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探访「世界十大石窟」,都是世界遗产,中国独占六处

2024-08-25国风

今天介绍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石窟」,都是世界遗产,并且有6处在我国。在我环球旅行的20多年里,陆续游览了这些石窟,并拍摄了很多的图片。

因为篇幅关系,在这里只能作概要的介绍并配上少量的图片,仅此作为我「专题旅行」的一个小结分享给大家。

1●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大唐西域记·摩诃剌侘国】称之为阿折罗伽蓝及石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大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7世纪。石窟始建时,正值阿育王时代。石窟内的壁画及雕塑被视为是佛教艺术及世界绘画艺术里的经典。

阿旃陀1#窟

阿旃陀石窟共有29座石窟,其中以1号、9号、10号、19号、26号和29号几座石窟最为重要。

阿旃陀10#窟

1983年,「阿旃陀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维基百科】

2●埃洛拉石窟

第16窟凯拉萨神庙

埃洛拉石窟位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重镇奥郎加巴德西北约25至30公里。共有石窟34座,其中佛教石窟共12座,印度教石窟17座,耆那教石窟5座。

石窟群分三个时间开凿,最早的石窟(1-12 号石窟)发掘于 5 到 8 世纪之间,反映了当时在该地区盛行的大乘佛教哲学。

佛教洞窟

婆罗门教石窟群(13-29 号石窟),包括著名的凯拉萨神庙(16 号石窟),发掘于 7 世纪到 10 世纪之间。

婆罗门教石窟

最后一个阶段,即 9 世纪到 12 世纪之间,发掘了一组反映耆那教哲学的石窟(30-34 号石窟)。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以雕刻著称,其中的第16窟凯拉萨神庙,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称建筑艺术史上的绝色。

1983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维基百科】

3●埃勒凡塔石窟

象岛石窟1号大洞

埃勒凡塔石窟(象岛石窟)位于阿曼海及孟买港湾的岛屿上,石窟建于公元 5 世纪中叶至 6 世纪,由5座石窟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主体是1号大洞,主要的石雕都在这个1号大洞里。

三位一体

石雕艺术作品表现了对湿婆神的崇拜,代表了湿婆的三个方面:创造者、保护者和毁灭者,分别是阿格霍拉或拜拉瓦(左半部)、塔普塔普鲁沙或玛哈德瓦(中央全脸)和瓦玛德瓦或乌玛(右半部)。这里的15 幅大型浮雕不仅是印度艺术最伟大的典范之一,也是湿婆教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

阿达纳瑞」——毗湿奴神的 Ardhanari 雌雄同体形式

舞神

埃勒凡塔是印度西部岩石建筑史上最宏伟的成就代表。三相神和其他巨型雕像及其美学背景是独特艺术创作的典范。

1987年,「埃勒凡塔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维基百科】

4●巴米扬石窟

巴米扬石窟群

巴米扬石窟位于今天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的河谷摩崖上,岩体为砂砾岩。 目前拥有洞窟700多个。 著名的巴米扬大佛是指位于窟群东西两端的巨型立佛,其中西大佛高达55米,东大佛高达38米,时代大约为5世纪。

巴米扬大佛的石窟,大佛被彻底破坏

巴米扬山谷位于阿富汗中部高地的兴都库什山脉之间,山谷外延伸出一个大盆地,盆地北面是一长段高耸的岩石峭壁。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包括山谷及其支流内的八个独立遗址。巴米扬悬崖上雕刻有两个壁龛,其中的佛像高 55 米和 38 米,2001 年被塔利班摧毁;山谷山麓沿线的众多洞穴形成了大型佛教寺院、教堂和圣殿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 3 世纪至 5 世纪。在一些洞穴和壁龛中,通常由画廊连接,其中残留着壁画和坐佛像。巴米扬支流的山谷中还有更多的洞穴群,包括卡克拉克山谷洞穴,位于巴米扬悬崖东南约 3 公里处,这里有 100 多个可追溯到 6 世纪至 13 世纪的洞穴,其中包括一尊 10 米高的站立佛像的残片和一座萨珊时期彩绘装饰的圣殿。沿着巴米扬悬崖西南约 2 公里的富拉迪山谷,还有Qoul-i Akram 和 Lalai Ghami洞穴,也包含装饰特色。

即使是很小的佛像也被剔除的干干净净

我参观时发现,巴米扬大佛包括附近的小洞穴,里面所有的佛像(即使是很小的)都全部被凿掉了,彻底毁坏,太可惜了!

