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只是山」并不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2024-01-08国风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只是山」这句话来自于宋代青原惟信禅师的语录,历来有着很多种解读。这句话在展示「三重不同境界」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到底是怎样的境界?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去年以前,我对这句话的感悟是完全理性的,认为是知识和人生阅历的不同境界的对应写照, 关于认知的境界是这样的:

一阶段:仅仅认识到山与水的名与相;二阶段:石头、土、树木等是山的本质,理解到了任何事物都有名相之后的本质;三阶段:本质仅是人的相对性认知,不能绝对适用。除现象世界之外,别无其他实实在在的东西,真相就是客观存在。

哲学或科学推理及证明不管有多复杂、不管有多么「实锤」的论据,实际上都是二阶段的理性认知,把人的认知绝对化,什么现象总要说出一个道理来。

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认知能力与手段的提高,理性推理越来越详细、越来越有深度,所以人们以为那就是真理。实际上,不管是推理还是证明得到的结果,都不是真相,必然存在个人的、时代的、社会的、技术的局限性。

一阶段和三阶段看起来差不多,但却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感性认知,后者已经不再是人的任何认知,而是安于当下的一种心态。

只有现象才是对真相的完整载体和全面表达,所以只能说「见山只是山」,以其他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是不准确的,其他任何的理解和证明都是多余的。

关于人生阅历的境界是这样的:

这三个阶段就好比人的一生:小时候没有什么见识,别人说个啥就是啥,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从表象去认知,以为表象就是真相。所以在看电视时,一坐下就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是第 一关心的问题,得到答案之后就安心了」。

进入青年时代,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知道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个「理」在,不探个究竟不罢休,并且总以为任何事物的本质是能摸透的,只要功夫深就行。在这个阶段,总是以自己的认知和见解去看待事物,形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观念,所以免不了与外界发生争执和碰壁。

在阅历沉淀之后,明白一切认知都不是绝对正确的,只要是人的知见就不会是真相,人的一生就是认知进化的一生,没有尽头。回头来看,以前的自以为是都是相对的正确,其实「最正确」的就是当下所拥有的,这就是「返璞归真」吧。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在锻炼中成长,从没有主见,到强烈维护自我意识,到最后明白从自己的立场看待任何事物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主观的。一切现有的存在都是必然的结果,那还有什么好争的?

不过,现在看来,以上的体悟还是太理性了。这句话来自禅宗,如果从禅宗的角度去体悟这句话,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这句话的原文出处来自于【五灯元会】第十七卷,青原惟信禅师:

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大意是青原惟信禅师说他参禅前后有三个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然后问堂下的弟子:「这三个境界是否有什么不同?谁能说个是非黑白出来,我来给他印证。」

首先,禅宗讲究「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修行不是在研究学问,佛学不是向外「格物致知」,而是向内「明心见性」。所以,这三个境界不是关于认知或知识的积累而所得境界。

其次,这句话是禅师用来接引弟子的,是引导弟子开悟的禅机,参悟还要从参禅说起。因此,这段话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时机」信号要注意:

一是「未参禅时」 ,这时就是大众、常人。常人在认识外界时通常是这样的:自己作为观察者,把自己以外的一切作为被观察的对象。

很显然,这种情况下,作为观察者的人,得到的所有信息都是「自认为绝对的」,当然就得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二是「亲见知识」 ,这句话另有深意。参禅开悟后,「亲见佛性」,这里的「知识」就是暗指「佛性」。佛性就是人的内在「觉性」,让人产生「身、口、意」的那个躯体的主人。是它在推动人的一切行为,让人与外界发生联系。

「亲见佛性」,这个时候观察者就是「佛性」、「觉性」,独立于人的躯体以外。被观察者就是佛性之外的一切,包括外在客观世界及人自己。

「佛性」就像旁观者一样,观照着人的「身、口、意」生起、幻灭,人的一切行为、念想、言语都逃不过「佛性」的眼睛,它把人与外界联系中的一切看得分明。

在佛性的见证下,当然人的一切认识都不是绝对的了,仅仅是个人的有限认知而已。就像幼儿园的老师,微笑的看着来互相告状的小朋友:

「小明欺负我,他抢了我的糖」,小红用手抹着眼泪向老师哭诉着。

「我没有抢!那颗糖是我在桌子上捡的,我以为没有人要了」,小明仰起头,理直气壮地辩解。

「好的,老师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坐好,我会处理的。」不管小红与小明说什么,在老师看来都是那么的「幼稚」。有什么能逃过旁观者的观察呢,不然怎么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明心见性后,当然知道一切都不是真相,自然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三是「得个休歇处」 ,佛性要到哪里休歇啊?当然还是要回到身体里了。佛性与人本就是一体的,要不怎么说「人人皆有、本自具足」?佛性不需外求,不是在外面找一个所谓的「佛」回来弥补内在的空缺,自身本来就有。

所以,「亲见知识」也不究竟!佛性也是方便之说,如果执于「佛性」,一定要把佛性与人体分开,那还是执于一端了。自始至终都是人在「行为」,佛性在「指点」,没有谁重要谁不重要的区别。

前段时间,看见有个师兄说有一位智者给他说了几句很受用的话,是这样的:

「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思想,你的头脑不是你的头脑,你的身体不是你的身体,自我只是一个概念。有思考没有思考者,有观看没有观看者,有倾听没有倾听者,有行动没有行动者。」

这段话富有哲理,但从禅宗来看,还是不究竟,也就是「亲见知识」,还没有得到「休歇处」。其实「亲见知识」和这段话虽然已经把人的认知相对化了,但却又把「佛性」绝对化了。

佛性自始至终都与人为一体的,根本就没有独立于人体之外的佛性,回到这个原点上来。这个时候,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合二为一。既是观察者,同时又是被观察者。

把「心」、「佛性」安下,安心之处就是「休歇处」。无论是从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的角度来说,唯有当下才是现实的存在,才可以「安」,所以,当下即是。

这个时候,当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了。这个「只」字也就在强调:当下即是。

回头来看,第一种境界是完全从观察者角度来认知世界的,执于「有」;第二种境界是从旁观者角度来认知世界的,执于「空」;第三种境界不是「有」也不是「空」,「非空非有」,一切真相就在现象中,脱离人心污染之后的纯粹。

如那位智者所说,「你的身体不是你的身体」,那是谁的?说是你的是执于「有」,说不是你的就是执于「空」。真不是你的,那如果一把火烧掉,看你还存在不?

在这一年之内我并没有经历什么大起大落,也没有到哪里去深造,对青原惟信的这句话却有了不同的体悟。其实本身已经说明「这不是知识的积累」,智慧是不需要向外求的。禅宗、佛学都不是学问、知识,是心的内省。

明心见性,不需要积累,也许换一个角度或心态就能达成,「何须费力,一切现成」!

衷心的感谢您的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