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庄子】第三章认知,为何有人大鹏展翅,有人至死仍是一只小小鸟

2024-08-11国风

人永远无法获得认知以外的东西。说起来有点残酷,但认知局限的确存在,而且早在三千年前,庄子就提出了这个哲学命题。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本段是【逍遥游】的第四段,上承大鹏培风以「图南」,下启「小知不及大知」。说的都是认知与格局。一个人的认知有多宽,格局就有多大。

一、蝉与鸠的认知

大鹏一个振翅便是九万里,这是令多少拥有翅膀者可望而不可即的呀!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太好而遭到讥笑,也是常有的事。不过,令讥笑者咬牙切齿又无能为力,才是大鹏令人羡慕之处。这说明,对方急了,破防了。

(一)井底之蛙的讥笑

蜩(tiáo)即蝉;学鸠,即小鸟。与大鹏的体量相比,蝉和小鸟简直不值一提,但它们却并不自知,面对大鹏直冲云霄九万里、自北海往南迁徙的壮举嗤之以鼻,摆起了专家派。

它们说,我们拼尽全力,都飞不上榆树和檀树之巅。榆就是檀树,枋即檀树。言外之意,像我们这样的老手都难免撞树,一旦撞了还会跌落地面,像大鹏这样的新手,怎么可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还要飞去南海呢?它们的潜台词是,纯粹自不量力。

读到这里,蝉和小鸟的浅见无知已经跃然纸上。抛开身体条件的局限,大鹏勇于挑战困难的决心和豪情就没有感动它们吗?就没有值得它们学习的地方吗?

其实,从这酸味十足的话中不难感受,它们对大鹏既羡慕又嫉妒。羡慕大鹏的实力,想去南海见识一番,说走就走;嫉妒大鹏的实力,做到了它们永远做不到的事。所以,即使蝉和小鸟心里对大鹏是认可的,甚至是羡慕的,但嘴上也倔强地不愿承认。

这不免让我们想起了正在进行的巴黎奥运会,每当我们选手摘金夺银,尤其百米自由泳比赛,外媒立刻醋精上身,酸话令人上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讥笑的背后是无知

看得出来,我们的成绩戳痛了对方。比如某国前飞鱼就在官方机构听证会、甚至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他自己当年要取得好成绩,都得把两只胳膊扎成筛子,凭什么我国运动员成绩也拿到了,胳膊上还找不到一个针孔,也没有任何服用违禁品的迹象,这不科学。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相信别人能做到,这是什么认知水平?无知就罢了,还要全世界人陪着你一起「无知」,这用心就过于歹毒了。这不是跟蝉和小鸟一个水平吗?对此,庄子讲了我们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在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没有车,马也很少见,人们出行基本上靠两条腿,所以极少有远足;而且当时也没有旅游的诸多配套设施,并不像影视剧演的那样,动不动就住店的非富即贵,普通老百姓出门,绝大多数时候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干粮还得自己备。

所以,古人出行,衣物带的并不多,主要是准备干粮,看带的干粮就知道路程远近了。这就引出了庄子这段话:

「莽苍」即草色苍苍的郊外。「果然」不是副词,而是果腹已然饱了。他说,我们要去城郊,带上三顿饭就够了,也是说当天就能折返,而且回到家还不会觉得饿。

我们要去百里以外的地方,需要带多少粮食呢?「舂」是捣碎,古人把蒸好的米放进石臼或乳钵里,用一根粗木锤反复捶打,使米面变得有弹性,易于保存,而且食物压缩了,也便于携带。庄子说,就这样舂米,要舂一夜,打出的干粮才够支撑往返全程。虽然今天我们无法测算这些干粮有多少,可以吃几天,但显然不止一天。也就是说,从天津走到北京,可不是一天能返程的。

那么,往更远的地方,到千里之外呢?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庄子说,那两只小虫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呢?它们以为只要带上一日三餐就叫远足了,怎么能够想象百里、千里之外的事。这是不是像极了那些到处宣扬我国游泳选手成绩造假的西方喷子,像极了反复对我国选手进行尿检,以守住那可怜自尊心的某国和某机构。

人,终究是无法认知超越自身认知水平的事物,就像蝉和小鸟无法认知大鹏的万里之行。它们的讥笑,其实是留给自己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大鹏的认知

这界奥运会给我们最深刻的感触是突破。运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自己、不断突破人类极限的过程。这是不是很像大鹏呢?

