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天地之中:暗藏天人合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玄机

2024-01-06国风

「天人合一」是中和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道祖老子,阐述于南华真人庄子,后被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内容之一。

西周时期,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关系即神人关系。【尚书·洪范】中说:「惟天阴骘下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天保佑民众,因而把九类大法赐给禹,安排人伦规范。这一观点肯定「天」(神)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相通的关系,由此中国古代有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据【史记】【黄帝内传】记载:「太室黄帝所常游,与神会。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也就是说,嵩高太室是轩辕黄帝经常与各路神仙、天下名士相聚,商谈天下大事的地方。唐代女皇武则天曾封中岳为神岳。那么,何为神仙呢?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历代天下名士,比如著名的政治家(帝王将相)、文学家(文人墨客)、哲学家、军事家、医学家、天文学家等等,我们都统称他们为「神仙」。由于他们做出了我们常人不可为的重大事情,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老百姓都尊称他们为「神」和「仙」。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三者道以贯之,人生追求的目的不是认识、征服自然,而是泛爱万物。庄子认为,人与天地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与人是统一的,因而反对人为,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通过「坐忘」、「心斋」的忘我体验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虽然庄子的观点是消极、不科学的,但是他提出的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观点,却又有着一定的合理性。

【周易·文言】从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论述了人与天地的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所谓先天,即为天之先导,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加以引导;所谓「后天」即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从天而动;与「天地合其德」即人与自然界要互相适应,相互协调。这一思想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孔子的中庸之中便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世界观。明确主张敬天法天,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天的意志的体现,天是一切现象和自然变化的根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要求人类社会以「天意」来建立尊卑秩序,协调天人关系。战国时期孟子的天人观具有浓厚的主观伦理色彩,即「尽心、知性、知天」,认为人的心性是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来实现知天达命、天性与人性、天心与人心的统一。荀子对于天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在自然界处于优先地位,可以驾驭自然,但他同样没有否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故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各司其职。

汉代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点,认为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人是天的派生,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这一认识是对于和谐统一的天人关系的浅层次感悟和朴素的直觉,既不同于原始神秘主义的神灵崇拜,也不同于自然天道,而是融自然规律、伦理原则和神秘权威于一体,成为理性与神秘主义的混合物。

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并在名著【西铭】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观点;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民众百姓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是我的亲密朋友,人与万物、自然处于和谐、均衡与统一之中。张载认为,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的规律,天人协调是最高理想。而王阳明「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泛爱万物的思想,既是人性的自然表露,也是人类最高的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达到了儒家天人观的最高成就。

总之,无论道家的天人一体观,或是儒家的中和宇宙论,都体现着人与自然为一体的基本内涵,人在天地间只有顺从天意(自然规律)办事,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