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大道真诠,破解中国传统文化修心智慧

2023-12-11国风

儒释道三家之道,都是同一个心地,所有修行的法门都在这里。如果离开了这个法门而去追求其他东西,都是绕弯子,白白劳累自己,最终会一事无成。人的心天生就在这里,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没有始终,通达无碍,明亮而深邃,这就是所谓的本体,感悟后通达到各个角落,这就是所谓的运用。本体和运用都没有固定的形式,神秘莫测,这就是所谓的神,也就是本性。

想要避免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领悟至道。要领悟至道,最好的方式就是明白自己的本心。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真心去观察自己的本性,那么通达明亮的本体,自然会显现,无为而有的运用,自然会成就,不需要刻意努力,就能超越彼岸。世人的本性都迷糊,执着于身体,厌恶死亡,喜欢生,最终难以领悟。古圣先贤对此深感悲哀,因此提出了修身养生的方法,顺应自己的欲望,逐渐引导,最终以虚无大道,作为追求的极致。但现今的人们,却没有这样的追求,却忙于琢磨炼丹术等各种术法,把错误的认知当作正确。

道起源于无始,名字无法描述,无法捉摸,一旦用言语谈论即会偏离,一旦开口即错误。说它能说清楚,那它到底是什么?既然说不清楚,又怎么去理解呢?最终如何才是真呢?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与外界事物对立,这是为什么呢?反复思索,反复校勘,却又校勘不出结果,忽然摸着鼻子,满身大汗,才恍然明白,这就是自己本有的,自历劫以来,都没有任何改变。这就是了悟的功夫,最为简单直接。

「德」这个字,也是一个勉强的名号,无法被形容,无法被把握。凡是有所施设,积累功德,都不是真正的德。只有这样修行,不刻意用功,就像死灰般枯木一样,等待德行自然而然地出现,这样一生都不会有德。相信能够达到的,就将过去所学的,见识和知识全部推翻。把一切都看作平常的行为,接受损失,损得越多,损来损去,损到最后不再有损,这样真正的德,就会显现,才会明白,无为有益的道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修行必须与理解相应,如果只顾校正而不去除业习,最终难以通达至道。至道虽然无须修行,也无须证悟,但尘世心境,必须每天逐渐减少。

第一 断缘简事

所谓的缘,就是执著于世间的事物和人际关系。若能放下这些事物,就不会感到疲劳,心自然平静,清净宁静,尘世的纷扰渐渐淡薄,慢慢远离尘世的俗务,心就能更接近道。有的人可能会追求显德高名,寻求他人的保护和帮助,或者沉浸在忧愁和庆幸之中,来回忙碌于各种事务,或者假装修行隐居,希望进步,或者用美食美酒招待他人,以期待未来的回报。这些行为都是心机巧妙,都是为了谋取时机和利益,其实深深妨碍了正当的修行。我不唱,他自然不和,即使他在唱,我也不与之和。旧有的缘分渐渐断绝,不再结新的缘分。修道之人,最好简化自己的事务,明白事情的重要与轻重。明白了去取舍,对于不必要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都应该摒弃。就像人吃饭有酒肉,穿着华丽的衣服,拥有名位和财富一样,这些都是七情六欲的事物,不是对生命有益的良药,如果追求这些,必然自取灭亡,而且还会更加迷惑呢。

第二 治心

心是身体的主宰,百神的统领,心静则生出智慧,心动则迷失,所以学习道法之初,必须安坐静心,收敛心神,心中没有任何执著,因为不执著于任何事物,自然进入虚无之境,心就能与道合一。原本心的本质就是道,但心神却受到污染,被迷惑所遮蔽,就渐渐远离了道。若能净化心的污垢,开启心的本源,这就是修行,不再迷失,与道合一,安居在道之中,这就是归根,守根不离,称之为静定。久而久之,病痛会减轻,生命将得到恢复,再而复始,自然领悟常道,领悟则不再迷惑,常道则不再变化,脱离生死,实际上就是由此而来。

想要修行真道,首先要摒弃邪僻之行为,断绝外在事物的牵绊,不让其干扰内心,然后内观正觉,一旦觉察到一念起,就要立刻除去,随念起随念灭,努力让心灵清净。其次,即使有贪念和浮躁乱想,也要尽量消除。日夜勤修,毫不懈怠,只除去心中的动乱,而不是熄灭心灵的明亮。但要让心有所依附,而不是空洞的虚心。不依附于一种方法,而心却常在。法道安心,贵在不执著于任何事物,若执著于心住于空,依然有所执著,不是说没有执著,若是执著于任何事物,就会让心灵劳累,这既不合理,也会导致疾病。