2003年,「巴米扬石窟」作为「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

5●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前的鸠摩罗什坐像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石窟总体走向呈东西向,绵延约三公里。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壁画面积最多的一处石窟群,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现存编号石窟共有236窟,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一部分的壁画被考古队盗运往欧洲,如德国的柏林民族博物馆。

现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

克孜尔石窟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止于公元8到9世纪,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在历史沧桑中,克孜尔石窟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残存雕塑已是凤毛麟角,新1窟内的泥塑彩绘涅槃佛像是目前新疆境内唯一的一躯。而数量最多、保存较好的壁画则成为克孜尔石窟最珍贵的遗存。壁画题材主要是与释迦牟尼有关的种种事迹,包括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等。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分别多达一百多种,佛传故事也有六十多种。因此,克孜尔石窟被誉为「故事的海洋」。此外,天相图、天宫伎乐、飞天和供养人等都是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特色的艺术品。

2014年,克孜尔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

6●莫高窟

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绿洲东南部,凿于大川河上方的悬崖之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使用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 366 年,代表了 4 世纪至 14 世纪佛教艺术的伟大成就,涵盖了 1000 年的佛教艺术。目前保存有 492 个洞窟,壁画约 45,000 平方米,彩塑超过 2,000 尊。其中最具代表的几个洞窟是:隋代第 302 窟是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最古老、最生动的场景之一,描绘了当时贸易使团典型的骆驼拉车的场景;唐代的第 23 窟和第 156 窟分别描绘了田间的工人和一排武士;宋代的第 61 窟描绘了著名的五台山风景,是中国艺术制图的早期范例,其中没有遗漏任何细节——山脉、河流、城市、寺庙、道路和商队都有描绘。

莫高窟是中国西北地区佛教艺术演变的见证,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这些作品提供了大量生动的资料,反映了中世纪中国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民族关系、日常生活服饰等各个方面。敦煌艺术的独特艺术风格,不仅融合了汉族艺术传统和吸收了古印度、犍陀罗风俗的风格,还融合了突厥、古代藏族和其他中国少数民族的艺术。其中许多杰作是无与伦比的美学才华的创造。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

7●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草滩村麦积山的佛教石窟。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峭壁上,洞窟之间有层层相叠的栈道相连。因形似麦垛而得名。

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年代为十六国的后秦,此后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相继开采,唐、五代、宋、元、明、清又加重修,现存各代洞窟198个。

麦积山石窟独以泥塑冠绝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70%以上的石窟为北朝时期的作品,现存雕像、塑像共12182身,包括泥塑7866身(圆塑953身、浮塑4342身、影塑2571身)、石雕3995身、石胎泥塑312身、木雕9身、壁画1065.2平方米、石碑18通,题记222处。

2014年,麦积山石窟以「麦积山石窟-庙宇建筑群」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

8●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开凿于公元5世纪中叶至6世纪初的北魏时期。

云冈石窟共有洞窟252个,造像5万余尊,雕凿面积1.8万平方米。代表了五、六世纪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成就。云冈石窟均奉皇帝旨意开凿,首开凿的有五个石窟,后世名曰昙曜五窟。所凿之洞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所镌之像,风格浑厚纯朴,兼收西域风情,布局造型严谨统一,是中国艺术第一个高峰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在受到南亚、中亚佛教石窟艺术影响的同时,也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地方精神诠释了佛教石窟艺术。

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

9●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古都洛阳南部伊水两岸,由凿凿在长达一公里的陡峭石灰岩峭壁上的 2,300 多个洞窟和龛组成。其中有近 110,000 尊佛教石像、60多座舍利塔和 2,800 通碑刻。

莲花洞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包含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316至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中国艺术藏品。洛阳是北魏末期和唐初的都城,凿刻最密集的时期是 5 世纪末至 8 世纪中叶。

西山峭壁上最早凿刻的洞窟包括古阳洞和宾阳三窟,开凿于 5 世纪末至 6 世纪初,均塑有大型佛像;药房洞洞窟中有 140 通碑刻,记载了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公元七、八世纪唐代佛教石窟中发现的造像风格,特别是奉先寺石窟的巨像,是皇家石窟艺术最完整的代表,后被各地艺术家所效仿。早期的「中原风格」和后期的「大唐风格」两种造像艺术风格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亚洲其他国家的造像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卢舍那佛

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

10●大足石刻

宝顶山造像

大足石刻是位于重庆大足区,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在大足区陡峭山坡上,大足地区陡峭的山坡上分布着一系列可追溯至 9 世纪至 13 世纪的岩石雕刻。

大足石刻可分为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处,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两处最为重要。

宝顶山的 U 形峡谷是密宗佛教表现的巅峰,这里有两组可追溯到 12 世纪末至 13 世纪中叶的雕刻,它们位于圣寿寺附近。西边的大型雕刻群绵延约 500 米,由 31 组雕刻人物组成,描绘了密宗佛教主题以及牧民和普通生活的场景。

宝顶山造像

北山最大的一组群由两组沿着 7-10 米高的悬崖表面雕刻而成,绵延约 300 米。这里有 10,000 多幅石刻,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 9 世纪末至 12 世纪中叶,内容涉及密宗和道教。碑文有助于了解历史、宗教信仰、年代和历史人物的身份。

北山时刻造像

石篆山的宋代石刻为公元 11 世纪末,绵延 130 多米,以罕见的三重方式描绘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形象。

石门山的宋代石刻可追溯至公元 12 世纪上半叶,绵延 72 米,融合了佛教和道教主题。

南山的宋代雕刻长达 86 米,主要描绘道教题材。

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题材丰富、保存完好,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九至十三世纪以来石窟艺术的代表,不仅体现了中国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和谐共存的历史,也是石窟艺术日益融入日常生活的物质证据。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世界文化遗产网站】

#世界遗产# #石窟# #旅行# #专题旅行# #环球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