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故鄉的路

2024-02-10旅遊

從神農故郡仁山樂水的安仁縣城香草坪去外婆家洋際桐崗,有一條淹沒在農田稻海和山間老林中的小路。兒童、少年乃至成年後,我每次踏上這條路,心中都會萌生出一種近乎朝聖的激動。

外婆家,是我的故鄉,是我心靈深處不可觸及的柔軟,猶如嵌入我靈魂的圖騰……

我一歲多,從清溪田中坎奶媽家被送到外婆家撫養。遠離父母的歲月,慈祥、善良、溫暖的外婆是我的守護神。 祖孫倆建立起延綿終生、至情至聖的深厚情感。

外婆家在湘東南安仁縣與耒陽市馬水坪田賀塘相界的一個小山村。這裏青山環伺、綠水蕩漾,山裏長滿翠竹、青松、賤栗樹。這裏民風古樸、淳厚,人們善良、溫暖。因為我父母不在身旁,鄉親們對我多了一層關愛與友好,小夥伴們對我多了一層友誼與關照。裹滿陽光與愛意的日子裏,我活成了一個幸福滿滿的小蜜糖娃。

這就是為什麽我五歲離開外婆家隨母親去遠方時會哭得撕心裂肺,因為心中有著萬般不舍。離開外婆家很多年後,那裏一直是我心中高聳入雲的聖殿。只要有機會回到故鄉,那就是我精神上的一道盛宴。

最早踏上的探親之旅,我依然是個孩童。長途汽車到達的縣城汽車站位於永樂江縣城一側,外婆家在永樂江另一側。

下車後,回鄉之旅從坐著渡船橫渡永樂江開始。水碧碧,船悠悠,船工號聲入雲天,滿是詩情畫意。

渡過江,我們走在一馬平川的清溪洞平原,經過清溪、紅光、紅星等村落,向洋際進發。清溪是安仁農業發展最好的區域,一直是魚米之鄉。夏天一路金黃稻海,冬天一片紫雲英花鄉,讓人心曠神怡。

清溪茅坪到洋際桐崗之間橫亙著一座大山——牛丘坳。一條山間石板小路從山底蜿蜒拾級而上。陡峭的山路兩旁,鱗次櫛比地分布著水田和山塘。山塘水或是長期隱藏深山之故,格外清幽深邃。山間寂靜,行人罕至。小路兩旁的山巒,長滿參天古樹與青青灌木。近看似畫,遠望似錦,既神秘又秀麗。

沿小路攀行數裏,我們氣喘噓噓,終於抵達山頂。一座年代久遠的青磚亭子映入眼簾。小路貫穿古亭而過。我們在古亭停下,坐在板凳上稍事休息。細細打量古亭,因為人煙稀少,歲月給它留下的銘印隨處可見。

越過古亭,下山小路兩旁是另一番景象。鮮見綠色植被,滿目紅壤山包。石板小路直接沿山坡而下,無遮無攔,就像在一片巨大的赤緞上蜿蜒著的一條皺褶從天灑下。洋際公社桐崗大隊牛丘灣生產隊已是遙遙在望。

到達山谷,我們走進桐崗灣。一條小路在壟裏穿行,通向外婆家所在的村莊。步行兩裏地,我們來到桐崗小學所在的學文生產隊地段。小路上,一棵參天楓樹像把巨傘,樹冠懸空在鄉村小路上。若是炎夏,路人會在樹下乘涼,享受盡情吹拂的涼風。

再前行兩三裏,外婆家的小山村已清晰可見。我不禁雀躍,仿佛依稀看見慈祥的外婆站在大門外,手搭涼棚遠望,盼望我們歸來。剩下的路不再辛累,滿是甜蜜和激動的飛奔……

這條通往故鄉的小路在隨著時代慢慢變化。最早是大約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晚期,永樂江上建起第一座大橋。從此,由縣城汽車站去外婆家不再擺渡過江。