心不执著于任何事物,又能保持安定,这就是真正的定力的基础,以此为依托,心气调和,持久而且清爽。以此为标准,就能分辨是非对错了。在心定之上,一切烦乱都消失无踪,在心定之下,一切杂念都没有基础。

除去心中的烦乱,而不熄灭内心的明亮,守持安静,而不陷入虚空,行事有常规,自然领悟真实。凡是心的躁动和安静,都是由习惯形成的。需要依赖戒律来息心,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时息心却无法做到,或者虽然暂时做到了,却又失去了,去战胜它,整个身体都会出汗,久而久之才能柔软,然后才能调和驯熟,不要因为一时收效不明显就放弃平日的修学。

一旦心得到安定,无论是行走、坐卧,还是处于喧嚣之中,都要用心去安抚,有事无事,始终如一地保持心境平静,无论处在安静的环境,还是喧嚣的场所,心境只有一个。因为心向来依附于环境,不习惯独立。一时找不到依托,很难自我安抚,即使暂时安抚了,也会再次散乱。随时随地都要控制,努力让心境不再动荡。久而久之调和驯熟,自然能够安定闲适,不分昼夜。行走、坐卧,以及处理事务的时候,都要用心去安抚。只有心得到安抚,才能自我滋养,不要被外界所困扰,一旦心境平静,就能自得其乐,渐渐调和驯熟,只会变得更加清净远离。

如果有时遇到疑难问题,就让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思维也要停止,必须不要再有疑虑,有疑虑就会伤害本性,虽然暂时能够得到一时的聪明,却会损害修行。

如果有烦躁、邪念,一旦察觉就要除去。如果听到毁谤、赞扬、善恶等事情,都要立刻摒弃,不让心受到影响,受影响了就会心满意足,心满意足就无法修行。所有的听闻和见到的事情,如果不让它们进入内心,心不受外界影响,就叫做虚心,心不跟随外界,就叫做安心,心安而虚,道自然会来到。

内心不执著于任何事物,外在行为也不受影响。既不是纯净,也不是肮脏,因此无论是诽谤,还是赞扬都无法影响心态。既不是聪明,也不是愚蠢,因此无论是得利还是受害,都不会扰乱内心。实际上,顺应中道是常态,权衡利弊则须根据时机,适时调整,只要避免一切困扰,这就是智慧。如果束缚心太紧,反而会产生疾病,导致情绪失控。如果心态过于平静,又必须放任,平衡得当,常常自我调节。

如果没有适时的事情需要处理,强行思考只会自找麻烦,最终不是真正的学问。心灵就像眼睛一样,如果有一丝一毫的东西进入眼中,眼睛就会不安,小事情也会让心不安,心就会不安定,如果心不安定,就难以修行。因此,修道的关键在于及时消除病态,如果不消除病态,就难以达到安定的状态。就像良田一样,如果不清除杂草,即使种下了种子,也无法长出茂盛的苗子,爱欲和思虑就像是心中的杂草,如果不割除,就无法产生安定和智慧。

如果心中产生了执念,就必须消除它,不要纠结于是非对错,永远保持觉知和清明,达到忘却和安定的境界。如果随心所欲,没有自我约束,就和凡夫没有区别。如果只是断除善恶,没有指向正道,那么就是自欺欺人。如果在行事和言语中没有受到染污,就可以说是真正的学问,但是必须警惕言行不一致的情况,真正的学问需要收心简事,日常减少有为之事,保持身心静止和空闲,才能观察到其中奥妙。

第三 真观

真观是指真实的观照,智者的先觉和能人的善于洞察。一顿饭和一次睡眠都是损益的根源,一次行动和一句话都可能成为祸福的根源。即使技巧熟练,也不如守本,观察本质,而不是急于追求表象。因此,保持内心平静,减少有为之事,保持身心静止和空闲,才能真正观察到奥妙。

修行者的身体需要食物和衣服,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东西是不能抛弃的,必须虚怀接受,以明智对待;不要认为它们是妨碍,心中产生烦躁,一旦因为事情而感到烦躁,心中的病症就已经开始了,怎么能称之为安定呢。还有,即使有着追求的事情,也不要心存得失之忧。有事无事,心常安宁。与外物一起追求,但不贪恋,与外物一起得到,但不囤积,不贪恋所以没有忧虑,不囤积所以没有损失,行动看似和常人一样,但心中却与世俗不同,这才是修行的关键。

