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中国山水画与油画风景画——谁更耐看?

2023-12-08国风

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幅中国山水画,一幅西洋风景油画,谁更耐看?

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如果是同品级的画作,中国画更耐看!

现且拿两幅名作对比一下,第一幅【孟特芳丹的回忆】,是法国画家柯罗的代表作之一,柯罗是风景画大师,他的代表作当然有说服力。

法 柯罗 孟特芳丹的记忆

另一幅是北宋范宽画的【溪山行旅图】,范宽是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大师,这幅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期的杰作,同样具有说服力。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孟特芳丹的记忆】画的是湖边森林的一角,有一种清新,温暖,湿润的大自然感觉。右侧画了一棵大树,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的位置,对面一棵小枯树与它相呼应。两树的中间显现平静的湖面。有个妇女在那棵杜树下踮着脚,采摘树上的什么,她的旁边还有两个小孩,应是一家人。

法 柯罗 孟特芳丹的记忆局部

这么一幅风景画,在油画风景史上地位超然,赞美者认为,这不但是一幅风景画,还是一幅抒情画。更有吹捧者说那些树木显出婀娜多姿的舞蹈美,还有人说此如幻如梦,是自然美的和谐体现,甚至有人说能听到细枝与树叶的瑟瑟声呢!真够夸张的。

【溪山行旅图】描述的则是中国北方的大山,山上有杂树,层层叠叠的大山里夹着一线瀑布,山下有溪流,有矮山,有古寺,有旅人,整体感觉大气磅礴,气势逼人。

大山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山下的树林,溪流,山道,以及赶驴的货商,还有精美的寺院,挑担的行脚僧人,这些,都蕴含着很高的审美元素。宋人郭熙认为山水画「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而这一幅【溪山行旅图】,远望,气势雄浑,近看,景物精美,山里有人,有路,有可供人居住的地方,故,完全达到了郭熙的四可的要求,可谓是中国山水画的典范。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局部

这幅画,后人同样給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此画为「宋画第一」。现代徐悲鸿则这样评这幅画:「中国所有之宝,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

评价可谓高矣!

上述两幅画,本是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孕育出的绘画艺术,本来不具备可比性,但是却可以考究一下哪幅更耐看。

两幅画的相同之处在于作者都投入了感情,都有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所以画面里能透露出一种温暖的气息。

不同的地方是,【孟特芳丹的记忆】是写实的,其写实手法采用色彩绘画,优美,抒情,微妙,能很客观地表现现实中的景物。

【溪山行旅图】也是写实的,但是这种写实是采用中国传统的笔墨造型的手法,而笔墨,则是经过画家或者是前人提炼出来的表现技巧,其本身是从真实的客观物象中提炼出来的,已经带有了一定的抽象效果。

所以,从技巧上看,西洋画更写实,中国画在技巧则已超然于物象之上,故中国画更接近艺术的真谛,所以更耐人寻味,更耐看。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局部

其耐看的原因还在于作者笔下的这种山是经过作取舍以及美化的,即使是表现出来的山水,其技法也是提炼过的,带有人为创造性,例如各种皴法,就是对自然景物绘画方法的抽象提练而成的绘画技巧。

所以,从欣赏的角度来说,这与自然景观已经有所不同,因为各种勾皴更符合人的审美,故中国画是更能令人着迷的艺术。

【孟特芳丹的记忆】除了色彩外,还有明暗,以及景物的倒影,就是指这是特定的某个时间内的情景。这种表现手法有其特点,借助色彩让画面更微妙,在初观此画时,也会被画中的情感与色彩打动,但久观后,会渐渐地觉得与自然景物接近,从而也就渐渐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而【溪山行旅图】则不用明暗去表现立体感,其采用的是中国画传统的虚实前后深浅来表现空间感,其时间相对恒定,这也是中国思维的一个特点,相对恒久,其并不是某时间内的东西,故欣赏的时间维度更宽广。

综上所述,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更有超越自然的艺术美,这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具体展示。

故,更耐看。

不单是上述两幅画是这样,而是所有中西方名画都是这样,不少西洋风景画甚至沦落为只是炫技,当看完了那点技法后,再没有什么可供人回味与细品的东西。

但是中国画却不相同,凡可称为名作的中国画,画家们都在构建着一种艺术的美,一个境界,这样的境界,能让观众有更多想象的空间。

尤其是进入元明以后,文人画兴起,中国山水画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诗书画印结合的中国画艺术,成了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画成了高深的艺术,其境界超然于所有艺术之上,其可供玩味处更多,更耐看了。

当然,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画也成了是难懂的艺术。

英 康斯太布尔 干草车

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

俄 希施金 林中早晨

明 沈周 庐山高图