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对于苏轼的【定风波】,康震和康辉有不同解读,看完之后大彻大悟

2024-08-03国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中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问世,奠定了苏轼豪放词的宗主地位,全词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该词写于苏轼人生中的一个低谷期,当时四十六岁的他,已经因为「乌台诗案」被放逐在外三年时间了。

从最初藏身寺庙羞于见人,到后来主动到街市上缠着别人「讲鬼故事」,再到后来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名句,苏轼的内心到底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康震教授和康辉老师的解读

关于这个问题,诗词评论专家,北师大的康震教授认为,这首词的问世表明苏轼真正看淡了个人的名誉。

康教授说:「一个人只有放下所有的名誉,虚名也好,浮名也罢,全都放下。真正能够握在自己手中的,就是自己对生命的把握,这就是苏轼的真面目。」

很显然,康震教授认为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反映的是苏轼从高位跌落后,一种心态上的自我调整过程。

不过, 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则认为,苏轼这首词的主题。谈论的是人们在面对折挫和风波时的「信心」与「勇气」。 那么,他们二位所说的,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其实他们讲得都对,只不过康震教授显然是从苏轼的人生经历出发,以「知人论事」的角度在谈论作者创作时心理上的变化,而康辉直接是从这首词带给世人的「正能量」上进行解读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问世一千多年来,在中国文人圈里广受好评。随着时间推移和文化的普及,中国底层的很多老百姓也特别喜欢这首词。那么,这首词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其实这是因为 ,苏轼这首词里面掺入了一个人生哲学的问题。佛教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而中国民间也有谚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会遭遇很多挫折与失意。这些挫折与失意带给人们的损失,有些是物质上的,有些是肉体上的,但是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

物质上的损失,比如赔了钱财,只要「留得青山在」还有机会赚回来;肉体上的损伤,比如断手折足,能治则治,不能治了也只有看淡; 唯有精神上的折磨是绵延最久,最难以消除的。

就像杜甫所说的那样:「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死」了倒好,一了百了。最怕的就是将死未死,眼看着不行,但是心里总留着些希望,这样子最让人煎熬。

所以当人们感觉到挫折、失意的时候,内心的痛苦与折磨才是最难熬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心理问题呢?

苏轼通过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以禅学的思想来解决它,把名利得失全都看淡。

人生中的挫折与打击,当你初遇它的时候,你会觉得是一个怎么也翻不过去的坎。然而当你以气定神闲,处变不惊的心态去应付它的时候,你就安然地度过它。

最后,当你再「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风波」在现实中,其实连一个影子也没有留下,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一样,苏轼本人就是这样。

苏轼这个人可以说是少年天才,他成名较早,二十刚出头就双榜夺魁。先是参加科举得了「乙科榜眼」,后来又参加了一个吏部选官的考试并夺魁。

野史中说,当时宋朝的皇帝和太后都非常喜欢苏轼的诗词,民间老百姓也喜欢他的诗词,就连金国人也喜欢他的诗词,金兵攻进汴梁还在四处搜集他的大作。

中国历史上的诗人与文学家,生前就出名到这种程度的,还没听说有第二个。因此 有人说他是「北宋第一才子」,外号「苏仙」。

然而,后来苏轼因为写「反诗」被捕入狱,差一点就被判处死刑。 人生除死无大事,这件事对他来说,肯定是非常非常大的一个挫折。

后来苏轼虽然因为太后等人求情免死,但是被贬到黄州后,他自己就觉得没脸见人了。 一开始他就寄居在一个庙里,白天睡大觉,晚上再出来洗澡、吃饭。

这样差不多过了一个月左右,苏轼发现周围的人根本不关心他那档子事,他才放宽了心,自己跑到街上去玩儿。这下子,他也敢和路人聊天了,也敢拉着陌生人要给人讲「鬼故事」了。