虽然前面说要断绝缘分,简化事务,但如果病症难以消除,就要依循法则来观察;比如色欲病重的人,应当知道形色都是由欲望引起的,如果欲望不生,就不会有色欲的事情,应当知道色和欲望是外在的,心中要忘却妄想,心中空无,那么谁还能成为色的主宰呢?经文说,色是欲望的表现,而欲望本身是空无的,那还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看到别人做坏事,心中产生厌恶。就像看到别人自残,却拿起刀来割自己的脖子一样,别人自作孽,与我何干,为何要引取别人的恶行,视为自己的病症,所以看到别人做坏事不需要厌恶,看到别人做好事也不需要嫉妒,为什么呢,因为同样的障碍会影响修行,这种说法是因为与他人的善恶无关,而是好恶的真心可以消除。

所以业是由我自己创造的,命运是由天赋的,业和命运,就像影子跟随形体一样。既然无法逃避,也不必怨恨,只有智者能够善待和理解。乐天知命就不会忧虑,何必为贫病所苦呢,庄子说,业已入,无法舍弃,经文说,天地不能改变其本性,阴阳不能逾越其业,由此可知,真命,何必抱怨呢。又如勇士遇见贼寇,无所畏惧,挥舞着剑前去。群贼都溃散了,立下了功勋,终身享受荣禄。如今有贫病之苦,扰乱了我的身心,那么贼寇就是我自己。我有正直的心,就是勇士,用智慧观察,就是挥舞的剑,烦恼消除,就是战胜,心境常乐,就是享受荣禄。凡是有苦事来困扰我的心,不要因此而产生忧虑,就像勇士遇贼,不立功勋,丢下军袍,逃避责任,离开快乐而去承受痛苦:这又何必同情呢。贫病交加的痛苦,应当观察这种痛苦,是由于有我的身体,如果没有我的身体,痛苦就无处栖身。

第四 泰定

意思是心无所依附而能达到安定。不管处境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平静,不受外界喧嚣和恶劣影响,这就是真正的安定。不因为处境安定,而去追求更多的事情,也不因为处在喧嚣中而离开,将无所依附视为真正的常态,将处理事务视为应该做的事情。

第五 智慧

庄子说,宇宙完美的人,能够发现天光,心灵成为道的居所,当内心达到极致的虚静状态时,道就在心中居住,智慧就产生了。智慧来源于本性,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因为贪爱而变得浑浊混乱,导致迷惑,一旦清净纯净,本真的神明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并不是说现在才有了另外的智慧。一旦智慧产生,就要珍惜并怀抱它,不要因为过多的智慧而伤害了内心的安定。虽然产生智慧不容易,但不用智慧也是不行的;不用智慧,就是忘却了自己的本性,不用智慧,就是没有道的引导,所以才能深刻地证得真实的常态。另外,不用智慧也会增进内心的安定和智慧。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能够让人安定下来。发现智慧的速度,不是由人的努力所决定的,不要着急在安定中追求智慧,追求智慧会伤害安定,伤害了安定,内心就无法安定,不去追求智慧反而智慧会自然产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智慧能够认知道,但不是得到道。庄子说,古代懂得道理的人,通过宁静养育智慧,智慧产生后并不依赖智慧,这就是说通过智慧养育宁静,智慧和宁静相互滋养,从而产生内心的和谐,宁静和智慧就是内心安定和智慧。和谐就是道。有智慧而不依赖它,使内心安定,久而久之自然形成道。

第六 得道


就像山中有一种玉草,林中的动物不会伤害它一样,一个怀抱道的人,身体会永远坚固。经过日晒和风吹,他会变得与神一样,炼化精神,与道合而为一,智慧照耀无边。身体超越了极限,完全不受物质的限制,包含了造化而成功,真正的应用没有特定的形式,只有道德。道有深远的力量,慢慢地改变形体和精神,形体随着道通达,与神合而为一,这就是所谓的神人。神性虚融,体无变灭,形与道同,所以无生死之忧。隐则形同于神,显则神伺于气。能够蹈水火而无害,对日月而无影。疾雷破山而不惊,白刃交前而不惧,视名利如过眼云烟,知生死如破溃的疮疖,存亡在己,出入无间,身为尘世,却达到虚妙的境界,更不用说灵智深远了。身神并一,就是真正的身体。形神合一,所以能够长久。

