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庄子:放下自己心中的尺子

2024-10-08国风

还记得那年寝室夜话,同寝的舍友们谈论到年级上的一位同学。顿时大家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批评与指责接踵而至。这时一位室友站出来打断了这场纷争,她说:

「人从来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多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对这个人某一方面的印象就来评判他的所有。「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这句话,人不是平面,而是多面,不要用心中的尺子来随意衡量他人。

放下心中的尺子,不评价

清代诗人金缨在【格言联壁】里说过:「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除非对事情有了全面的了解,否则不要随意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议论和评价。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是啊,人有方方面面,事有前因后果,切勿以你看到的冰山一角,听到的只言片语,再加之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对别人妄加评判。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 「三顾茅庐」 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霸业。

然而,两次请教,诸葛亮两次不见,等到第三次刘备去隆中拜访诸葛亮的时候,刘备手下的两员猛将关羽和张飞明显不耐烦了,开始对诸葛亮这种避而不见的行为大肆批评指责。

关羽认为诸葛亮或许只是空有名声,却无实学的草包。张飞评价诸葛亮就更过分,直接大骂诸葛亮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乡野匹夫,还扬言要用一条麻绳将人家绑了。

而在之后与诸葛亮共事时,他们也逐渐被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所折服,而诸葛亮之所以「三顾茅庐而不见「只是在考验刘备的品性、毅力等,想确认刘备是否值得他出山辅佐。

在完完全全了解先生后,关张二人才认识到自己之前的言论是多么的荒谬可笑,自己明明与先生素不相识,怎能凭借自己粗短的见识与胸襟对先生妄加非议,辱没一代英杰。

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在面对他人和事物时,不要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评判,而是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谦逊的态度,避免过度自信和固执。

静思己过,不论人非,管好自己的嘴,专注自己,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放下心中的尺子,不干涉

春秋时期,孔子游历到卫国,恰逢卫国发生了蒯聩与儿子卫辄的争位内乱。

卫灵公就如何克敌制胜向孔子请教,但孔子却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以自己只知道一些礼仪方面的事情,对于打仗是一窍不通而婉拒了卫灵公的救助。孔子是真的不懂制衡之道吗?

其实不然,孔子只是秉持着不随意参与他国政事尤其是这种家族内部纷争的态度,坚守自己的立场,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命运。

狄更斯说:「最好的礼貌,就是不多管闲事。」

人与人相处时应有边界感,不要过度干涉他人的生活,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修养。

的确,人各有志,人各有行。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道路,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正确的。

所以,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干涉别人的选择,也不要因为别人不理解的目光就动摇心之所想。

少干涉别人的生活,精神内敛,能量内收,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放下心中的尺子,不比较

叔本华说过:「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我们总是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从而容易与他人进行比较。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独属于自身的价值,不应该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而是要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放下不必要的比较。

桓温和殷浩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成年后都选择从政,各有发展,名声也旗鼓相当。

不同的是,桓温由于懂得军事,很快升为大将军,地位跟权力都超过了殷浩。桓温调侃殷浩 「老兄比不过我喽。」

没想到殷浩淡淡地说:「我只做我自己,我已经和自己来往很久了。」

不因自己和他人地位、权力的差距而自我否定,甚至盲目攀比,而是坚定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行稳致远,默默发着自己的光。虽相隔千年,殷浩这种人生态度依旧值得我们学习。

记得一位博主说过:「我们在前往不同的人生终点时,总会在途中的每一小段遇见不同的人,但请记住,别一味的与他人比较来幻想你们一较高下的场面。

这只是上帝给你们相遇的缘分,而不是让你们赛跑的机会。」

所以,切莫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彰显自身的价值,也不要一味沉溺在比较中,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无形的尺子。

不测天地高远,不测生命广度。

我们用它衡量内心良知,识人断事,但万不可把自我成见附之于尺上,一味与他人作比,肆意评价干涉他人选择。

庄子云:「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合而不同才是大,行为与众不同是宽容,心中能容纳万物就是富有。永远不要以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和比较不同的事物。

物有万象,人有千面,生命因不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