後來,在「社社通公路」的努力中,縣城去洋際鄉的沙子公路開通。由縣城經洋際公社去桐崗多了一個選擇,盡管路程達到三十多華裏。

因為經清溪楓樹去洋際的公路去外婆家轉了一個大彎,後來,又從清溪洞裏現有小路為基,修建出一條簡易沙石馬路,並從牛丘坳的外側山腳繞過去,與桐崗隴裏那條小路聯成一線。於是,去外婆家的路有了第三個選擇。

很長一段時間返鄉,我們一直走在包括牛丘坳這段崎嶇山路的最短回鄉路上。每次行經這裏,都有一種步入蒼涼異境之感。由於人跡罕至,一個人走在這裏會感覺驚悚。我外公一生為生活故,曾做挑夫,遍走天下,牛丘坳是他一生行走過無數次的大山,但也曾讓他受到過驚嚇。

我高中畢業後,下放到家鄉農場種西瓜。有一年的西瓜收獲季節,下午收工,我抱著一個大西瓜去外婆家。路過牛丘坳時,已是月上東山。一個人走在寂靜的牛丘坳上,雖感到氛圍肅殺,但我一直膽大,並未因此害怕。不料,走到桐崗隴路過一個曬禾坪時,路中間的一個模糊白影把我嚇得汗毛倒豎。我沒有別的選擇,抱緊西瓜當作武器,硬著頭皮上前。走到跟前,發現竟是一件曬著未收的衣服與下面的三腳架攪在了一起,形成一個嚇人的影子,這時總算松了一大口氣。可見,人最怕的還是自己嚇自己。

到了七十年代,父母都從外地回到家鄉縣城工作。我卻因招工和上大學,離家愈走愈遠。回鄉路也隨著時代變化而慢慢變化。八十年代,從清溪洞經洋際去桐崗的那條小路被拓寬並在路基下埋覆了塊石,這段簡陋的鄉村之路開始擁有行駛手扶拖拉機和單車的能力,盡管它顛簸崎嶇。這期間回鄉我有時也騎單車走這條路。

隨著經濟發展,從安仁洋際經桐崗去耒陽坪田的道路被升級拓寬成一條正規的縣際公路,還有專業人員維修。這條道路正好從外婆家所在的村莊經過,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便利。九十年我出國留學後,這條道路又被升級成水泥馬路,執行條件日益改善。在升級水泥馬路時,工程還向社會各界募捐,遠在澳洲的我也為家鄉這條路的建設盡了自己一份心意。到二十一世紀後,當地的路建目標是村民小組都通水泥馬路,使得戶戶居民的家都與水泥公路幹線連線起來。這個工程的部份資金也是從社會募集的。年邁的母親與在遠行北美萬裏之遙的我再次為工程解囊相助。看到故鄉的出行路況日益改善,我在天涯海角能盡微薄之力,心中感到欣慰。

故鄉的路,隨著時光流逝,過去幾十年裏已是滄海桑田般的變遷。當年的鄉村小路,如今已被條條寬暢、四通八達的水泥公路網絡所取代。當年回鄉步行之勞已被快捷的公共汽車和個人家庭汽車交通所取代。而那條蜿蜒於牛丘坳之間的山路更成為絕唱,難得再有機會涉足,只能封存於遙遠的記憶中。

路的變化與交通的便利給故鄉帶來的變化是深遠的。交通的方便給家鄉的經濟帶來活力,各種農作物產品、柑桔水果和竹草鄉土產品透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輸往各地。而生產需要的各種生產資料和生活需要用品從各地帶往鄉村。居住的房屋條件日益改進更新和現代化。隨著時代變遷,原來囿於一方土地的鄉親們或因讀書跳出農門,或因奔向沿海打工尋找個人發展的機會日益流動起來。故土還是那方故土,路已不是當年那條路,故鄉的人們新舊接替,後浪推前浪,已不全是當年囿於土地的那些前輩,他們有了更加廣闊的天地,遠大目標的追求。不變的是,故鄉人放飛追求美好幸福的理想如日輝天,如縷綿長。

(作者張恒,湖南安仁人,材料科學工程學士、碩士,物理學博士,教授,科技工作者。熱愛散文、詩歌、小說和寫作。撰寫各類作品四百余篇逾五十萬字。在報刊、書籍和家鄉文學平台發表作品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