,新技術也被運用到陳家祠的保護中。據介紹,2016年至今,陳家祠建設並不斷提升「陳家祠古建築安全動態監測系統」,引入科技手段動態監測地下水、沈降、裂縫、傾斜、白蟻病害等,守護這座嶺南建築瑰寶。值得一提的是,陳家祠在國內率先將白蟻監測系統用於文物建築預防性保護,目前已將白蟻侵蝕成功攔截在古建築以外。
創新傳播:光影秀讓古建築「活」起來
5月2日19:30,「陳家祠光影秀」閃亮登場,只見:從陳家祠建築屋檐上飛來兩道光影,光影不斷追逐、遊動,最終在建築正面中心碰撞出一個巨大的漩渦。兩位威武的門神從漩渦中出現,身後的旋渦中透射出道道光芒,流光勾勒的祠堂大門徐徐開啟……
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這場持續15分鐘的獨特「陳家祠光影秀」,每天要上映兩場,為市民和遊客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為何要打造這場光影秀?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館長黃海妍介紹,陳家祠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也是廣州文旅融合的標誌性建築,2023年度觀眾參觀人數為188萬人次。但由於缺乏夜間照明,陳家祠僅能在白天供遊客觀賞門神彩繪、磚雕等建築裝飾。
為了讓市民、遊客在夜間也能領略陳家祠建築裝飾之美,進一步提升陳家祠的宣傳推廣效果,該館開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堂正立面夜間景觀展示專案」(簡稱「陳家祠光影秀」)。
該專案對陳家祠正立面夜間景觀進行展示制作,透過取材陳家祠歷史文化、建築裝飾工藝等元素,綜合運用燈光照明、投影和虛擬展示等技術制作,全方位突顯陳家祠作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的魅力。
「‘陳家祠光影秀’於2023年9月27日啟動,標誌著陳家祠正式進入了全新的光影時代。自今年春節開始,這個光影秀在法定節假日每天19:30、20:30各上演一場。」黃海妍表示,「陳家祠光影秀」不僅讓文物「活」起來,為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瑰寶註入新的生命力,同時也為陳家祠帶來了新的吸重力,讓市民和遊客在夜晚也能欣賞到陳家祠堂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文|記者 黃宙輝圖|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