虚无之道,力量有深浅之分。深者能够影响形体,浅者只能触及内心。能够影响形体的人就是神人,只能触及内心的人只能得到智慧觉悟,但身体无法免于衰朽。为什么呢?因为智慧是心灵的运用,过多地运用会使心灵劳累,初得到少许智慧时,心情愉悦,辩论众多,神气泄露,没有灵光滋润身体,最终导致早逝。经书说,尸解,就是指这种情况。因此,大人应当隐藏光辉,以期全备:凝聚精神宝气,学习道无心,神与道合而为一,这才能称为得道。

得道之人,身心有五时七候。即使是长期修行者,如果心身没有五时七候的境界,便会提前衰老,容颜凋谢,自以为有智慧觉悟,自称成道,实际上还远未达到。因此,修行者应当立定决心,时时刻刻,努力炼心,不要预先考虑未来,也不可内心贪求胜利,才能望向超脱。修行者应当观察自己的身体,就像死囚走向刑场,步步接近死亡,时刻牢记死亡。事事割舍,即使周围环境纷扰,眼见耳闻无所观,心念也尽忘,身体也舍弃,更何况其他事物。通过这种炼心的方式,才能见到成果。修行者在行动中和静止中,无论处在任何境界,无论行走、休息、坐卧,心念都要专注于道。即使遇到磨难也不改变,遇到危险也不退缩,无论处境安稳还是危险,都一样,全力以赴,毫不回首,不断努力向前,生死不惧,这才是一个有决心的人。以上就是关于立志的话。

初学修行,要把私情、计较、欲念、邪念等一一割舍,外无所累,内无染着,身心轻快,纯熟无妄念,时刻保持修行状态,慎言慎行,净化身心,达到无上境界。

修行者要把心中的习气和偏见割舍掉,甚至舍弃自己的身体,一一除尽虚妄,不留任何物质,达到清净境界。外界的事物不值得留意,如蚊虫一样,拂去即快,若心中有执念,便会引发苦痛。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看念头是邪是正,除去邪念,用正念代替。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把顽固之心粉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本源清净的境界。以上是治心之道。

在万事万物的环境中,要自主选择,不被缠绕纠缠,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心,不受外界的影响。修行者要识破物质的表象,应对境遇,不受干扰,保持内心自在安和。应对外界事物时,要保持心境虚空,不受干扰,如此才能达到常应常静的境界。若心中有执念,便会受到干扰,无法达到内心自在的境界。修行者要时刻检讨自己的过错,不管其他人的非议。以上是应事之道。

总结


如上面所说的这样,修行者必须果决坚决,毅然决断,内心外事都应如此。如果不能坚定决心,坚定意志,刚毅果决。只是悠悠度日,虽然修道,却无法振作,摆脱不了,最终被妄缘缠绕,陷入人情纷扰,生死轮回不停,修行之道也无法成就。日常清静之中,内观自心,心中无所执着,外观形态,形态无所依附,远观物象,物象无所执着,三者既然觉悟,只见于虚空。这就是归于虚空之事。凡人内心执着许多攀缘妄想,外表形态执着许多荣辱利害,远处一切物象,执着许多贪求染着,分开来说就是三件事,总之只是执着一个有。所以古代仙人教导修行者,必须先去除执着有的念头,若不执着于有,自然就是虚空。心中无所执着,一切妄想攀缘、经营算计都是虚幻,并无实性。从虚幻缘起,也从虚幻消失,寻找一个真实的地方,却找不到,因此称之为心无其心。形态无所依附,物象无所执着,形态和物象终将败坏,最终归于无。这种观照的智慧,觉悟之后,自然离开幻境,不再迷惑,妄想不需要除去而自然消失,心念都是空的,因此只见于虚空,这是智慧的表现,而不是寻常的沉迷和寂静之学。

观察空也是空,空没有所谓的空。这就是虚空的境界,当执着有的时候,得到这个空的力量,直至能够体会空,那么心中只有空这个念头。即使这个空反而成为了我心的障碍,所谓执着药成病,修行者若执着,其害与执着有的人一样,所以古代仙人又教导人去除这个空的念头。既然空已经没有了,没有空也是没有。这就是无的境界,虚空已经遣去,只剩下一个无,但仍然知道有一个无,即这个知道无的也是病痛,所以也必须忘却。因为大修行者,不可有丝毫执着,若有所执着,无论是有还是空还是无,都成为束缚,必须一概舍弃,才能玄妙究竟。

无无已经没有了,湛然常寂。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遣去了,纯一味性真的本性发出,清清澄澄,不出不入,因此说,湛然常寂。这是虚空功夫,先从有智慧的人开始,不需要修证,说得极高妙,提出了一个「悟」字,尤为得其要领,禅宗玄门都是这样阐释弘扬的,悟彻大道之后,就明了大道即是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