(一)从鲲到鹏

早期的大鹏还没有华丽变身,它只是北海中一条名叫鲲的快乐小鱼,整日畅游海域,好不自在。终于有一天,它突然觉醒了,自己这庞大身躯,上苍赐予的天赋为何不用呢?在顿悟的那一刻,北海这片疆域已经对它形成了桎梏,它需要一个更高更广阔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天赋,所以它要到南海去,去开拓一片新的海域;它要去看看北海以外的世界。

是不是像极了少年时代的我们?曾经年少时,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当你仰望天空,湛蓝之下都想去驰骋一番,觉得自己是那么与众不同,那么独一无二,所以没有人能定义你的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鲲并不只是想想而已,说干就干,它化身为鹏,以跨越北海到南海的千山万水。只是它没想到,天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那驰骋的感觉完全不同。

(二)从鹏再到鲲

从鲲到鹏,它的眼界开拓了,认知也随之提升了好几个段位。大鹏学会了乘风而飞,可以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上一篇中,咱们已经读到。其实这一次自我突破,可以说是在鲲的意料之中,是所有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但还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则是在大鹏到达南海后。

庄子并没有讲明这个细节,但按照大鹏图南的目的来看,这将是它成长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次突破。好比运动员夺得了冠军后,实现了人生的小目标,这时候看似很美好,实际上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做大鹏,二是回到鲲。

实际上,鲲是本体,而大鹏更像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练就的技能,依靠这个技能实现了人生飞跃,但我们的本质还是鲲,只是我们多了一对翅膀,多了一项可以翱翔天际的本领。

可以想象,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继续做大鹏,翱翔于南海的上空,同样可以俯瞰大海,不是也很好吗?这是一种选择,不能以对错来论。但勇敢的人,敢于直面挑战的人,或者说,真正的鲲会选择回到大海的怀抱。因为这是它最初的梦想,也是它化身大鹏的动力。

当然,回到鲲的样子,并不意味着就要丢掉大鹏的本领。它只是找回了真正的自己,但是同时也保留了翱翔的本领。这时的鲲,比之北海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此时的它,才是真正地纵横天地。

所以我们看,在奥运赛场上,冠军难得,但卫冕冠军更难得。这些人身上有一个共性:胸怀更宽广,格局更宏观,仿佛勘破了人生。其实,他们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一次又一次重生,早已把人生活了几个轮回,这才是他们格局打开的底气,才是他们最珍贵的财富。

三、突破认知,格局飞升

【史记·陈涉世家】 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蝉和小鸟正是燕雀,我们不能片面地说蝉和小鸟无知,它们身上也有知足常乐的一面,这是属于普通人的小快乐。因为它们的世界就是莽苍之野,它们的高度就是榆枋之下。它们的身体机能就是这样,所以它们至死仍是一只小小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鲲与它们是不同的,它初生的世界虽然也有局限,但它勇于突破局限,勇于自我觉醒,勇于自我提升认知的层级,所以它可以化身为大鹏,可以直冲云霄九万里,可以学会乘风而行的道理。所以,当大鹏到达南冥时,还会再一次涅槃,重新化为一条鱼,以适应海中生活。但彼时的鲲也不再是北冥中畅游的那条了,因为经历乘风远行的它,认知不可同日而语,格局自然得到飞升。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小鸟的格局不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鹏的。只要不放弃自我突破,只要比原来的自己好,就足矣了。

【译文】

蝉和小鸠讥笑大鹏说:「我尽全力去飞,碰到榆树、檀树这样的阻碍还要停下来,有时飞不上去就投落地面,何必要强迫自己飞九万里去南海那么远的地方呢?」到郊外去,准备一日三餐的粮食就够了,回来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远的地方去,要捣一夜的米作干粮;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准备三个月的粮食才够用。而这两只小虫小鸟,又哪里知道这些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