在黄州生活的时候,苏轼其实一直处于别人的监视之下。 他有时候去外面和文人聚会,有人让他点评别人的诗词,他只要敢说,别人就敢给他歪曲了,然后到处传播。

所以后来苏轼也不点评别人的诗词了,白天懒得和圈子里的文人说话,晚上他就独自一个人跑到长江边上去看风景,然后写诗。

有一次苏轼和朋友月夜泛舟,半夜出门,结果很晚没有回家, 然后就有人报告县官说「苏轼逃走了」,搞得县官非常紧张,马上带着人马冲到他家去看。

还有一次苏轼生病一月没有出门,外面竟然假传说消息,说他已经死掉了, 这个事情还传到了皇帝耳朵里。

皇帝说,哎呀,要是真的就太可惜了!然而,那又怎么样呢?事情过后,北宋的君臣与老百姓们,还不是照样过自己的生活。

苏轼昨天丢人了,苏轼今天又犯事了,苏轼明天又逃跑了。这些八卦也只是刚出来的时候新鲜个几天,过几天就没有人在意了,就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焦点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然而真正的现实却是「别人其实没有那么在乎你」。

因此,只要你自己放下过度的自尊心,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康震教授所说的,苏轼放下所有的名誉,把握住了生命的本质。

但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要告诉我们的,并不会止步于此。 它除了告诉我们,应该看淡个人的名誉与得失之外,也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满怀自信,坦然地接受人生风雨的洗礼。

困难与挫折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个纸老虎,只要你不怕它,并且能够坦然地面对它,那么它就伤害不了你。

二、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达,则有一些禅学意味。中国禅学沿自佛教思想。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对于信佛的人来说,现实的一切不过是为后世服务的,都是虚幻的存在。我们可以不必相信佛家生死轮回的那一套,但是佛家有一句话还是说对了的。

那就是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争名夺利,争强好胜,最后就算你争嬴了,也逃不过黄土一抷。如此看来,过分的得失心,会让我们的结局看上去像一个笑话。

那么,一个人活着,应该怎么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是非与得失呢? 苏轼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要去理会外面嘈杂的争论声,坚持自己的本心,用自己的理智去主导自身的行为。人生路遥,我们应该放松心情,唱着歌,慢慢地向前行走。

苏轼的这种人生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讲,就很有指导意义。宋朝是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时期,在那之前,中国人一直没有解决内心中对于生死的困惑。

儒学统治了中国二千多年,儒家告诉我们,读书人应该追求做君子,做圣人。 儒家于社会讲集体主义精神,于个人讲血缘宗族,它们都是要求个人为集体做出牺牲。

如果一个人以天下大同为理想,并为之去奋斗终身,当他的目标无法实现的时候,他应该是十分痛苦的。

但是 这个时候如果你精通儒学,那么你就应该想到,你活着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旦你能这样想,那么你在人生中遭受的所有的挫折与痛苦,都变得有了意义了。 即使你一辈子不能获得成功,你也不必死不瞑目。

因为 自有儒家的后来者,会继承你的遗志负重前行; 然后一代又一代的儒生,将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完成集体的使命。

只要你相信这一套,又能严格地以儒家规范来指导自己,那么你就是君子,甚至是圣人,绝对不会是普通人。

道家讲「无为而治」,讲出世,讲修仙,讲以德报怨,但是他也不谈生死大事。所以 只有佛家讲「放下」,讲「看淡」

佛教本土化以后成了禅宗,去掉了一些生死轮回的迷信色彩,被宋代的文人所接纳后,就形成了苏轼的这种旷达的思想。

这种思想,不是叫你冲风冒雨,迎着刀子给我上,也不是叫你避世而居,无为而无不为;而是叫你「徐行」,慢慢地来。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要相信你自己,凭着你自己的本心去办事,而不是听风就是雨,被外界嘈杂的声音所影响。

去年在网上听上海复旦的王德峰教授讲课时,王教授提到 ,我们中国的学生其实最应该加强学习的不是外语,而是哲学。

本人也是这么觉得,应该早一点把哲学引入我们的中学教育。因为我们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所以人们就少了一些精神上的寄托。

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一点哲学,让孩子们提前懂得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懂得一个人该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得失。只有这样才能以健康的心态,度过我们生命中那些难熬又漫长的岁月。

结语

其实康辉老师和康震教授对苏轼这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解读,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也非常独到。

康震教授「知人论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苏轼在创作这首词时内心经历的变化。而康辉老师则指出了这首词对于我们如今的青年人来说,存在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这一辈子的路应该怎么走,最好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只要你认准了前路,那么当你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时,你都应当坚定自己的信念走下去。

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不必急于求成,你也不必害怕失败。因为无论结果如何,若干年后,当你再回首这一段经历时,你会发现,往事早已经了无痕迹。

就像苏轼早年在诗中说的那样: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参考资料:
    1. 【苏东坡新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李一冰,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